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意说课稿
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优秀的小学创意说课稿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小学创意说课稿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拓展资料。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2
算的活算得巧
我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计算6+5=7+9=
解计算6+5时,可以把6换成5+1,所以5+6=5+5+1=11,
计算7+9时,可以把7换成1+6,所以7+9=1+9+6=16.
练习1 3+8=6+9=9+8=4+5=
例2计算15-8=14-9=
解计算15-8时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10+5-7=10-8+5=7.
计算14-9时,可以这样想:14可以分成10和4,10-9=1,1+4=5,所以14-9=10+4-9=10-9+4=5.
练习2 16-8=12-3=11-4=15-7=
例3计算2+7+8=16-7-6=
解计算2+7+8时,可以把7与8交换的加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所以2+7+8=2+8+7=10+7=17
计算16-7-6时,可以把16-6=10,然后再减去7,使计算简便。16-7-6=16-6-7=10-7=3
练习3 1+8+9=4+2+8=14-8-4=11-2-1=
例4 62+27-32+23=28+36+24+12=
解62+27-32+23 28+36+24+12
=(62-32)+(27+23)=(28+12)+(36+24)
=30+50=80=40+60=100
练习4 63+27-23+33
例5 34-30+44-40+64-60=
解仔细观察34-30=4,44-40=4,64-60=4,所以
34-30+44-40+64-60
=(34-30)+(44-40)+(64-60)
=4+4+4
=12
练习5 6-5+4-3+2-1 100-99+98-97+96-95+94-93
例6 1+3+5+7+9=1+2+3+4+5+6+7+8+9=
解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1+2+3+4+5+6+7+8+9
=(1+9)+(2+8)+(3+7)+(4+6)+5
=10+10+10+10+5
=45
练习6 2+4+6+8+10 2+7+3+5+8
三.达标测试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有快又好.
9+4=10-9=
8+18=23-18=
75+26=12-8=
2、口算下面各题.
2+5+5=16-4-6=
28+14+12=37-15-7=
3、计算:
30+68-18+20 28+5+32+25 4、计算:
96-95+94-93+92-91 5、计算:
5+4+9+5+6+1 4+19+21+16+28+12
四.家庭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7+9=14+23+6=
25-3-5=81-7+9=
2、计算:
34-30+24-20+48-44 3、计算:
4+6+8+10+12+14+16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3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39;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情分析】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Alen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Alen,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Alen听。
四、体会赵州桥“坚固”的设计特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看图片,直观感受。
2、“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自豪和骄傲。
3、用自豪和骄傲的感情,把赵州桥的坚固读给Alen听。
五、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1、段首“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及其作用。
2、哪些图案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读一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图案。
3、小组互读,用手势表演你最喜欢的图案。
4、该段前两句与后半部分的关系:总分关系。
5、因美而背诵,根据提示背给Alen听。
6、感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小结与训练
1、这节课我们带Alen感受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也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叫做“先总写,后分写”,请大家根据提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
2、交流展示。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可能性的事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做出判断性的表述,并能简单说明理由。
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对一些事情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并恰当的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转硬币
1、印有一元的这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这面是反面。(转硬币)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2、先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再转硬币。
总结:也就是说在硬币转动之前,我们只能猜测,转动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摸棋
1、把红棋全部放入一个盒中。请问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
2、那如果再请同学摸会是什么颜色的?
3、把三种颜色的棋放到盒中,这次还一定会摸出红棋吗?猜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学生实际摸摸看。
4、总结:在这个盒子中装有三种颜色的棋。摸的时候,可能摸出一个红棋,可能摸出一个黄棋,也可能摸出一个绿棋。我们只能用可能描述这件事情。
5、请问在这个盒子中摸到紫棋吗?(因为没有紫色的棋,所以不可能摸到紫色的棋)。
6、小精灵带来三个杯子。提出三个问题。
三、书上例2
要求: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勾,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圆圈,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叉。
四、巩固练习
书后练习题,小卷,游戏。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行为的区别,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
“小猪推车”游戏
教学步骤:
1、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对准前面10米远的“果园”排成四路纵队。
2、游戏开始时,第1位同学双手撑地,第2为同学抱住第1位同学的双腿,推向果园。
3、推到后,第2位同学返回,第三位同学抱住第2位同学双腿推向果园。
4、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完成为止,先完成的.组为胜利。
5、要求学生回答:怎样推比较快?
