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幼儿园说课稿 >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时间: 新华 幼儿园说课稿

说课稿的撰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那要怎么写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呢?这里提供一些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

一、说内容

选择的依据《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脚步、小棍、绳子等)作为量具,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我们会经常在数学活动角里投放很多不同的材料,小棍子、绳子、尺子、吸管、铅笔等,经常看到幼儿在东量量,西测测的,好像对于这些测量的活动很感兴趣。另外,让幼儿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测量,这样对于幼儿来说会是很有趣的,幼儿可以在整个活动中都通过不停的身体运动,不停的游戏,来感受测量的乐趣。幼儿自己探索,自己尝试,这样幼儿可以学到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终生的发展。因此就产生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的确定

1、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并进行简单的记录,体验测量活动的乐趣。

2、知道测量结果与测量工具的关系。

3、学习与同伴那之间相互协商、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体验与同伴协作的快乐。

活动的重点:探索,学习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活动的难点: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说活动的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区角活动:教师和幼儿发现大量可以用来测量的工具。

2、观察活动:幼儿会使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记录表格。

(二)物质材料的准备

1、事先准备好场地。

2、笔、纸、记录表等

四、说教法、学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知识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根据这一理念,我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幼儿通过实验、游戏、记录去积极主动的获得对测量的直接经验,通过记录、分享、交流的形式,让幼儿不断的积累学习经验,并且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

幼儿自主探索活动,必须由幼儿亲身经历,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在活动中给幼儿留有较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活动步骤不宜太细太死,让他们充分体验,才能有助于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吸引幼儿,使他们更投入自由进行探索,在分享的过程中,进行自主交流与表达,使他们的零星的经验得以提升与发展,从而形成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测量结果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整个活动主要用了探索操作法。根据幼儿爱动、爱问、好学的特点,让幼儿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仅是作为复习、巩固知识的手段,更应成为幼儿探索知识、寻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幼儿思维发展规律,因为探索未知,仅用理解与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进行主动地分析、综合、比较和初步的概括以求得测量的方法和结果,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说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森林小屋玩,可是,我们去之前啊,要帮助老师先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要来测量一下从这里到小屋有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讨论,想出各种测量的方法。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

师:可是,今天老师没带任何的测量工具,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身体来测量,该怎么量呢?

(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就有好强的求知欲,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发现问题,激发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过程,探索发现问题的兴趣。)

(二)讨论与探究:分别寻找测量的方法,并进行讲述。

1、幼儿自由探索测量的方法,在幼儿探究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适时引导幼儿发现用自己的身体,寻找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2、并让幼儿进行演示。

(三)幼儿寻找合作测量的方法。

幼儿通过自己寻找测量方法以后,再通过和别人合作,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有助于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主动去和别人合作。

(幼儿的认知结构主要强调直觉思维,教学中与其指示幼儿如何做,不如让幼儿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探究活动为中介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赢得了时间,这种探究最有现实意义。探究性游戏活动的教育目的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四)引导幼儿把测量或者合作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幼儿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也是幼儿最缺少的。幼儿在测量以后用怎样的方式将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

(五)记录、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师:我发现许多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测量方法,请小朋友把你的记录表拿过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测量结果吧,(请幼儿介绍测量方法及结果)还有和小朋友不一样的吗?你来介绍一下吧,(幼儿发现结果不同)讨论;为什么小朋友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再次测量,引导幼儿发现、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

(将幼儿交流的多种经验纳入到自己的经验中来,再次验证,从而使幼儿的能力与知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巩固与吸收。)小结:在测量时我们使用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探索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的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幼儿出现错误,通过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积极参加讨论、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纠正错误,让幼儿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高)

(六)集体合作测量幼儿利用集体的力量再寻找不同的测量方法,幼儿再次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测量,整个活动都在游戏中展开,幼儿充满了乐趣。

(七)说活动延伸区角活动: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的工具再去进行测量。

六、说特色:

1、操作性强。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当作测量工具,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探究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

