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
说课稿不仅要求教师说出教什么和怎样教,还要求教师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什么才算好的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
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39;环境,让幼儿乐学。
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
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2
一、教学目标
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二点。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这条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设计的。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热爱秋天的情趣。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我在教学中允许幼儿讲述自己在秋天里的有趣故事,可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并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及积极参与的__。
二、预知幼儿情况
水墨画是幼儿平时接触较少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前阶段的接触,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非常愿意参与活动,但在表现方法上还欠缺,本次活动将鼓励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来创造,同时帮助幼儿解决画面的布局问题。
三、教材分析
根据季节变化及主题的确定,我选择了《我爱秋天》这个内容,在这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了有关秋天知识的音乐、语言、科学等教学活动,对秋天有着丰富的认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活动的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
四、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创作。水墨画不同于其它的艺术形式,除材料的不同,对幼儿用笔及水分掌握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控制好用笔的水分。
难点是幼儿对画面的安排。通过讲述、交流、欣赏,幼儿的脑海里有着许多有关于秋天的画面,很多很多,不会安排画面,会使画面出现乱、脏的现象,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选材、抓住主题。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重点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次提醒幼儿用笔水分,可以示范毛笔蘸墨的过程,帮助幼儿掌握水分,要求蘸墨后要在准备好的废报纸上试一试,调整好水墨量后才可在宣纸上作画,以免出现脏的现象。
难点策略:幼儿年龄较小,他们会认为画的越多越好,这恰恰是水墨画最忌讳的。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开阔幼儿的思维,还要帮助他们归纳,找出最主要的、最贴近主题的内容。例:如果是丰收为主题的,以田地、农民伯伯为主;或是以果园为主。如果是表现秋天风景的美丽,可以抓住秋天的落叶做重点描绘。总之,画面有一两个主要表现的内容就可以了,多反而会乱。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及策略
(1)通过谈话、欣赏,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的老师。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讲出秋天最喜欢去的地方,丰富幼儿关于秋天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创作__。在谈话中,鼓励幼儿讨论、交流,并相互学习。通过观察、讲述、启发想象、配乐表演等,激发幼儿的参与__。
(2)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
在活动中,我还有意给幼儿创设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倾听、思考、来获得相关知识。如;在展示作品中,鼓励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讲述画面、和同伴共同欣赏别人的作品等,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条件。
(3)灵活运用体态语言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本次活动里使用较多。一方面,它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与幼儿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老师鼓励的目光、赞扬的手势、认可的点头对幼儿都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也是纲要所提倡的。
六、教学环节设计
本次活动的教学环节主要有三大部分。
1、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我爱秋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2、基本部分
首先是出示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画的画面安排及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
接着,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的有顺序,较完整。
3、结束部分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教室四周,供幼儿欣赏,并请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象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自我、相互讲评。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分析
瑞吉欧主张"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认识树叶》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叶身上怎么会有花纹""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等等,孩子们有问不完的问题。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经验,叶子是我们生活中唾手可及的教育资源,它的内部构造也非常有趣,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层层深入开展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能用观察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2.了解叶子的构成叶肉、叶柄和叶脉,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3.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重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难点:了解叶子的构成,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叶子的不同,接着通过比较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三、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捡落叶来引发活动、激发兴趣。
2.问题设置法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的?激发情感的提问: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是什么颜色?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从而获得感性经验。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通过让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是什么颜色的?这一启发性合理想象,来引发出一片叶子有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树叶(杨树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第三部分:让幼儿感知不同的叶子都有相同的结构
让幼儿观察树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主要运用小组交流--个别交流--结合挂图展示叶子的各部分构成让幼儿了解。再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柄和叶脉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来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第四部分:是为幼儿创造实验的机会,了解叶子的成份
叶子除了这些叶肉、叶柄、叶脉,叶子还有什么秘密呢?让幼儿进行实验,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放适量的叶子,把叶子捶烂后,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叶子捶烂后会出现了一些绿绿的汁,是因为叶肉里有许多的绿色素,它叫叶绿素,这些叶绿素能够制造出氧气,还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环境。叶子如果没有了叶绿素就不能吸收水份就会离开树妈妈。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而教师不再是教练式的指挥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儿的玩伴,而是与幼儿协调着,合作着去探究发现问题。
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找一片你喜欢的树叶和自己做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它的妈妈是谁?
