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如何撰写优秀的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这里分享一些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多种蔬菜的基础上,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知道蔬菜有营养,培养幼儿爱吃各种蔬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菜场内各种蔬菜的录像,音乐磁带。
2、从各类蔬菜中分别选一种蔬菜图片贴在桌子前做成汽车。
3、幼儿每人一只小箩筐,内放实物蔬菜(白萝卜、胡萝卜、青菜、白菜、包菜、芹菜、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3~4种。
4、与幼儿人数相等、可贴在身上的各种蔬菜娃娃卡片。
5、每人一份烧好的蔬菜(炒青菜或拌萝卜丝或糖汁西红柿)。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看段录像,说说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二、提问,重点讨论蔬菜的作用。
1、请小朋友看看各自的筐里有些什么蔬菜?
2、这么多的蔬菜中你最喜欢吃哪一种?
3、妈妈平时是怎么做给你吃的?
4、我们为什么要吃蔬菜?
三、区分蔬菜不同的食用部分。
1、每一种蔬菜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请小朋友从自己的筐中选一种蔬菜,说说平时我们吃的是这种蔬菜的哪一部分。如:__是吃根,__是吃叶,__是吃果实。
3、小结:蔬菜吃的部位各有不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茎叶,有的吃果实。
四、给蔬菜归类。
1、游戏“运送蔬菜”。幼儿根据自己箩筐中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听音乐将它们送到相应汽车上。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
2、游戏“找朋友”。看看自己身上的蔬菜娃娃是吃什么部分的,然后听音乐去找也是吃同样部分的蔬菜娃娃做朋友。
五、边放音乐边让幼儿品尝蔬菜,看看谁吃得最干净。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复印放大幼儿用书中的图谱《歌唱春天》(每人1张),放于幼儿座位下面。
2、幼儿已认识"春天"二字。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旋律。
幼儿听音乐磁带,熟悉歌曲旋律。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老师个你们带来一首春天的歌曲,请小朋友们先听一听。听了这样首歌曲,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教师随音乐做舞蹈动作,幼儿欣赏。
师:老师为这首曲子编了几个动作。你们看,这几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师:下面听老师来唱歌,注意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曾经使用过的记忆策略。
师:歌里唱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学唱这首歌吗?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图谱和歌词内容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要用没有用过的方法来唱这首歌,并且要靠小朋友自己去学,而不是老师教你们,你们有信心吗?现在拿出你们座位下的图,请小朋友们用手指着图听我再唱一次。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意思,引导幼儿发现将下面的小图配在大图上就是一幅完整的图谱。
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尝试将有关图片逐幅配到相应的空格中,边唱边讨论相应的摆放位置。
师:有没有好办法把小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大家一边唱一边试着把小图片配到大图空白的地方,好吗?
3、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查自己贴得对不对呢?(再看图完整地唱一遍)
4、教师引导幼儿反思。
师:今天我们用什么方法记忆来学习唱歌的?(利用图谱来记歌词)它给了我们什么帮助?(记不清歌词时,可以看图谱提示)看图谱学唱歌--这个办法真不错,以后我们学唱歌时都可以利用它。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
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
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__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
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
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
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
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
大月有多少日(31天)?
小月有多少日(30天)?
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
有多少日(28天)?
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
(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准确的动作
2、会唱歌曲《SchoolisFun》,学习简单的舞步
3、复习Helpme;Theredpencil、、、;Okay;Thankyou;Coming;HereIam,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有礼貌并乐于助人
活动准备:歌曲《SchoolisFun》
活动过程:1、change1-Puppet
游戏《木偶人》导入活动
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在打乱顺序的同时也能做出正确反应(可延伸,速度可调节)
Takeyourpencilcaseschoolbagpencilookscissorsglue
Putitinyourschoolbag(mouthoseeyesandsoon)
Gotoschool
2、change2-Dancer
幼儿随音乐《SchoolisFun》跟老师齐声说唱,学习简单的舞步,练习精细动作。
再一次播放音乐,让幼儿随性发挥。
3、change3-Performer
小小表演家
教师先示范表演小对话thebookplease,hereyouare,thankyou,邀请幼儿到前面表演巩固句型
节奏游戏:------------------(可快可慢)
4、结束活动
Goodbyechildren,goodbyechildren,
Goodbyechildren,seeyousoon、
Goodbyechildren,goodbyechildren,
Goodbyechildren,seeyousoon、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使鸡毛飞起来,感知用力大小与鸡毛飞起来的关系。
2.乐于探索,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羽毛若干,吸管,扇子,硬纸板。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吹羽毛
1.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玩的东西,请你打开看看是什么?