2、活动设计游戏化。孩子特别喜欢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老师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活动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

3、整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通过个别量、小组合作量、集体量,使幼儿在与活动材料、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获得相关经验,真正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物我交融互动。

我们的这个活动主要体现了《纲要》的以下精神:

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教育的机智性、趣味性。

2、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

3、充分利用了教师和同伴这一重要教育资源,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更加具体、全面。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蛤蟆大姐新衣的变化及相应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对文学作品感兴趣。

3.懂得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活动准备:

1、《蛤蟆大姐穿新衣》视频(对视频中的个别词的读音或者词汇与文学作品有出入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向幼儿呈现协调的、科学的、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袄的田鼠、青蛙、穿裤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结的花猫等儿歌情节图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11张图片,分别有穿花裙、花裤、花袄、拿蝴蝶结、大哭的蛤蟆大姐)

3、小花布一块(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题,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儿歌

师:今天我带来了条裙子?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裙子?

师:你们知道这条又新又漂亮的裙子的主人是谁吗?

师:你觉得蛤蟆大姐穿上这条裙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蛤蟆大姐真高兴,穿条花裙新又新。那么在这位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仔细来听听这首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

师: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有趣在哪里?

过渡句:蛤蟆大姐的新衣是怎么变成蝴蝶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儿歌。

2、第二遍完整朗诵,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了解花裙的变化过程(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动物图片)

师:蛤蟆大姐的新衣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原来蛤蟆大姐最初做了一件花裙,后来又改成了花袄、花裤、最后变成了蝴蝶结呢。

过渡句:那这么漂亮的花裙为什么要改成花袄呢?

3、分段理解,深入理解儿歌情节

第一段:

师:小兔见了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不如”是什么意思?(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师:小兔的建议是:蛤蟆大姐的花裙还是田鼠的花袄漂亮。

师:蛤蟆听了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儿歌语言)

第二段:

师:这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教师带着对蛤蟆的否定的语气、表情来肯定孩子的答案)

师:青蛙是怎么给意见的?它怎么说、怎么做?(学说)

第三段:

师:蛤蟆大姐又听了青蛙的话,把花袄改成了花花裤,可惜啊!

师:小狗是怎么给意见的?“斜一斜”是怎么样的?

第四段:

师:蛤蟆大姐最终还是将花裤改成了蝴蝶结,那它戴上了吗?为什么?

师:是啊,蛤蟆大姐头顶上光溜溜的,怎么能戴上蝴蝶结呢!真是好笑!

4、幼儿看图谱朗诵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念念儿歌吧。要把蛤蟆大姐好笑的地方念出来。

师:我们把小动物说的话也来表演表演吧。(分角色表演儿歌)

三、情感理解,提炼经验

师:你喜欢儿歌里的蛤蟆大姐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平时做事的时候也是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自己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像儿歌里的蛤蟆大姐一样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附:

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衣裙新又新。

小兔见了把头摇:“不如田鼠花花袄。”

花裙改成花花袄,蛤蟆大姐眯眯笑。

青蛙肚子鼓啊鼓:“不如小鹿花花裤。”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主题活动《三句半》。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观看幼儿演出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对小朋友演出的三句半节目《夸夸我的幼儿园》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个节目语言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句子简短、形式新颖、表达诙谐幽默。得到了大部分小朋友的喜爱和模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而三句半是中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表演形式。也是中国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特别适合幼儿学习。为此,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选择了《三句半》这节语言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创编属于我们幼儿生活、学习的三句半,感受民间文学、民间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体验并认同民间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萌发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审美情趣;充分体验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愉悦;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知道什么是三句半,感受其形式美和韵律美。

(2)尝试表演三句半,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语言游戏带来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难点定位于:了解三句半,通过活动尝试表演三句半。为了较好的完成本次活动目标,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鼓、三角铁、小锣、镲乐器各一。