(四)体会成功的喜悦(课间操)
帮助小树叶找到妈妈,并于它们一同跳舞。
(五)知识拓展(知道树的种类、作用)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了解其他树的种类。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六、延伸活动(制作叶子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综合活动《我学小动物》!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
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为主,主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轻、响、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说话、唱歌。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感知语音的微小差别,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表演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在开始部分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有什么声音"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欣赏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开始的部分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欣赏故事,了解内容。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小鸡唱得太轻了,小鸭唱得太响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儿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幼儿易于表现,如:“小鸡唱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轻轻唱歌的?怎样唱才好听?”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教育幼儿懂得:说话、唱歌声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听的声音。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课件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年龄特点,我用Flash软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其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配乐明快、解说清晰,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5
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之中都要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以课堂这一主阵地,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常发现孩子们总能三三两两的结伴活动;游戏时,也能友好地进行交流;操作活动时,不为了一些教玩具而争抢不已。为了能更好地使幼儿学会谦让,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我设计了这节课,意达到如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多种水果的特点。
2、尝试制作水果拼盘,体验活动乐趣。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拼盘若干个,各种水果,盘子,牙签,水果刀,毛巾,桌布。
2、布置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在本次教学中我着重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中,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出发,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提出引发性的问题:“客人老师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我们怎么招待他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既能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又能巩固幼儿友好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同时很自然地导入,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谈话、观察、制作、品尝4个统领本课的环节。
(1)在观察这一环节中,我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感知水果的特点,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具有初步自信心,激发他们制作的愿望。符合《新纲要》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制作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通过讨论:“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拼盘,为什么?”充分感知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中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讲述出来,从而增加了他们表现的自信。然后让幼儿自己来品尝美味的水果拼盘。通过味觉的刺激,更能激发制作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谦让的快乐。最后是让幼儿通过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在这里通过丰富的水果实物及合作制作情节的设计,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活动中通过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符合《新纲要》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体现出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不光能干,还要会说,会思维。
(3)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向客人老师介绍,请客人老师品尝。进一步巩固幼儿谦让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提升。我力求做到首尾呼应。整个活动以作客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学练中玩”,将活动推向高潮。
三、提供有序活动,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可由于幼儿年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仍然我行我素,还有少数的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为了使幼儿能认真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把活动组织得有序有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文明习惯。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引出,以观察为铺垫,以品尝为手段,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共同制作水果拼盘。力求使幼儿增进谦让品质、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切实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尤其在观察和品尝这两个环节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谦让的良好品质。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事先精心准备了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还准备了大量的水果和水果拼盘,让幼儿有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制作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都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
让我们在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中,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
反思
本堂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制作水果拼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审美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创作学习的活动乐趣。本来想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主参加到综合实践活动来,虽然整节课下来,实验组学生的兴趣、热情还算高涨。这或许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追寻的开放课堂理想的境界吧。但还是由于个人备课等预设不充分,出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备课预设不充分。由于道具的局限,全班只选择了四个实验小组进行操作,后面的几排同学就活生生的成为大众评委,在感官和行动上都无法很好地参与到课堂,说是评委,最后却也忽略掉他们的评价。教学过程应该是互动的,对于学生,需要有更多的对话、合作与交流,这样学生主体性才能有所体现,个性化才能得到发展,创造性才能得到解放。本次活动中,应该是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地评价。这样一来,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其次,评价语匮乏。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创意不能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无法抓住瞬间机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来栽培它。
最后,对于课堂和课程整体的把握,都无法做到游刃有余。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还有太多太多。
值得高兴的是,综观整节课,和谐、轻松、活跃!实验组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遨游“创意世界”。四组同学均摆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名字也富有诗情画意,令人眼前一亮。看来,综合实践课,也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加强合作!