6、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种推车快?
结论:本案例通过“小猪推车”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是集体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6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品读:“全年”
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品读“整个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7
2021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题班会教案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题班会,欢迎阅读。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题班会教案(一)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认清缺点,才可以自救。”由此请同学们借着以下几个事例先反思下中国人的行为和你们自己的各项行为,是否你们也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请看以下事例:事例1、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事例2、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
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这里有学生指出卫生状况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卫生良好意识。比如:日常的维护与保持(新举措)垃圾桶(1)由最后一排两位学生监督同学们放置垃圾。如有不当行为公告于前面的小黑板。(2)垃圾袋满了由负责收拾垃圾的同学及时清理,最少早晚各一次。(3)垃圾桶盖子早晚要擦洗一次。(4)日间卫生小整顿午休预备铃响后,每个同学把自己座位周边的地方清理好。确保地面的整洁。(5)晚自习结束后,每个同学也做好自己周边的卫生。并摆放好桌椅。只有卫生的加强才能让我们有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部分。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行为习惯的表现优异,也能在学风建设中反映出来。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经常抓,抓经常。从平时的学生管理中我们都注意到:我们的不少学生存在着自觉学习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靠惯性学习、围绕考试学习、有逃课和抄袭作业的现象,课余时间利用率差等等。针对这种种行为,你有什么好建议去改善这些情况呢?
请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大学提一些建议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而后老师总结:首先,确立目标,循序渐进。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完成他,就得确立长远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起来。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所以,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心急,但一定要说到做到。例如,想背完1000个单词,可以分成多天来完成。今天背10个,明天背10个,日复一日,这样不仅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并且当你完成目标时,会品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其次,学会时刻自我约束。如果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放松要求,忘乎所以,那么没过多久丢掉的坏习惯又会重新回归。认识到听课做笔记的重要性后,就得一天不落的记下去;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了,就不能再找借口深陷其中;认识到自习课讲话会影响他人,那就踏踏实实的兀自学习。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愈发的接近。
总结:观念改变习惯,习惯积淀素养。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点点积素养,素养默默铸文明。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为结尾,说明人本来性情很相近,但由于行为习惯的偏差个性等都变化相差大了。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主题班会教案(二)
一、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让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塑造个人性格,营造良好班风,以及创造自我人生的重要性。
二、班会准备
1、培养两位能干的学生当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小品、收集好习惯故事及坏习惯的故事。
3、制作《学习习惯治疗卡》印发给学生课前填写。
4、准备背景音乐周杰伦钢琴曲《安静》及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三、班会形式
讲故事、小品等
四、班会过程
1、导入
班主任: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对我们初中生来说,养成好习惯尤为重要,它将影响你的一生。相信今天的主题班会《让好习惯伴我成长》会给同学们带来启示。下面有请主持人上台。
主持人:
(男):好习惯就像雏鹰的一对翅膀。(女):能让我们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男):好习惯就像海上的一艘航船。(女):能让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男):好习惯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女):能让小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合):《让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讲故事引主题
故事一: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了,直到长成了大象。长大的大象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它从不挣扎,竟乖乖地被这根小小的柱子,这截细细的链子拴住。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却是被什么拴住的呢?(习惯)
故事二:在国外,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百万富翁死了,死后他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乞丐,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新闻记者问道:“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猜一猜,乞丐会怎么回答?(乞丐的答案是“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却又在意料之中,这是他多年当乞丐养成的习惯,
已经改不过来了。这个乞丐有再多的钱,他也不会花,他的思维只围绕在乞讨这件事上。
结论:这两则故事让我们震撼,习惯的力量原来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命运就被掌握在其中了,所以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好习惯会帮助我们收获知识和智慧,成为开启我们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3、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习惯对人的影响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故事。
(1)、好习惯能帮助人们赢得宝贵的机遇。
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主设计师想:只有把飞船交给这样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说的是成功从好的习惯开始。
(2)、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这个故事,说明了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结论:纵观历史的发展,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就都是与他们的良好习惯分不开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一生热衷于体育运动,这使他能以充沛的精力完成不朽的巨著。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坚持每天清晨默读墙上的好词、佳句,为他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尔文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由此可见,名人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向他们学习,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养成好习惯,一定会成就我们的大梦想!