(2)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三句半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播放《三句半》视频,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2、谈话法:通过师生互动谈话,可以给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谈论,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巩固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3、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图片进行分段跟诵的方法。由于这首三句半描写了六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它的完整性,所以运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三、说教学程序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在活动开始时,播放三句半视频,请幼儿欣赏,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本次活动中的三句半打下基础。

(二)师幼谈话,了解三句半

视频观看结束后,请幼儿说一说视频中有几个小朋友在表演,他们的手里都拿着哪种乐器,说的台词有什么特点。是怎样表演的。总结这样的表演形式就是“三句半”。

(三)出示图片,学说三句半

教师分段出示庆“六一”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并理解图意。并学习三句半庆“六一”的内容。

幼儿集体跟随教师学说三句半的第一段,教师加入鼓的使用。提醒幼儿必须听到鼓声响后才可以说。其余五段学习方法同第一段,乐器可以更换。

全体幼儿集体跟随教师完整的说三句半。

(四)自选乐器,表演三句半

将幼儿自由分组,分别表演三句半,比一比哪一组表演的最棒!这一环节通过给幼儿创设情境——演出比赛,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4

在日常生活中,我在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及我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准备了数学《照相》这个活动。

一、说教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草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以《动物园》为线索,将认识“10以内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了以下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确定10以内序数排列的次序,知道物体按不同方向排列时它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说重难点

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认识10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对于突破重难点采用的方法是:运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寻求答案。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学习,让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有意思。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我准备了小动物若干。

五、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通过引导发现法,操作法、游戏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亲自实践,主动的进行学习。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幼儿水平的发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自己相互讨论、合作做游戏,让幼儿在想想说说玩玩的氛围中掌握学习目标。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是通过听音乐:照相,积极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第二环节是通过动物园的小动物照相排队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让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小动物的排列次序。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给水果排排队,然后按不同的方向说出各个水果分别排在第几。对第二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肯定。

第四环节是完成幼儿用书中的题目。

以上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使幼儿主动学习,达到认识“10以内序数”的目标。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骄傲的大白鹅》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幼儿园大班上册语言领域的内容。这是篇看图讲故事的课文,课文给了四幅图,分别是大白鹅骄傲地游着,路上遇见小鸡,嘲笑他们长得太小,大白鹅头扬的高高的走着,最后摔倒了。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看图讲故事,并且知道做人要谦虚的道理。这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通过编故事,发展创编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够在游戏中体验乐趣。

根据对教材和活动目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够在游戏中体验乐趣。

2、活动难点:懂得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发展创编故事的能力。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大班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幼儿,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其语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活动的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看图说话和创编故事的能力。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能够懂做人要谦虚的道理,能够和能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直观展示法:具体形象,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主要包括大白鹅,小鸡的头饰若干,关于大白鹅故事的图片,大白鹅故事的视频。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采用谜语导入。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身穿白衣裳,头戴红缨帽,脖子长又长,走路摇晃晃”

通过小朋友们的猜谜语,引出大白鹅。同时我会向幼儿提问:我们知道大白鹅长得很漂亮,那么今天大白鹅出门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为下面活动的展开做了铺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展示图片,幼儿编故事

这一环节我会向分别向小朋友们展示大白鹅故事的四个图片,引导小朋友们讲讲每张图片发生了什么,最后让小朋友们自己把整个故事讲出来。首先展示第一张图片并向幼儿提问:这一张图片大白鹅在干什么呀?接下来第二张图片让小朋友们看看小鸡和大白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引导小朋友们看到大白鹅一直昂着头说明了大白鹅很骄傲,第三张图片和第四张图片是连贯的,这两张我会同时给小朋友们展示,让小朋友们看懂图片的内容,大白鹅由于一直昂着头走路结果掉进沟里了。之后我会引导小朋友对整个故事进行串讲,并且能把故事讲给其他同学们听吧。

2、个环节我会让幼儿观看大白鹅故事视频,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通过观看视频故事,幼儿能够对大白鹅的故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幼儿对故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发掘故事背后的道理,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这个环节我会向幼儿提两个问题,包括:“大白鹅为什么会摔倒呢?如果你是大白鹅你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幼儿发掘故事背后的道理,引出做人要谦虚的道理。