植树节,我种了一粒叫做“勇敢”的种子,在心里,待它长大!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6
一、说设计意图
这个故事言简意涵,写的是贝贝的生日礼物虽然弄坏了,但失而复得的是全体老师,小朋友的爱和爸爸妈妈的关爱。作品富有童心和情趣,贴近幼儿生活。此次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小朋友感受当别人有犯错是要宽容要谅解,也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因此,活动以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去理解和感受。特别在活动后程的应用迁移,更能让孩子从自己出发去体验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深层意义。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者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定为:
1、欣赏故事情景剧,并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当别人有错时能原谅。
2、能大胆地讲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朋友间带来的快乐和父母对自己的爱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会复述简单的词语、句子如“对不起,是我的错”“没关系”等,感受当别人有错时能原谅别人。
难点是感受朋友间的友爱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无私的爱。
三、说活动准备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应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但是由于水平和时间上的问题,我先给邻班拍摄了一个故事情景剧,在活动室创设一个生日晚会的氛围,里面有蛋糕和礼物,配好一首节奏欢快的《生日快乐》音乐歌带,还做了故事中出现过的玩具小斑马(一只脚坏了,用双面胶固定)准备好大的礼物盒子。。应该说,这些准备可以让活动开展得生动一些,好让小朋友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里的活动前准备我不仅是“备物”还“备人”,在活动前我抓住孩子的原有经验,思考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当别人有错时能原谅别人的心理准备。
四、说活动过程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是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要淡化自己的意见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活动流程为:1、情景导入(发现问题)---2、情景剧欣赏(在故事氛围中提出问题)----3情景剧演示(解决问题)----4、应用迁移。
(一)、开始部分以开生日舞会,跳《找朋友》舞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二)、情景剧欣赏(有目的的分段欣赏,先看第一段和结束部分贝贝收到了个大礼物盒子)
1、师:昨天是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的生日,可是在他的生日会上他又哭又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咱们来看个故事。在看故事前先来聊聊小朋友,你们过生日会得到什么礼物?哪件礼物是你最喜欢最宝贵的礼物?
2、看第一段故事到礼物-小斑马坏了,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3、快近看最后部分:贝贝收到了个大礼物盒子会是什么呢?幼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情景剧演示。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给孩子一个悬疑:贝贝到底会怎么处理小斑马坏了的事情?最后的大礼物盒子里会有什么?然后可以问小朋友们自己快不快乐,如果是你们碰到了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让孩子分四组,自由选出各个角色,进行模拟活动。再集中每组选出代表讲本组的活动结果。
(四)、集中完整欣赏故事一遍,看看整个故事的发展是不是和自己的一样,或区别在哪里。
运用迁移---我在平时该怎么对待当别人犯错时,以及当自己做错事时应该表示谦意,对造成的后果负出能力范围内的责任。
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无私的爱。
结束部分---
这部分是让幼儿感受快乐大家庭的气氛,体验朋友们一起游戏的乐趣,。播放《生日快乐》,幼儿和教师手拉手围着礼物唱一唱,跳一跳,然后快乐地离开活动室,活动就此结束。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他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通过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通过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难点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到这个环节就比较容易冷场,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难,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还能想出好办法来。”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7
一、说教材
拼图活动是幼儿园经常进行的活动,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以往的拼图活动比较注重拼图的造型设计和制作,对拼图活动本身所蕴藏的数学内涵挖掘不够。其实,拼图活动也是帮助幼儿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掌握数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而且也符合新《纲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一精神。
二、说幼儿
中班幼儿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要亲身体验,在操作探索中发现事物的特征。他们对于物体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对具体物象的感知,拼图活动恰好为帮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支持。在日常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圆形拼图的造型经验,为本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目标
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数学活动目标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思维发展水品和个性特点,创设更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帮助幼儿发展思维能力则是我们确定数学活动目标、设计数学活动过程的基本准则。由此,本活动的目标初步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拼图活动,加深幼儿对圆形造型变化的认识,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进行记录。
从中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帮助幼儿理解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本活动的重点,由于中班幼儿首次接触统计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就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在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幼儿首先学习用一种正确的顺序说出数词,对数序的感知从“连串”水平发展到“双向数链”水平,然后才能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步建立起整体与部分、数群与集合等概念。而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于是,本活动采用“示范讲解”、“提问”、“观察”的教学方法,“示范讲解”可以帮助幼儿联系已有经验思考拼图中的一些数学关系;“开放性的提问”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观察”则让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孩子的&39;思维过程,从而根据个体的差异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2、学法