(各种羽毛)
2.你们想玩吹羽毛的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3.小结: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嘴巴把羽毛吹飞起来的,由于我们的力气比较小所以羽毛飞的不高。
现在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他们来帮助我们,使羽毛飞起来。
二、实验:羽毛飞起来了
1.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用?
2.教师:这些材料是我们平时都比较常见的,现在请小朋友选一样材料试一试,
怎样使自己手中的羽毛飞起来呢。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分享交流
你选用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使羽毛飞起来的?
小结:原来用嘴巴吹,用吸管吹,用扇子扇,都是因为有风才能让鸡毛飞起来的。
5.鸡毛飞的高又远
(1)教师:我们能通过各种方法使鸡毛飞起来,那怎样才能让鸡毛飞的又高又远呢?
请小朋友选材料尝试
(2)交流:你是怎样使鸡毛飞的高的?
小结:原来同样使用一种材料,用的力气越大,鸡毛就飞的越高。
三、活动延伸
分组游戏
教师交代比赛规则:两组幼儿,各自使用自己的方法使羽毛不落下来,鸡毛先落地的就输了。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6
一、活动来源:
大班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识是极其缺乏的,《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我班不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儿园就跑开了,玩滑梯时不会谦让,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为了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幼儿身心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我班开展主题活动《安全我知道》,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习一些安全常识,保护自己。
二、主题目标:
1、学会在室内玩耍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2、培养幼儿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3、了解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知识。
4、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
5、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三、家园共育:
1、利用家庭生活督促、指导幼儿注意安全,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2、为孩子准备适合他们使用的小牙刷和儿童牙刷,和孩子一起早晚刷牙,餐后漱口。
3、不带孩子吃街头不干净的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4、带孩子乘公共汽车时,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把头、手伸到车厢外面,要坐好,站稳。
5、将家里存在安全隐患的所有物品全部存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四、环境创设:
1、将所有对幼儿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入柜存放或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消毒液、洗涤剂、水果刀、大头针、老师的水杯等。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时,不要提供过小的珠子、豆子。
2、在楼梯口地面上张贴表示上、下楼方向的小脚印(人或动物)或箭头标记,提示幼儿。
3、在大型器械旁边张贴正确玩法的示意图张贴正确玩法的示意图,如:排队玩滑梯、抓紧扶手攀登、绕开摇动的玩具走等等
4、要创设多样新颖的空间环境、问题情况,提供丰富可变的材料,多途径、多通道地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去。(如:创设《安全我知道》的主题环境墙饰、张贴安全方面的儿歌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玩才是安全的)
五、区域活动:
在认知区,可提供一些判断对错的图片,再为幼儿准备两个分类筐(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采用他们商量好的符号分别表示对错),引导幼儿在比辨别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六、活动安排:
活动名称:室内的安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在室内玩的安全意识。
2、学会在室内玩耍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重点:了解室内玩时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活动难点:从幼儿的录像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活动准备: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的录象
课前反思:
老师事先录好小朋友自由活动时的录像,特别注意有不安全的因素,让幼儿自己观察,找出怎样玩才安全,这样会加深幼儿的理解。
活动过程:
1、课前几分钟幼儿不受约束,在室内自由活动。
2、幼儿有规律的坐好。
老师说:"小朋友刚才玩的高不高兴?老师已经把小朋友玩的过程录下来了,让咱们一起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3、播放幼儿在室内玩耍且秩序很乱时的一段录像,幼儿观看。
老师提问:
这段录像是在什么地方录的?
被录像的这几个小朋友做的好不好?
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他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应该怎么做?
从幼儿"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引到下一个环节
4、播放幼儿在室内有秩序、有礼貌的自由活动的一段录像,幼儿观看。并提醒和前一段进行比较。
老师提问:
看了这段录像,你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呢?