4、续编故事

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分组续编故事,通过故事的续编,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我向幼儿提问:“大白鹅在摔倒了以后回去进行了反思,知道了自己的错误,那么以后大白鹅会怎么做呢?”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创编的大白鹅的故事。

(三)结束部分

在这个环节我会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续编的故事分角色进行表演,给幼儿分发大白鹅和小鸡的头饰,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游戏表演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故事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并在游戏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本次活动的我采用的延伸的方法是环境创设,邀请幼儿画一幅大白鹅的图画粘贴到我们的区角中去,让我们的区角世界更加美丽。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6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艺术《春天的色彩》。我的课程设计意图是春天到了,孩子们开始了丰富好玩的户外踏青活动,在与幼儿交谈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很是美丽,有五颜六色的花,小草发芽了,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可以放风筝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5—6岁幼儿能向他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结合我班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特安排了本次教学活动。

本次教学活动共有三位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体验绘画的乐趣;

二、能力目标:能大胆进行线条组合并大胆运用色彩;

三、认知目标:幼儿大胆绘画,用各种线条绘画春天。

该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熟练绘画各种线条,难点在于幼儿如何将线条进行组合,如何运用色彩。

我的活动准备包括:

一、教具:音乐《春天在哪里》,U盘,音响;春天景象图片;

二、学具:排笔、颜料、图画本、围裙各若干。

本次活动教学过程,我将分四个环节开展:

第一个环节是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在本次环节中,我将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回忆,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第二个环节是图片展示,分组自由讨论。在这个环节里,我将分两步:第一步我将组织幼儿谈话讨论,通过提问春天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话题,让幼儿说出春天的景象,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步出示图片,组织幼儿集体观看春天景象,进一步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在此环节中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绘画,我将适当进行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予以肯定,对能力弱的幼儿予以引导,通过此环节幼儿能大胆绘画发展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第四个环节是作品交流与分享。我将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优点与进步;请最富有创作力的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教学结束后,我会和幼儿进行活动延伸,将所有的作品一起粘贴在作品栏中,并要求幼儿收集有关春天的实物,投放至区角中。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7

一、说教材

《幼儿园真快乐》是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是每个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学习一首关于幼儿园生活的儿歌,引导幼儿热爱幼儿园生活,热爱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本次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能够有感情、有动作的表现儿歌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增强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内容,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儿歌。难点是: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能够在幼儿园快乐的生活。

二、说学情

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此,我对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中生活了一年。他们的集体意识正在形成过程中。这时候的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交往。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开始萌芽,能够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但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些幼儿可能非常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有些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处理集体生活,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需要老师予以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重视和尊重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引导幼儿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和与人交往的美好。

三、说活动方法

根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并设置多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指导幼儿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获得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精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园实景照片、《打电话》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具体、形象的感知幼儿园中的美好生活。

2.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对幼儿园生活的看法,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会用歌曲导入本次活动,请全班小朋友跟我一起唱“打电话”的儿歌。通过全班幼儿的演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园,真快乐。接着我会把幼儿园中小朋友生活的相关照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展开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讲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羊村幼儿园的小

羊们开始上课了。这一节课是体育课,慢羊羊老师正在交给大家学游泳。游泳池里的水好清呀,凉凉的,游起来真快乐。小羊们都游的很高兴。这时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偷偷的看着小羊们,原来是灰太狼!它又来做什么坏事呢?喜洋洋、美羊羊、还有沸羊羊好多小羊们有点拿着扫把,有的拿着小棒子。一起把灰太狼给揪了出来。他们要问问灰太狼到底想干嘛。灰太狼看了看大家很委屈的说,我我……我就是想给小灰灰报名上你们羊村幼儿园。它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也没有老师教他,没有小朋友和它玩。呜呜呜……原来是这样啊,哈哈。慢羊羊村长明白了原因,就同意让小灰灰来上幼儿园啦。这下,小灰灰可高兴啦。它终于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样们玩啦。太开心啦,它说:“我最喜欢幼儿园啦。小朋友们你们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懂得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大。接下来,我会引导幼儿学习本活动的儿歌。通过这样的形式,幼儿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歌曲,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3.迁移内化,想象创编