幼儿只有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关系有所体验并获得感性经验,由此,本活动采用的最基本的学法就是“操作法”,这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一个个活动环节感知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思维的操练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使幼儿终生受益。另外,本活动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幼儿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更好地掌握统计记录的方法。
五、说活动程序
1、活动准备
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2种图案纸、若干份记录纸、数字标签、一些辅助图形
2、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拼出示范花的图案
出示图案纸:请小朋友根据图案用圆形拼出花的造型。
引导幼儿回忆拼图经验: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拼出花的造型吗?(变换圆形的大小、颜色、数量拼出多种花的造型)
(2)借助统计,使幼儿学会记录方法
提问:小朋友们有很多种拼花的方法,老师想知道你们都用了哪些不一样的圆形,该怎么办呢?想知道每种圆形用了几个又该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提炼多种方法,并比较得出统计记录的方法。
出示记录纸:
图形数量
帮助幼儿提炼统计记录的方法:在图形一栏中贴上拼花所使用的不同的圆形,在数字一栏中用数字标签记录所使用圆形的数量。
初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朵大的花的图案是由6个小的圆形拼出来的。
感知数量: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分别有几个。
(3)借助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你能用圆形拼出不同的花的图案吗?
②、你能用圆形拼出其他不同的图案吗?(鼓励幼儿以圆形为基础使用辅助图形拼出更多的图案造型)
(两种不同的操作要求为幼儿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层次要求,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
请小朋友在拼图活动的基础上记录自己的拼图方法。
(4)集体分享作品,梳理并提升幼儿经验
幼儿交流:用几个小的圆形拼出了一个大的图案。(为幼儿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拼图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出示第二张图案纸(船),提问:你能用其他的小的图形拼出这个大的图案吗?你有几种拼法?请小朋友在日常拼图活动的时候试一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下来,比较一下“同一个图案,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拼出来”,更进一步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日常的拼图活动中可以继续延伸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进一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数学关系,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的生活,真正体现“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8
一、教材分析:
随着身会的发展,科技产品越来越贴金人们的生活,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纲要》中强调选材既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面包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而如何使硬面包从新变得松软可口,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个疑问,这又不得不联系到现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面包机。面包机对于我班幼儿来说还是十分新奇的,熟悉与新奇的碰撞可以激发幼儿操作与探索的欲望,因此,从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这些生动具体,形象可见的“科学技术”,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有益于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大班幼儿平时求知欲强,好奇多问,对周围一切都非常关注,他们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承认活动,盼望自己快点长大。本班幼儿对科技产品较感兴趣,在家里都看见过父母操作,但自己未必尝试过。因此,自己操作电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本次活动就将正确使用面包机作为难点。
二、活动目标及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从情感、认知、能力方面指定了以下目标:
1、感受现代科技产品面包机的优点,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2、了解面包机的基本功用,学习使用面包机。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积极性。
以上目标都在各活动环节中一一体现并完成,并落实到幼儿的身上,注重哟而的操作性、体验性和全面性。
重点:学习使用面包机,激发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难点:正确使用面包机。
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的。
三、活动准备
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哟而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我为幼儿两次操作准备了两组材料:
第一组:干面包、开水、牛奶、电饭锅
第二组:面包机、干面包
四、活动过程
A、以故事形式引出课题。(3—5分钟)
“小熊家来了很多客人,可是家里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只剩下一些干面包,这可怎么办呢?正在小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小猴子走了过来说,我们来做个实验,使这些面包重新变得好吃起来。建议都被小动物们认同了,小熊就拿来了开水、牛奶等,开始行动了,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助小熊?”
我班幼儿爱听故事,以故事形式设置悬念,一方面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给幼儿充分的想象与探索空间。
B、幼儿动手做面包
(1)幼儿分撑组分别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带着问题“你的面包
变成什么样了?”进行探索操作,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为下一个环节引出面包机作出铺垫与对比。
(2)对幼儿进行操作评价
让幼儿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1、在电饭锅里的面包粘粘的,不好吃。
2、放进牛奶和水里的面包都湿湿的,不好吃!