过渡: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一个坏的习惯,却可能遗祸一生。
坏习惯带来影响
(1)、《都是坏习惯惹得祸》
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
(2)、“小和尚的剃头刀”
古时候,寺庙里有位小和尚,在出家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出家后,师父和师兄弟们一直提醒他,可是他从不当回事,依然是“丢三落四”。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学一门手艺。于是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
师父告诉他:“你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练到能在冬瓜上施展各种剃头方法,再安排你去剃真人。”于是,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可是师父却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扎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个问题,着实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时,他仍然这样做;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一日,师父决定让小和尚给他剃头。小和尚毕恭毕敬地把师父的头刮得亮晶晶的。就在小师父剃完头,师父刚要开口鼓励他的时候,小和尚顺手就把剃刀扎在了师父的头上,可怜人脑不比冬瓜,这样一刀下去,后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过渡: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班中就有那么一些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说说我们的坏习惯
(1)、表演小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旁白)早晨,同学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读课文。
(小陈):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一边吃东西,一边随手把一团废纸丢向墙角。还没坐下来,就一个劲儿地翻旁边同学桌上的本子。
(小蔡):唉,你又迟到了。嗨!海!嗨!你在翻什么呀!
(小陈):数学作业做完了吗?(翻到,露出惊喜之色)借我抄一下(抄数学作业)。
(旁白)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在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记笔记,而小陈又在干什么呢?
(小蔡):专心听讲,不时地记着笔记。
(小陈):一会儿把书翻来翻去,一会儿玩手中的笔,一会儿和同桌讲话,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前俯后仰,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旁白)下课时间到。
(小蔡):喂,喂,下课了,你怎么啦?
(小陈):啊!昨晚看电视真过瘾!太困了。
(旁白)(下午三节课即将结束,小陈开始骚动不安,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挪动着椅子,弯腰半站,似乎想从后门口一跃而出,正在这时候铃声再次响起)
值日班长:哎,你又要跑了啊,地又不扫!
(小陈):我有急事……(小陈华甩头就跑)
(小蔡):唉!我又要一个人扫地了。
(2)、让学生讨论,说说班级存在的坏习惯
小组总结出存在的坏习惯并进行评论,反思。
看了刚才的小品,大家说说看,在小陈身上有哪些坏习惯?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
同学们讨论,根据多媒体出示课件举手回答:(1、乱丢垃圾;2、迟到;3、上课不能专心听讲;4、上课讲话;5、上课打瞌睡;6、上课讲做小动作;7、影响其他同学上课;8、抄袭作业等等。)
除上面这些不良习惯外,我们自己身上还存在哪些坏习惯?
小组讨论,每组指定一学生做好记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1、说话不文明;2、上课时故意引人发笑;3、老师讲课时随意插嘴;4、上课时吃东西;5、做错题没有及时改正;6、做了错事不虚心接受批评,强词夺理;7、对不文明行为不及时制止;8、不热爱劳动等等。)
(3)、交课前填写的《学习习惯治疗卡》
这些都是我们的坏习惯。接下来,每个同学拿出课前填写《学习习惯治疗卡》,看看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
学习习惯治疗卡
(填写此卡,尽量详细,针对具体的问题来解决)
年月日
姓名:
不良学习习惯:
怎样改进:
我邀请做我的评判人,提醒我要和坏习惯绝交。
一个星期后,我的表现怎样?