在这一步我会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们思考在幼儿园生活的这一年里,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什么能够和大家分享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加强集体凝聚力。

4.巩固提升,领域拓展

我会请幼儿们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画出来。并贴在区域角中。引导幼儿们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小结部分

我会请幼儿表演本活动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自己做总结。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掌握知识,我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这一年的成长。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8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以月光雨为开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月光雨结伴。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因此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运用视听结合欣赏教学,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谈。《月光雨》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诗歌中,月光雨跳响在树叶上,滑落在房顶上,描绘了一幅幅月光雨嬉戏的顽皮景象,这不仅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并且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体现相应的情景、动态启发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月光下的雨滴散发着一种迷人的神秘色彩。散文诗中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把对月光雨的理解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领略诗歌中的语言美,迁移生活经验能根据散文诗的句式进行仿编,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说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本次散文诗欣赏《月光雨》目标定为:

1、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2、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__上,像快乐的__”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理解散文意境,学习词语:清凉、透明。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__上,像快乐的__”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月光雨》白板课件,散文诗的背景音乐,《雨景》高清视频。

2、知识准备:观察过夜景,对月光下的树,小草,房子有初步了解。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讨论法: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更何况诗歌欣赏是语言的范畴。

为了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月光雨》的情景,并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强化了它的作用,给幼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知觉,使幼儿对月光下的雨更加熟悉。

五、说学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

六、说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导入主题,看视频“雨”--欣赏理解诗歌--拓展经验仿编诗歌--诗歌词、句学习配乐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9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潜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取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构成贴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潜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适宜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构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带给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构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忙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透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取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到达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潜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透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透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用心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透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简单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取资料,并和同伴一齐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透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透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能够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潜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齐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0

一、说教材

今天我选定的课题是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育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经历了小班、中班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更强了,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更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来的?……通过《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幼儿知道: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娃娃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本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题,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标: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充分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续编过程中,地点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极易引起思维上的逻辑混乱。

三、活动准备

为了给幼儿展示优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充分的表达和练习,我们作了以下准备:

(一)硬件准备1、彩图:苹果、香蕉、彩虹、太阳、沙滩、大海等2、卡纸做的:七彩光宝宝

(二)知识准备课前必须丰富幼儿有关光与色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使主题活动得到深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讨论法、尝试法来理解故事,欣赏故事,创编故事。通过幼儿互补学习,师幼合作来表现主题。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漂亮的色彩宝宝.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吧!

2、演示法(欣赏作品)教师逐一出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宝宝让幼儿辨认.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太阳公公有几个光线宝宝.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3、教师再次讲故事.出示彩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则尝试了理解在先,欣赏在后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完整欣赏,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教师设疑――幼儿猜测――揭示答案的手法,紧扣幼儿心弦,引其入胜。

(2)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配有优美的音乐,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把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传递给幼儿,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启发幼儿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已初步了解光线宝宝由七种颜色组成,教师再次以提问的方式给幼儿设疑,并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会怎么样?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这也符合《纲要》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待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光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4)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幼儿联系生活中事物的颜色,尝试续编故事。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内部智力活动的机会,这也是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从而增进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幼儿自选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因为一个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进行,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把教学的意图、内容、形式有机的交织在一起,通过视听结合、交流、表达的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活动目标。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1

一、说教材:

《纲要》中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美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美术技能为主要的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获得艺术感受,同时促进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此次活动我不规定幼儿一定要把机器人画得惟妙惟肖,而是让幼儿通过已经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大胆的设计创作出各种各样机器人,体验几何形状变化带来的美感和美术活动的快乐。