小结:利用这些工具,面包有的太湿,有的太粘,让幼儿说说还有没有另外的好办法,激发幼儿爱动脑筋思考的能力,推动环节发展,引出面包机。
C、出示面包机
1、观察面包机的构造。
2、教师示范插上电源插头,边讲解边示范。
这里是实现重点的第一步,因此我用了讲解演示法,让幼儿更快地了解其功用,学习使用方法,为自己操作带来了进一步的推进。
3、个别幼儿操作,并尝尝味道,与刚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引出面包机的好处。
D、幼儿操作面包机
这里是担待内的所在,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及老师的知道,共同来完成。
E、(1)共同享用,总结
作为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也相当重要,这里主要是让幼儿再次感受现代科技产品的便利,并对其产生兴趣。
(2)延伸活动
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好朋友产品,是谁发明的你想发明什么?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法国号》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美丽的圆”中的第一课时内容,它是一首节奏规整、圆舞曲风格的法国名歌。F大调、三四拍,歌曲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夸赞。我认为这首歌曲的独特之处是编者借助这样一首小小歌曲,作为学生了解各类乐器及乐队等相关知识的一块“敲门砖”。为此,我将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法国号》的教学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解读人类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和人文知识。
2、教学目标:
①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②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③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教学重点:
①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②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③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4、教学难点:
①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②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在本节课中,我层层铺垫,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音乐游戏、音乐律动、打击乐器伴奏中感知旋律、学习歌曲。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
3、从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39;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实践,采用“探究、自主、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游戏音乐。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师生对唱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法国号》的旋律。
(二)音乐律动。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律动音乐。学生跟着老师跳起华尔兹。使学生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三)歌曲教学。
1、了解法国号。
欣赏吹奏法国号的视频。出示法国号。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并试着奏一奏。
让学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国号的形状、大小、声音、演奏姿势等,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法国号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捧、摇、晃等有节奏的动作,与听、视潜移默化地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开放了多个感官通道,充分发挥了“通感”“联觉”的作用,这比只开放一个听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2、学唱歌谱
①初听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教师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②分句模唱。课件出示歌谱,对比乐句,说说异同点。
③突破难点:课件出示最后一句的旋律走向,师生用手跟着旋律线滑动。学生体会旋律的高低,把握第四乐句的音准。
④用“la”来哼唱歌曲旋律。
3、练唱歌词
①歌词分析;学生经过试着唱一唱,实践得出唱“嗡巴巴”时,声音要断开,富有弹性。其它部分的声音要连贯,像潺潺的河水,把二分音符的时值唱足。
②分句练唱;采用多种形式练唱;跟着伴奏有感情的唱;手捧“法国号”表演唱。引导学生分析乐句、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并通过哼唱、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进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4、打击乐器伴奏
先分声部练习,然后合奏练习,最后为歌曲伴奏练习。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小结、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教学。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0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港湾,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态度,幼儿对家庭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道路。幼儿自己家里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人”是通过幼儿熟悉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兴趣,增进对家人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兴趣,增进对家人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了解和爱家庭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思维是直观形象,幼儿通过对照片上人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人是谁、做什么、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家人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头像、妈妈可画女人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颜色可用相应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了解和爱以及记录方式,既锻炼了幼儿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方法,又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首页画上自己全家福,与补充其他家人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获得。