评判人给分:是不是表扬:评判人签名:
5、怎样克服坏习惯?
既然已找出坏习惯,我们就应该克服它?
专家给我们的建议:
坚持.(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21天)。
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重视别人的批评。
写名句贴在桌上警惕自己。
可以每天定下一个目标,时刻检查自己。
从家长,同学,老师中找一个监督者。
6、中学生必须培养哪些好习惯?
人格化好习惯的12指标——
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总结反思
中学生最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1.爱学习.2.爱劳动3.守纪律.4.懂礼貌.5.会感恩.
下面有请我们班班长来宣读班委会发出
倡议书
同学们:我们班委会发出如下倡议: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②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③两操动作有到位,精神状态有饱满。④讲文明懂礼貌,学会欣赏老师。⑤心中有他人,不自私,多为他人着想。⑥后进生有进步,不甘落后,奋起直追。⑦卫生有讲究,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⑧校规校纪有遵守,仪容仪表有规范。⑨劳动值日有积极,热爱生命懂感恩。⑩班级事情有人做,班级荣誉齐维护。
7、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俗话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都是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播种更多的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你们,茁壮成长!
8、班会结束
主持人:好习惯是花园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好习惯是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好习惯是乐章中用不断地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希望同学们能早日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取得人生的成功。好习惯可以成就未来,好习惯可以成就梦想,最后,请全班同学一起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在一片歌声中,甲乙主持人宣布《让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8
教学内容
1、游戏
2、广播体操(复习)
教学目标
1、完成学生从假期生活的放松状态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的转变
2、进行适量运动,调节身体机能
3、使学生融入到体育课中,充分体验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广播体操。难点是广播操的连贯性、动作到位。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同学们新年好!过完年回来,发现大家都变化很大的啊,又长高了,变的越来越漂亮了。新学期开始了,大家还记得我们这学期体育课的任务是什么吗?…对了,老师布置的体育课寒假作业大家完成的怎么样?我们可是有约定的哦,这节课老师可是要检查的。好了,我们先绕田径场跑2圈,先把体育课的感觉找回来吧!)
2、绕田径场跑2圈(教师带跑一圈)
二、基本部分
1、游戏——“龟兔赛跑”
oooooo
“兔子”
oooooo“乌龟”
游戏规则:将队伍分成2组(“兔子”组、“乌龟”组),每组再分成2队(如图站列)进行比赛。比赛时要求“兔子”双脚同时起跳,跳跃行进;“乌龟”则在海绵垫上爬行前进。比赛开始,“龟兔”双方在自己的场地内按照比赛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对面击拍队友的手后队友接下去继续比赛,自己则排到队伍的最后面,比赛依次进行。哪组最先完成(组内所有人各完成一次)哪组获胜。比赛实行3局2胜制。
注:比赛中出现违规的队员要回到起点重新进行比赛
A、进行练习2~3次(“龟兔”角色都进行尝试)
B、教学比赛
C、交换角色进行比赛
D、总结
教师活动:赛前进行爬跳的指导;比赛时做好裁判工作,给比赛双方加油鼓劲;赛后做好总结,奖励优胜、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2、广播体操(复习1~4节)
A、集合(接下去我们要进行寒假作业的检查了,我想大家都应该能完成吧!)