机器人是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在幼儿园和家里,小朋友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还有在图画书、动画片、科普读物、照片等影音图像资料中都见过机器人,机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机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领,能给幼儿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实际生产中机器人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大胆创新,让幼儿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萌发他们初步的创新思维,是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二、说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设计机器人,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3、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想象创作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法:

此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贯穿活动始终,目的在于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和欣赏机器人。通过“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向幼儿展示和介绍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帮助幼儿感知机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过机器人的语言代替教师的语言,比教师直接的讲述更为生动,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2、观察讨论法: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形成对机器人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把握机器人各种造型的特点。而在观察后进行讨论,则能让幼儿加深对不同形状组合、变化带来的不同造型的机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动中,为了启发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来设计机器人,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玩具等材料,说一说机器人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组合,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等等,让幼儿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

幼儿创作结束后,将幼儿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幼儿挑选同伴中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可以选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各自作品的特点及优点。通过欣赏评价,有利于达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让幼儿学习他人的创作技巧,也有利于让幼儿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查找图像、科普书籍、影像等资料,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机器人。同时,让家长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机器人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儿经常看到关于机器人的动画片,玩过各种机器人的玩具,积累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感性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前期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带来的机器人图片;机器人的玩具;白纸、画笔等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4个环节,可以概括为“欣赏观察——想象讨论——设计创作——欣赏评价”四个部分。

(一)幼儿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和机器人图片——感知、观察机器人造型及创作特点,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实际生活在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欢迎来到神奇的机器人世界。现在,小朋友们跟着我进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课件内容:5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机器人分别围绕名称、功能等进行自己介绍)

(作为活动开始部分,以“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直接进入活动,是为了能够在活动一开始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机器人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机器人,探索机器人的世界,能够打开幼儿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求知欲,同时也是在幼儿记忆中留下丰富的视觉的形象,丰富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为后面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机器人做铺垫。)

2、幼儿分享、交流机器人图片。

机器人:我还听说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帮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机器人朋友,真开心!请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机器人朋友吧。

幼儿上前将带来的图片给教师,教师将其展示在全体幼儿前。幼儿讲述自己带来的机器人长什么样,它是什么形状组成的,他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教师抓住幼儿讲述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分析机器人可以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表示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

教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呢?

(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二)“我是小小设计师”——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意,分享同伴多样化的设计。

机器人:哇,小朋友为我介绍的好朋友都好厉害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们是一名设计师,你们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幼儿上前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意,给大家说一说,设计的机器人长什么样,由什么形状组成的,能够为人类做那些事。

(让幼儿先进行足够的时间的想象酝酿,不至于匆忙下笔创作。交流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原有经验,联想和迁移在各种资料中关于机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时也是在交流中探索、发现基本的创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三)幼儿设计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1、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机器人;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创作,并注意变化;

3、教师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创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既根据个别差异给予幼儿技法上的帮助和注重他们思维的发散,又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始终扮演幼儿创作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在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分享交流创作技巧,体验创作的快乐。

将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欣赏并相互点评。也可以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主要围绕目标1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欣赏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么形状来设计机器人?

(我指导幼儿进行相互欣赏,尝试分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让幼儿充分表达对美的体验,以及提高他们审美能力,获得美术活动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结束

机器人小结:今天小朋友设计了好多种机器人,为机器人王国里添了好多新朋友。这些机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状,真漂亮。原来变化一下就有很多类型的机器人了。真感谢你们!

(以机器人与幼儿对话结尾,达到活动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点出形状组合的变化,帮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我的幼儿园》。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中明确指出:学前语言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活动、讲述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我的幼儿园》是一首语句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是学前语言活动中高质量的文学活动的典型。

《纲要》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能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思维积极、活跃,富有创造性,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地方,他们非常熟悉,并且对幼儿园有深刻的感情。因此,我选择了语言领域诗歌《我的幼儿园》作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指出“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出现的排比句式。

2.情感目标:能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3.技能目标: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

【分析】:语言领域强调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大班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在此次活动中我利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美。