5、讨论小结室内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走路要轻轻、慢慢的走,不能跑,会摔倒;
洗手时不能把水弄到地上,会滑倒;
上厕所要排队,不能拥挤,会摔跤;
玩玩具时要谦让,不能争抢,不能用玩具打小朋友;
上床和下床时都要小心,要抓稳;
小钉子,不能碰,会扎手;
电线插头不能动,会触电;
水果刀、大剪刀不能乱动,会伤手;
使用小剪刀姿势要正确。
课后反思:
通过观看直观的录像,小朋友们还是发现了较多的不安全的行为,再进行录像对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识也更浓,老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的多种安全行为,可以总结成儿歌,教幼儿朗诵,加深对安全的认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让幼儿学习正确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上下床、上厕所、排队等。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7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用小颗粒事物的注意事项,能细嚼慢咽。
2、知道吃东西时不嬉戏打闹。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一个。
2、幼儿用书第7—9页;多媒体教学资源《馋嘴猴》。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猴手偶,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说:我是馋嘴猴,刚从医院出来,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进医院了吗?
2、阅读幼儿用书第7—9页,或分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馋嘴猴》。引导幼儿了解吃小颗粒食物的注意事项。
提问:馋嘴猴吃花生时,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医生对他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馋嘴猴吃果冻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医生对它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馋嘴猴吃红枣时,发生了什么事?小兔医生又对它说了什么?应该怎么吃?
以小猴口吻进行:吃花生、瓜子、枣等食物一定要嚼碎了再咽;吃果冻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请他们打开果冻,注意不能吸食,要用小勺舀着吃。幼儿吃东西的时候要专心,不说笑,不打闹。
3、学说儿歌《嚼嚼碎》,巩固幼儿正确进食的`方法。
(1)以小猴口吻说儿歌,让幼儿学说一遍。
(2)教师结合手势和表情引导幼儿跟学儿歌。
活动延伸:
请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在幼儿吃小颗粒食物时要提醒,知道正确的进食方法。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
2、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3、通过想、看、听、讲来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蝴蝶、蚂蚁、小青蛙、小兔、红花、荷叶、树叶、蘑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了许多小动物。看,谁飞来了?(蝴蝶)谁走来了?(蚂蚁),那一跳一跳的是谁啊?(小兔),还有谁也来了?(青蛙)他们玩的正开心呢,突然下起雨来了,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的时候你们怎么躲雨的呀?(雨伞、雨衣等)
可是小动物们都没带伞,我们快快帮小动物们找个地方躲雨吧!蝴蝶可以到哪里躲雨呢?
(各种动物逐个提问,如果没有自己要的答案,就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老师把大家说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请你们来听听
(一边念,一边出示“伞”)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树叶是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小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感受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提问,幼儿感受诗歌结构
啊,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而且都非常漂亮。老师现在想请考考你们了,
刚刚的老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来形容花朵了呀?(依次提问树叶、荷叶、蘑菇)
啊,这些词都非常的好听,那我们一起把刚才诗歌念一边吧(教师主要负责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三句由幼儿负责)
2、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们在心理先想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这首诗歌里的哦。待会儿我们一起念诗歌,
轮到哪个小动物出场了,就请你们模仿那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躲到自己的伞下面来。
三、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扩展幼儿经验
小朋友们想想,红红的花还能是谁的伞呀?蝴蝶还能把什么当做伞呀?(蜜蜂,树叶)
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小动物需要伞呀?他们可以拿什么当伞呢?