我说课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注:在说课时要声音洪亮,要有起伏,要与评委进行眼神交流,要在半脱稿情况下完成说课。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1
设计意图:
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的:轮子是圆的、窗户是方的、饼干是三角形的……。《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念。大班幼儿求知欲强、喜欢探索,而且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察、操作,从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本节课我塑造了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人物形象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开始部分通过模仿机器人幽默、诙谐的声音设置悬念,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也为后面活动有效的开展做了一个铺垫。第二个环节,通过让孩子看看、说说等方式让孩子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寻找图形变换的秘密”。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着,最后,寻找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换的这一规律。结束活动时,又给孩子们呈现出一组图形拼贴画,激发孩子们动手制作的强烈愿望,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次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孩子们学习时的那种喜欢探索的精神,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当然,在此次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我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深入。
2.教具的制作比较多,上课时显得手忙脚乱,而且不精致,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不大。处理办法:把这一系列的教具全部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
3.活动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的孩子操作快,反应快,但有的孩子时间不够。整改措施:把个别操作改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4.教师的评价比较模糊。
5.活动内容过多,比较繁琐。
上完这节课我最大的困惑是: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收放自如。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2
一、设计意图
音乐的方式开启幼儿智力的大门是一条捷径,音乐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明确提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捏泥人》这个活动内容是根据《喜洋洋》的音乐用舞蹈来表现做泥人的过程。《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本次活动主要欣赏A段,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班孩子,我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根据乐曲来丰富捏泥人的动作(团、搓、压、捏、刻)。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二、说目标与准备以及重难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特制定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团、搓、压、捏、刻泥人的动作,感受A断乐曲的欢快。
2、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体验游戏的快乐。
本活动目标把幼儿放在第一位,尊重幼儿的感受和选择,让幼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学看图谱的基础上进行捏泥人舞蹈练习,掌握捏泥人的五个动作(团、捏、搓、压、刻),培养幼儿在乐曲中的表现力。难点是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还能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为解决活动的重点、难点,我在课前作了以下准备:《喜洋洋》的音乐、图谱。
三、说过程及指导策略
整个活动由九个大环节组成:其中第一、第二环节都是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欢快。三、四、五、六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用舞蹈来表现捏泥人的动作以及泥块的动作。七、八、九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幼之间,师幼之间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说说小环节
(一)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
1、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想干什么?
幼儿一般会觉得这个曲子很欢快,很喜庆等。
2、教师小结:这首曲子是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曲子叫作《喜洋洋》。
(二)再次完整欣赏音乐两遍
1、展示图谱,播放曲子。
①图片上有什么?(丝带,鼓)
②根据图谱欣赏音乐。幼儿自然而然的跟着音乐会做拍手等相关的动作。
2、倾听音乐,并根据图谱示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①教师直接引出丝带那里用什么动作比较合适,根据音乐做一遍。
②除了这个动作还有什么其他的动作,让幼儿再次跟着音乐做一遍。
(三)欣赏教师的配乐捏泥人舞蹈,请配班老师配合当泥块让幼儿观看捏泥人的整个过程
然后提问:
1、捏泥人的时候要先做什么?在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丰富捏泥人的动词:团、搓、捏、刻)
2、先捏头,我们叫做团,团团团泥巴,捏捏捏身体,搓搓搓手臂,压压压脚,刻刻刻眼睛,刻刻刻嘴巴。这个环节主要丰富捏泥人的几个动作(团、搓、压、捏、刻)
(四)接下来我就采用哼唱乐曲的形式加强捏泥人的动作。让幼儿完整的将动作连起来跟着教师表演捏泥人的动作。
(五)幼儿随教师配乐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六)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捏泥人的舞蹈,仔细观看泥人的动作。
这个环节我重点让幼儿观看泥块的表演,然后请幼儿说说泥块是怎么来表演的,一一分解动作练习。
(七)游戏:捏泥人。教师配乐捏泥人,全体幼儿学泥人动作。
接着就请幼儿来当泥块,我当捏泥人进行表演。
(八)幼儿两两合作游戏。
1、要求:两个小朋友商量好,谁是捏泥人,谁是泥块,做成泥人的时候作造型,找个空地方表演。
2、交换角色表演
(九)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找个客人老师来表演,你与老师商量谁是捏泥人,谁是泥块?