2.活动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分析】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活动中,为了突破此难点,我在幼儿熟悉诗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四、说活动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能够最大化发挥活动效果。学习者同时可以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同时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我根据幼儿的,活动中,我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1.教法

(1)观察讨论法:出示直观形象的教学挂图,符合幼儿这一阶段年龄特点的思维特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能发散幼儿的思维,是发展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观察讨论法的运用,有利于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诗歌内容。

(2)图片记忆法:利用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结合由浅入深的问题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幼儿能更容易记住诗歌相关内容,并且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诗歌的学习和创编,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2.学法

(1)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教学法: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文学作品也是整体的。首先,教师配乐朗诵诗歌,让幼儿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接着分段引导幼儿深入理解诗歌每个部分,最后再请幼儿整体朗诵诗歌,符合幼儿学习经验的规律。

(2)多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本次语言活动,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等方式,多通道、多感官参与,体会到诗歌的美感,发挥更大的创造空间。

五、说活动准备

为了将教育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活动的气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幼儿们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我将活动准备如下: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园内生活、活动的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园照片、自制图书、相关PPT

六、说活动过程

依据《纲要》、《指南》精神,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如下活动环节,力求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互动、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可以进行愉快的自主、能动、创造地学习。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3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我成长的关注,渴望明白自我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我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我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必须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贴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资料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景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本事、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1)经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我的成长与变化。(2)激发幼儿欣赏自我的成长,展示自我的本事,树立自信心。(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我成长的欢乐。(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我成长与变化。经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我,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经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本事,对自我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资料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所以,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我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我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经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经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我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经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此刻)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我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经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我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欢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仅提高、锻炼了本事,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我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我成长有必须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我的看法,讲述自我的故事,讨论自我的成长,不仅仅让幼儿分享欢乐,到达生生互动,并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事。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我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我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本事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经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我——操作表现——分享欢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的教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齐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我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经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此刻与小时候比,自我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我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经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我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进取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我成长的欢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我: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我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团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我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貌——我此刻是这个样貌——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貌——请幼儿画一张自我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我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欢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我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我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4

一、说教材

《好朋友》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领域的内容,通常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选择《好朋友》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在于能够使幼儿懂得只有待人友善、多帮助别人,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的道理。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根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他人的需要,知道体谅他人;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乐于与人交流和分享,能够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幼儿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能将喜欢的东西与人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讨论法: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课文的内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音乐录音“找朋友”,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一个小白兔和小松鼠的故事,以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刚开始没有朋友吗?后来它做了哪些改正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了?”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刚开始因为有好东西自己留着,不喜欢和同伴分享所以没有朋友,后来她将自己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小白兔也送给小松鼠自己的胡萝卜,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提问引出懂得要乐于分享,才能获得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主要包括

1.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幼儿回忆自己小班的好朋友,并且谈谈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在小班时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要待人友善,合作、分享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在这个环节更进一步将幼儿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知识。我会向幼儿提问:“想要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懂得,要获得朋友就要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要乐于分享,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3.学习《朋友歌》

在这个环节我会教授给幼儿《朋友歌》的儿歌:

“幼儿园里朋友多,

大家一起多快活,

团结友爱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儿歌通俗易懂,容易记忆,通过儿歌的方式,再次巩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幼儿更好的与别人交往。

4.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故此,我将采取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之间的友情,并且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会分发给幼儿小动物的头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并且伴随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做游戏的等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懂得朋友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本节课的我采用的活动延伸的方法是区角延伸,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到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图画,贴在美工区里。

最新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篇15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做错事不找理由》

一、说教材

《做错事不找理由》是共同生活教材中大班社会交往主题单元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了找朋友、愿意与人交往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要从小培养幼儿"能说真话,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行为"。所以,在活动"做错事不找理由"中,我将以故事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作品分析、判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分析中,在快乐的游戏中,知道犯错误不找理由,只要敢于承认,并能真诚的道歉、努力的改正或者做出弥补,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及社会性发展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

2、能力目标: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欢做诚实的好孩子,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幼儿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所以将本条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