2、教师及时整理,组合成新诗
活动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含义。
2、用搓、揉的方法来给自己的名字贴上泥条。
3、学习认识自己的名字,萌发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其姓名的由来,帮助孩子收集各种名片。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猜名字”
1、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姓名的字音和词意,将幼儿的姓名编成有趣的谜语。
2、教师出示谜语,请幼儿个别回答,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3、教师将被猜中孩子的名字的KT板拿出来,供幼儿辨认。
二、师幼讨论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祝愿
1、教师: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爸爸、妈妈和长辈们设想而定下来的,名字中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老师的名字也是一样,我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3、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4、教师:原来我们的名字那么有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
三、做做我的名片
1、教师:如果要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呢?这回,我们就用陶泥来做一张名片。
2、教师介绍技能技法:用搓的方法把陶泥搓成一段段细细小小的泥条,然后黏贴在已经设计好的KT板上。在搓的时候,要注意要把泥条搓的细细的,特别是复杂的名字,更应该仔细哦。
3、请幼儿来做做自己的名片。在做的过程中,请孩子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脏。
四、展示
让孩子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放在教室外面,看看谁的名片最好看。
小百科:陶艺,广泛讲是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
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课件;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
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去了?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边看录像边讨论)
2.介绍问题并猜想。
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
(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
1.提出观察要求。
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
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观察前提出要求,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集体交流,分享发现
1.提醒幼儿收拾好蚯蚓和工具。
师:请你们轻轻地将蚯蚓放回泥土,把放大镜和记号笔放回篮子,带好你的记录到老师这儿来。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和你的猜想一样吗?请幼儿将记录纸放到投影仪下介绍展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验证了一些猜想,发现了蚯蚓的身体是细细的、长长的、软软的;身上是一节一节的,它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没有骨头也没有脚,但是它能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它靠刚毛和身体的一伸一缩来蠕动。
(幼儿有了充分的观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和先前的猜想作比较,从中领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想,更离不开实际的操作验证。教师简明扼要的小结,意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肢体模仿,体验快乐
师:你们喜欢蚯蚓吗,为什么?我们来学学蚯蚓松土和蠕动的样子。(幼儿模仿蚯蚓钻土、蠕动、打滚、蜷缩……)
(幼儿用肢体模仿蚯蚓,能加深对蚯蚓的认识。同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五、观看动画,整理经验
师:我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小蚯蚓丁丁)。
看动画后提问:小蚯蚓丁丁告诉我们什么了?进一步巩固对蚯蚓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认识,重点讨论奇怪的再生现象。
六、鼓励提问,引发新的猜想和探究
师:蚯蚓的秘密可真多,关于蚯蚓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1.相互提问并讨论,同时记录问题放到展板上。
2.提问留白,引发新的探究。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蚯蚓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有人知道吗?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呢?
结语:今天,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发现了蚯蚓许多的秘密,又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了新的猜想。那么,蚯蚓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我们可以问问有学问的人,可以去查资料,还可以自己观察、做实验,继续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此环节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能大胆思考和提问,是良好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培养。)
七、将蚯蚓送回大自然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为蚯蚓营造一个“家”,进行进一步的猜想、观察和实验。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2
作品分析:
该作品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烈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本曲经缩编为AB两个段落。A段洒脱风趣,B段快乐热烈。中间有一间奏,音调模仿蝉的叫声。全曲结束在突慢突弱处理的一个短句上。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唢呐的音色特点,初步熟悉本曲的音调,粗略感知其结构和情趣特点。
2、自由创造猪八戒和孙悟空相互打闹逗乐的表演动作。
3、在结伴表演、游戏的过程中,能注意与同伴密切配合。
活动准备:
1、听过猪八戒背媳妇的滑稽故事。
2、教师能熟练地弹奏和哼唱乐曲的曲调。
3、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简介游戏情节:
猪八戒背着新媳妇回家,走几步,歇一歇,累得直喘气,汗水湿透衣衫。