B、复习广播操1~4节
a、教师领做,学生跟做
b、领操员领做,学生跟做
c、分组练习
C、分散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
2、小结本次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大家表现的非常好,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家都很好的完成了。希望大家在这学期再接再厉,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操,争取在这学期的广播操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3、下课。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
2、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时,能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能抓住重点对课文进行理解。
体验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松鼠机灵可爱。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懂得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弄懂松鼠是怎样锲而不舍自己找落叶做巢,了解松鼠做巢的执着。
教学难点:在理解中体会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关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挂图,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神往。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夏日树梢上鸣唱不停的歌手——知了的演唱。看,在橡树间穿梭跳跃,机灵可爱的小松鼠已向我们走来。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有关松鼠的资料都行)
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生活习性。
3、松鼠的皮、毛的作用。
……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找规律,找异同点。
3、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4、全班交流。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开火车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经过。
那么,松鼠是怎样表演的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松鼠是怎样表演的?用笔勾画有关的词语。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或课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几种不同方式。
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5、指名读,教师相机评议指导朗读。
6、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松鼠的精彩表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观看松鼠做巢的本领。
二、学习课文3—9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我给了松鼠哪些帮助,结果如何?
方法:抓住我的做法及松鼠做巢两条线索学习,勾画重点词句批注写感受。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
“我”提供的帮助:帮松鼠找来了干树枝
提供人造棉
找来大床单
结果:
(1)松鼠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仍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2)他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
(3)想不到一切白费心机!它竟绕到别的树下叼来树叶。
……
抓重点词理解,感受我对松鼠的关爱,以及松鼠的执着。
4、学生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本文主要写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经过。作者通过认真的观察,再用笔墨记录了他观察的经过,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只只可爱执着的松鼠形象。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吧!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3、全班交流,相机点评指导:
(1)抓住动物的特点。
(2)表达自己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1、看松鼠做巢
表演 高空走树枝 无伞降落
提供帮助
做巢
松鼠 锲而不舍找落叶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0
教材分析:
《冬夜静悄悄》是人音版第八册的一首歌曲。本单元的歌曲围绕校园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一首表现校园的歌曲和一首赞美教师的歌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可爱的校园,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这首歌曲是两段体式结构的二声部的合唱歌曲。本节课我只进行主旋律声部的教学。歌曲的结束句运用了闭口哼唱的演唱方法,加深了结束句的印象。补充了言犹未尽的乐思,体现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这对同学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题材。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题,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把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做到了音乐课听觉视觉共享的整合效果。依据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及音乐认知、感受的特点,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引导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表现音乐、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在教学中我突显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体验探索这一主线,注重双基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感受等多种活动形式,循序渐进地学习,扎实地掌握歌曲,并能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深厚的情意。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象、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能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表演歌曲,张显个性化并能较好的处理歌曲情绪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景互动,激发兴趣
开课伊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我们校园的优美景色并配以解说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这个学校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做以铺垫,创设情景。通过播放录相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学习,体验师生情
学唱歌曲是本环节的重点。采用聆听感受体验三个环节循序渐进从而突破重点;注重聆听学唱、体现自主;引导处理情绪,表现歌曲;体验到师生间挚真挚纯的情感。
三、音乐感染,再现师生情
鼓励学生张显个性,选择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为歌曲编一段真实的故事,把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从而再现师生情,感受到师生间的那份浓浓的情感。
四、扩展延伸、延续师生情
渗透情感,升华情感,延续师生情。把本课的情感目标适时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音乐是情感艺术,教学应讲究情感性,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心灵深处情感的强烈共鸣,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1
【学生分析】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守纪律,自觉学习,关心班集体,喜欢帮助别人。但个别同学真是很好动,有的常不交作业,又撒谎,学习这篇课文,通过情感的交流。是很有必要。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我们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篇阅读课,授课时间:一课时。《好汉查理》这篇阅读课文通过一个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在相互帮助中查理改变了自己的弱点的故事,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一种表现。
【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⑴谈话揭题,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⑵小组讨论交流,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⑶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做个有礼貌,守信用的好学生。
⑵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外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查理发生思想变化的原因。
【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启发、质疑、和讨论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揭题
1、导语:
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2、读题:
“好汉查理”。
“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读书情况:
⑴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⑵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小组讨论交流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3、组长汇报: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⑴查理有哪些变化?