重点的依据:大班阶段是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只有掌握了幼儿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犯错后往往不知所措。因此让孩子了解犯错后一些正确的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难点的依据:要对生活事件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既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又需要灵活运用活动中获得的新经验,同时自己的想法又要清楚表达,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和经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大班阶段是幼儿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大班幼儿犯错误后推卸责任、找借口的现象,这就是不诚实的现象。而对幼儿来说问题就是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学习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诚实之人,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纲要》的规定。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移情体验法

移情是幼儿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以此引发的情感共鸣。"做错事"这个话题本身是幼儿并不愿意面对的,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以小猴犯错后的做法和心理感受引发讨论,因此懂得做错事并不可怕,知道正确的解决就会得到别人谅解。3、生活再现法

社会性活动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并以此来指导生活实践。在"评一评喜欢谁"游戏中,我运用设置生活情境的形式,将幼儿的生活场景重新的呈现出来,能帮助幼儿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4、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情感浸润法。

社会性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努力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渗透在情境之中,通过设问、追问、判断讨论、以及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以情激情,以情染情,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教育效果。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对幼儿进行目标培养时,主要采用了感知体验法、猜测讨论法、判断分析法、总结反思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活动一开始我会出示故事《站队的时候》的图片,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将幼儿一下子带入情境之中。我会这样进行引导:"小朋友看,图片上都有谁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啊?"以此激发幼儿去认识、了解这个故事的愿望。

2、讲述故事"战队的时候",引起幼儿思考,让幼儿知道做错事应该怎样做:(13分钟)

《站队的时候》这个故事讲了:小猴子在排队的时候将小兔子头上漂亮的蝴蝶结给拽了下来,但小猴子犯错却不承认,将错误推卸给后面的小猫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落实活动目标,我将此故事分为了不找理由、改正错误、弥补错误,三个递进的教学层次。

第一层。我会结合课件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都有谁?谁把小兔子弄哭的?小朋友觉得是小猫做得吗?谁能说出真相来帮助小猫?随后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做错了事情不能撒谎,要讲真话。

第二层。继续结合课件内容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与幼儿讨论:"小猴子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不对,哪里做得不对?""你会跟小猴子说什么?",通过这些提问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做错事后,要勇敢的承认错误,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第三层。通过提问,强化主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小猫的心理体验:"如果是你,发现好朋友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伤心难过,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要对小猫说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做错了事情,还应该努力的做出弥补,来得到别人的原谅。

在这个环节中,故事中的小猴子就像小朋友生活中的自己,小猴子犯的错误也是小朋友经常会碰到的,运用移情体验教学法,能够很好的落实本次的活动的重点。

3、通过组织幼儿评一评,喜欢谁,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小朋友的行为做出判断评价。(7分钟)

社会活动应该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这不仅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也体现了社会性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在此环节中,我运用生活再现法,将幼儿生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以及他们面对错误的行为再现下来,通过评比的方式,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解决活动目标中的难点。

首先,我设置两个生活情境:情境1是小刚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找理由:"是我妈妈忘了,和我没有关系。"情境2是小明不想吃胡萝卜,找到老师:"我爸爸不让我吃胡萝卜,可以少盛一点吗?"然后引导幼儿判断两种情境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在这过程中我会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引导。

4、幼儿相互交流,勇敢说出自己的犯错经历,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5分钟)

通过参与前面几个环节的活动,幼儿已能初步懂得做错事没关系,只要正确对待是可以得到别人谅解的。此时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有没有犯过错误?""犯了错误你是怎么做的?"让幼儿进一步指导做错事情不找理由是诚实的孩子,起到巩固教育效果的作用。

5、课外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像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找理由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交流讨论,起到一个巩固提高的作用。

七、小结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我将教材中视频播放这一环节取消,而设置了课外延伸,让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推卸责任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进行交流,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否则课堂内容过多容易使幼儿接受不了,从而使课堂内容流于形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会"了,而且"懂"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幼儿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