小媳妇说热死人,猪八戒赶紧给她扇扇风,小媳妇从耳朵后面拔了几根头发一吹,猪八戒睡着了。
原来小媳妇是孙悟空变的,他折了一根树枝来掏猪八戒的耳朵和鼻孔,猪八戒以为是知了飞来吵他的好梦,挥手想把知了赶走。
猪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妇变成了孙悟空,吓得拼命逃跑,打闹一阵后,孙悟空终于收服了猪八戒。
2、结伴跟随A段音乐玩游戏。
(1)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孙悟空,一人扮演猪八戒。猪八戒在前面走,假装背着小媳妇,孙悟空在后面跟着,假装是被背着的小媳妇。
(2)教师一边用语言指示幼儿表演,一边自己哼唱曲调为幼儿伴奏。
A(1)段第一、二句,猪八戒走。以下各句,在括号内的音乐处,猪八戒休息自由地做喘气、扇风、捶腰等动作;在括号外的音乐处,猪八戒继续背起小媳妇赶路。
A(2)段,第一句,孙悟空假扮的小媳妇用手给自己扇风;第二句(括号内)猪八戒用衣襟给小媳妇扇风;第三句小媳妇拔头发(孙悟空拔汗毛)变成瞌睡虫吹进猪八戒的鼻孔;第四句猪八戒睡着了。
(3)连贯地在音乐伴奏下表演上述情节。
3、跟随间奏和B段音乐玩游戏。
(1)表演间奏部分的动作。
前三小节,孙悟空用树枝(假想的)掏猪八戒的耳朵;第四小节长音处,猪八戒挠脸、挥手,表示想赶走吵醒他美梦的知了。
第五一七小节,孙悟空用树枝掏猪八戒的鼻子;第八小节长音处,猪八戒再做驱赶知了的动作。
(2)表演B段音乐中的打闹动作。
自由表演,听到音乐突慢突弱时,做好准备,在全曲最后1小节做造型,表示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
(3)连贯地跟随问奏B段音乐表演。
(4)教师请表演中比较有创造性的幼儿小组为大家做示范表演,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进一步动脑筋,使自己的表演更有趣。
4、连贯地跟随整首音乐玩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已有的有关经验,尽力把猪八戒的憨、笨、懒,孙悟空精灵、调皮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3
游戏目标:
1.训练运用走、跑、蹲和站等动作技能,增强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准备:
1、大皮球(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
游戏规则:
1、听口令行动,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
2、滚球时要用手推,不得用脚踢,皮球不能离开地面。
3、幼儿追球时要追回自己的球,不可以去抢他人的球。
游戏玩法:
1、边走边滚球,幼儿每人1个球站在操场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脚下,弯腰半蹲手扶球。当听到“向前滚球”的口令时,幼儿边弯腰边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场地的另一边。
2、滚球接球,幼儿两两结伴,只拿1个皮球,面对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儿手扶皮球。当听到滚球的口令时,手扶皮球的幼儿就将手上的球滚向对面的同伴。对面的同伴接到球则等待老师的口令。以此类推进行。
注意事项: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握滚动的方向。
2、幼儿在场地上追球时,提醒他们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据幼儿的能力配对,能力好的拉长距离,能力差的则缩短距离。
游戏反思:
滚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大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民间歌节热闹、欢畅的场景,进一步了解民间对歌的歌唱形式。
2.积极调动幼儿的多种已有经验,让他们尝试在原有歌曲的内容上进行创编。
3.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参与歌会,体验对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对歌片段(VCD),各种花朵图片,每组一幅图谱,胶水、绣球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具有多种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对歌》片段,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影片,是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壮族进行对歌比赛的场面的,请你们认真看,然后来回答我的问题。”
幼儿欣赏对歌片段,了解对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并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演唱方法。
师:“电影里都有谁在唱歌?”
幼:“哥哥、姐姐。”
师:“他们是怎么唱歌的?”
幼:“哥哥先唱,姐姐后唱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唱歌的时候,一开始都唱了一个什么字?”
幼:“哎——”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用到‘哎’这个字?”
幼:“喊人的时候。”
师:“大哥哥在喊谁?为什么要喊?”(幼儿自由讨论)
师:(小结)“这种有问有答的唱歌方法叫对歌,你们看到电影里的大姐姐叫刘三姐,她是壮族最有名的对歌能手,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用歌声来回答。”
分析: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有层次的提问所激活,尤其是教师最后的&39;一个疑问,使幼儿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从幼儿投入的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尝试将童谣《圆圆歌》和旋律进行匹配并演唱
(1)教师出示图谱,让幼儿观察图谱上的内容。
师:“图上有什么?”
幼:“云彩,太阳、小脚丫、皮球。”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幼:“想到了拍球和跳舞,它有点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圆圆歌》。”
(2)教师讲解图谱含义,让幼儿看着图谱拍手朗诵《圆圆歌》。
师;“这种有问有答的儿歌特别适合用对歌的方法来唱,现在老师来唱一遍,你们听听老师唱的和图谱上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幼儿听得很认真,教师刚一唱完,许多幼儿就说出了老师多唱了一句“了了啰”)
(3)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和聆听能力,将代表“了了啰”的图片贴在图谱上,带领幼儿尝试用对歌的曲调将《圆圆歌》唱出来。
(4)师生以两种形式演唱歌曲《圆圆歌》。
首先是师生对唱:教师挑战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
其次是男女对唱:比一比看谁唱得好。
分析:在本环节中,让幼儿通过猜想、观察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融入儿歌之中。猜想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将自己的猜想告诉老师和同伴。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3、幼儿集体创编歌曲内容
(1)教师于引导幼儿集体创编歌曲
师:“除了《圆圆歌》可以用来编对歌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编对歌呢?”