四、目标的达成
这三个目标相互渗透的体现了知识、情感、技能三个层次。
其中,
目标一:是难点。让幼儿学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棵树,通过视觉、触觉等方法来感知树木的特点,使幼儿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
目标二:是重点。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通过怎样跟树交朋友、为树送朋友等,让幼儿懂得树不仅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是我们不可离开的伙伴,我们应该要以朋友的目光去感受、如理解、去关心、去照顾树朋友。
目标三:则体现了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中对环保意识培养的要求: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3
活动目标
1、感受新年的来临,能区别农历新年和国历新年,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节。
2、乐意参与活动以及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大胆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达内心的喜悦。
3、通过游艺活动,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进步,能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体验和乐意学习他人优点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艺场地,准备游艺材料,游艺内容及奖券。
(2)准备供幼/儿和家长的`亲子游戏若干。(分室内、室外)
(3)准备游艺奖品,如准备一些铅笔、等作为奖品。
(4)喜庆音乐:磁带、音响。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播放音乐《过新年》让幼儿及家长感受过年热闹的气氛。
二、看录象观察人们喜洋洋迎新年的场面,体会过年的喜悦之情
三、具体活动安排:
(1)律动“新年好”
(2)亲子运动游戏(注意强调活动中的安全)
A.放鞭炮
准备:每班自制炮竹一个
玩法:分小组。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一一对应,面对面排。开始由幼儿手捧“爆竹”由起点跑向自己的家长,当家长接过“爆竹”后,双手上举,口中喊道“砰啪”,就算送到一个。然后孩子再将“爆竹”运回给下一名幼儿手中,看哪对先放完。
B.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分组,每小组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C.剥桔子:
准备:小桔子50只,椅子3个,垃圾筐每班5对家长和孩子
玩法: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一个桔子,跑回来剥掉皮给家长吃,第二个幼儿继续,以此类推,看哪队最快为胜。
D.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第一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最后小组第一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老师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E.开火车:
准备:起跑处标志
玩法:由家长组成一列火车,蹲着行进走,以先到的一列火车为胜。
F.袋鼠跳
准备:大袋子四个,可以用面粉包装袋之类的,要大一些
玩法:一名小朋友与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组成一组,每次游戏找四组为一单位,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站立,中间距离约30~50米。游戏开始后,小朋友要拿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接到袋子后,要马上套住自己的双腿,跳回孩子的起始位置,以速度定输赢。
G.揪尾巴
准备:纸尾巴若干条。
玩法: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H.赶双球
准备:一大一小皮球为一对,共若干对;网球拍若干副。
玩法: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一家三口为一组,爸爸站在终点线,由妈妈和孩子在起点处各持一网球拍赶球(妈妈赶大球,孩子赶小球),要求两球同时到达终点,然后再由爸爸一人持双球拍把两球同时赶回起点。
四、活动结束强调安全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4
一、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高老鼠和矮老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而且其对白极具相似点,以其真实自然而又生动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们观察世界的客观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它主要是告诉幼儿应该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这样就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大班的幼儿喜欢世界,充满好奇,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但是他们的观察缺乏角度的转换,或者说他们换过角度看,但却不能连串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幼儿获得不同角度不同现象的认知。大班幼儿已经初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仍需借助中介物来理解。因此我选择这篇充满童趣的故事来加以强化。
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目标一: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
目标二:有表情地模仿任务对话,感受角色转变的乐趣。
我将重难点定位为: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
幼儿对于高矮并不陌生,要他们说出站在高处看到什么,他们能说出很多,反之,要他们说出站在矮处能看到什么,他们照样说的清楚。但是,他们无法将自己所看到的这些现象连接起来获得角度的概念。他们获得的只是高矮的分开的零碎的感知,从幼儿本身的发展来说,他们化零为整的能力并不强。同时,此故事的主要寓意便是告之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因此,我将“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作为此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故事的分段欣赏,对幼儿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幼儿帮助高矮老鼠分别想办法体验对方的世界,同时让幼儿分别扮演高矮老鼠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教学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与故事有关的几副图案
2、高老鼠和矮老鼠的图饰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了游戏法、分段讲述法、提问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1、游戏法:纲要指出: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使幼儿能在学中玩、玩中学、玩中求发展。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采取了让幼儿游戏的方法,使之初步感受高矮。
2、分段讲述法:讲述法是语言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活动过程中,讲述时我注意到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高低,语气的变化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采用分段讲述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层层深入的思考获得高矮的概念。
3、提问法:提问法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提问描述性的问题“高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什么”,思考性问题“还会看到什么”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我注意到请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作答,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满足群体需要和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说学法