⑵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1、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2、教师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⑴“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⑵“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⑶“当然可以。”
⑷“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
在草地上玩。”
⑸“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3、小结:
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可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五、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1、引导谈话:
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等人有关。
3、学习了这个故事中的这些人物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体会人物的思想。
4、总结。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
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七、拓展练习
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32、好汉查理
帮助杰西(有礼貌守信用)
查理成为好汉
不再调皮、恶作剧
【教学流程图】
开始──引入新课──初读感知──讨论交流──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读悟交流──体会思想──扩展思维──结束。
教学反思:
1、成功:
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符合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文插图,使课文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更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符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了好词佳句,为日后的习作教学提供便利。创设情境,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了并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其中。很好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要求。
2、不足:
安排的时间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导致后面说说该向杰西、查理学习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得不够深入。按照预想这里应该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2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
师: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师: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
五、收拾整理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3
《望天门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诗句。
2、体会诗人在江上行船的所见、所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的大概意思,并能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背诵几首古诗,朗读几句诗人李白写的诗句,说说自己学习古诗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
唐代大诗人李白喜爱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来到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的天门山,面对眼前的景物,产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这种感受写下来,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首古诗。
3、出示诗题
4、读题,试讲诗题,并说明自己是怎样知道诗题意思的。
二、自读自悟诗句的大概意思。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默读思考,整体感知诗句的大概意思。
(1)重点理解“断、开、回、出”
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2)默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3)小组交流。
3、出示诗句,再请几个小组代表读一读,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点。
三、感情朗读。
1、指导朗读。
2、读过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再想一想,你的这种感受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
画好后,
再交流一下,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四、练习朗读并熟读成诵。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2、指名背诵。
五、布置作业
1、熟练的背诵《望天门山》。
2、把诗句默写在课文插图上。
3、课下自学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开
碧水回
青山出
孤帆来
教后记:
教学这首诗,通过让学生看图片,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感受到了李白诗的豪放。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了解《题西林壁》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弄懂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题西林壁》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总结。
教具准备:
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第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1、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介绍作者:苏轼
2、出示投影片,
读初《题西林壁》。
指名朗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释词句的意思。
(2)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着重指导以下词语:
岭,指连绵起伏的山岭。
峰,巍然耸立的险峰。
远近高低,讲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2、指名学生讲解全诗大意。(庐山从正面看,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
岭;从侧面看,是一道巍然耸立的
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那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
结合投影思考回答
结合这句话体会它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呢?(讨论发言)
(现实生活也是复杂的,如果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也旧象身在庐山之中一样,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不可能全面的
认识事物。
3、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
(1)说说写“缘”字要注意什么。
(2)书写生字。
三、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
2、预习《三峡之秋》。
板书设计:
横
高
远近
低
侧
后记:
《题西林壁》这首诗字面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我把重点应放在了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首先,看课件,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再联系画杨桃一课,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探讨这首诗的含义,采用采访的方法交流讨论的心得。
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么看?是只看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他的优点?还让学生举出其他事例,讨论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又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诗告诉人们什么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4
《慈母情深》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浅显易懂。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了解“语文导学”的要求上,放手让他们自主阅读学习。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并勾画出描写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想。然后组织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提出不懂得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文章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我补充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有了这一辅助资料,理解课文更深刻了,更加深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课文,从而实现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小学创意说课稿篇15
一、活动主题:
打开心扉,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为贯彻学校、学院精神,加强班级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强班内团结,消除学习生活中困惑,走出心理误区,帮助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班里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感受身边的乐趣,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三、活动对象:
20__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二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S教102
六、前期准备:
(1)班委讨论主题班会形式和内容。
(2)班长对班上同学遇到的普遍心理问题做分析讨论。
(3)收集相关材料。
(4)通知开会时间及地点。
七、活动流程:
(1)机械一班班长主持发言,并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2)班上同学发言,讲述自己在大学期间遇到的心理问题。
(3)全班同学分组讨论怎样处理在大学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4)机械二班班长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总结并提出具体建议。
(5)辅导员对本次班会做总结。
八、注意事项:
1、入场后所有同学保持安静,手机调至静音或者关机状态。
2、所有班委注意维持现场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