幼:“水果、蔬菜、动物、交通工具……”
(2)指导幼儿自由创编,并用对歌的形式演唱出来
幼:“谁的耳朵长又长?了了啰”
幼(集体对):“兔子的耳朵长又长,了了啰。”
幼:“什么结果黄灿灿?了了啰。”
幼(集体对):“香蕉(梨子)结果黄灿灿,了了啰。”
(教师先编第一句,后面三句由小朋友来编)
(3)教师与幼儿一起编完整的对歌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要编的主题后,教师编第一句,后三句由幼儿创编,教师将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师:“哎一,什么结果一串串?了了啰。”
“什么结果像小船?了了啰。”
“什么结果满身毛?了了啰。”
“什么结果技鱼鳞?了了啰。”
“哎——,葡萄结果一串串,了了啰。”
“香蕉结果像小船,了了啰。”
“桃子结果满身毛,了了啰。”
“菠萝结果披鱼鳞,了了啰。”
(4)幼儿一起唱自己仿编的对歌,感受成功的喜悦
分析:运用猜谜对唱的方法,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幼儿的好胜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紧张的情绪得以宣泄,还培养了幼儿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
4、做游戏“抛绣球”,提高幼儿演唱的兴趣
师:(出示绣球)“抛绣球是壮族的一项民间活动。在对歌的时候,分男女两队,女队将绣球抛给男队。男队谁接住了绣球,谁就站出来与女队对歌。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抛绣球’的游戏,老师先来抛绣球,谁接住了,谁就来与我对歌。”(教师与幼儿对唱)
男女幼儿分队抛绣球演唱。活动在欢快的对歌中结束。
幼儿园说课稿ppt内容大班篇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2、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1、要搭配4套衣服2、每套衣服不能重复3、比比谁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提问:这些菜你们吃过吗?它们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呢?
请你看看今天的菜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儿每人一个饭盒,自由走动搭配荤菜和素菜。
2、教师利用课件验证。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数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进行搭配,从上衣和下装的搭配中,让幼儿学习一定的搭配方法,培养有序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活动以丁丁要去旅行为线索,自然将整个环节贯穿,符合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年龄特点。
本次教学主要以生活中的丁丁旅行为线索,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两个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并用情景中人物的语言,充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使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结合具体情景,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难点是使幼儿进行有序的思考,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防守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如在这活动中我通过配一配(衣服的搭配),连一连(配餐),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使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数学活动带的乐趣。
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对于第一环节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操作的不是很好,这也许是我在交代的时候没有把要求讲得很清楚,在我接下来的发现问题调整中,幼儿的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就一直在游戏的环节中了,没有很好的在听老师的要求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目的:
1、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小玩具若干,1-10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一、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二、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
三、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四、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纸、笔每人一份。
3、统计示范图。
五、活动过程
1、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39;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10以内数的应用题》
目标:初步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重点: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中各要素的关系。
准备:找朋友的音乐、课件、图片、算式卡片
过程:
一、师生合作、共同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会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前面来。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美女?
师:4个小美女(同时出示图卡)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帅哥?
师:3个小帅哥(同时出示图卡)
师: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一共请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图卡(一共?)
师:我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到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现了2个数字,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用"一共"来提问的,这就是加法应用题。现在我请____来完整的编一下(图文结合)(编应用题的模式)
二、看图编应用题
师:你们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来编一编
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完整)出示数字1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数字2
谁来提一个问题?出示加号
他们三个合起来就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谁能把刚才的事情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幼儿理解问题中不能出现数字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副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谁来提一个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那我要出一道难得,考考你们了
出示5+3,谁来编编?
谁来自己编一道,请另一名幼儿列算式(引导幼儿拓开思维)
三、幼儿分组编应用题
师:你们都很棒。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和算式,请聪明宝贝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编一编。我这里有两个要求:
1、请两个小朋友选一张图片,相互编一编,看谁编的好。
2、编完一张可以再换一张编。
3、合作完以后可以自选一张也可以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你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