此次活动,我充分以幼儿为主体,采用了情境体验法、多种感官参与法、游戏法等几种学法。
1、情境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体验过的物体,人们对活动的印象就特为深刻。活动中,我让幼儿亲自体验高矮老鼠,学学他们看能看到什么,帮助幼儿强化对高矮的概念。
2、多种感官参与法: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种感官的参与。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来帮助幼儿理解高矮的不同世界。
3、游戏法:整节活动贯穿于游戏,让幼儿模仿高矮老鼠来观察世界,让幼儿玩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游戏的穿插是为了强化幼儿的高矮概念,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同时,使整节活动显得有趣生动,生动有趣,富有游戏性。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教学活动我一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游戏
此环节我主要是让幼儿进行“高人走和矮人走“的游戏。利用游戏开场有两个目的。
目的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是成功的开端。
目的2:帮助幼儿初步感知高矮,对高矮有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环节二:欣赏故事
1、教师出示高矮老鼠在手掌,同时对幼儿做自我介绍
设计这样的出场,主要目的是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同时,老鼠的可爱的形象也会深的幼儿的喜爱。
2、欣赏故事至“躲雨”教师提问“他们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提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帮助幼儿先粗粗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不一样,为重难点的突破和解决打下铺垫。
3、教师再次提问:高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描述性问题,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高矮老鼠分别看到了什么是故事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环节三:再次欣赏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操纵手里的道具同时出示与故事情节相符的图片
这一环节教师操纵高矮老鼠,同时用不同的语气来讲述,又出示图片,从根本上来说是吸引幼儿的注意,同时这个环节帮助幼儿深入的理解故事,而且图片的出示更强化了高矮的区别、概念。
2、教师提问幼儿:他们碰面都做了什么?同时要求幼儿也与花草、鸟、狗等打招呼。
通过提问这个问题,是要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就是要讲礼貌,在语言的领域中参合了社会性的教育,充分体验了活动的整合性。同时,也是目标2的实现,让幼儿有表情地与不同的事物打招呼。
3、教师提问“高老鼠还会看到什么”“矮老鼠还会看到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里与发展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应用中发展起来的,应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4、此时教师播放矮老鼠的哭声,引起幼儿要保护老鼠的欲__,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教师请幼儿帮助矮老鼠想办法看到高老鼠的世界。通过幼儿的想办法,矮老鼠也能看到高老鼠的世界,使活动的重难点初步得到解决。当然幼儿还不能很快的理出思绪,教师此时便做一个小结:原来站的高可以看的更多、看的更远。
环节四:结尾
教师说“他们之间有个有趣的结尾,我们来听听看。”教师在讲述结尾的时候,同时出示彩虹。并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都能看到幼儿彩虹”,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幼儿积极思考,为什么两个不同高度的老鼠能看到同样的事物。这个时候我便让幼儿分别扮演高老鼠来看看矮老鼠的世界,扮演矮老鼠来看高老鼠的世界,通过角色的扮演,转换,帮助幼儿加强理解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重点,使目标1得以实现。
环节五:延伸
1、教师出示不同角度的相同事物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是否一样。
通过幼儿的仔细观察,请幼儿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告之答案,是一样的。使幼儿切身感受,一种事物在不同角度观察原来是不同的。
2、教师带幼儿出教室去观察室外的世界。
3、活动结束。
五、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有以下的几点不足之出。
1、第一环节起的意义并不大,只是单纯的让幼儿玩游戏,应该使游戏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让幼儿说说学高人走看到了什么,学矮人走又看到了什么,为故事的学习打基础。
2、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结应该由幼儿自己说出,教师不能直接说原来不同高度看到的现象不同,应该是教师引导幼儿去认识到这一点。
3、最后一环节应该出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比如说大型玩具,这样幼儿就可以一目了然,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物,这样由幼儿熟悉的物体开始观察,使幼儿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能所获得的效果会更佳。
最新幼儿园主题活动说课稿篇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这三段歌词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因此,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地表演歌曲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习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1)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2)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报纸等与多媒体相结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我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本课我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四、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从而引出一位特殊的卖报人物——解放前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然后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环境当中,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接着,我再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曲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动作创编——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曲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教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高。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五)教学评价
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中,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