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

时间: 新华 小学说课稿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什么样的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春”“冬”“花”等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春风”“冬雪”“红花”等词语,两根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

2.能主动积累有关四季的词语。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其中7个生字能按照笔顺正确书写。掌握两种偏旁部首,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并学会书写。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拼音,结合生活场景和整体语境,引导学生将图中事物、词语的读音及意思与文字符号整合起来,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好。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朗读。学习并积累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2.学习生字,写好“春、冬、花”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新词卡片,实物展台,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四季》这篇课文吗?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识字1春夏秋冬)

3.(课件出示)谁能说说这四幅图是哪个季节的景物?看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哪儿美,起来说一说。

4.小朋友们,四季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识字1》。

二、指导看图,认识事物

1.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事物。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夏雨:夏天的雨是怎样的?(边打雷边下雨,又急又大)

秋霜:谁来说说“秋霜”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秋霜”吗?(下霜时,地上都是白白的一层,薄薄的小冰晶)

冬雪:“冬雪”大家比较熟悉,下雪时,我们都做些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雪)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课件出示)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春”的声母是ch,不要读成c,韵母是un,不要读成en;“霜、吹、池”的声母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

教师范读或领读。

(课件出示)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

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四季的特征,说一说花儿的颜色,草的颜色,鱼、鸟的有关的特征。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四、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风吹、冬雪飘、山花红”。(课件出示)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冬、花”。(板书:春冬花)

2.学习新偏旁。(课件出示)

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雨”的字多与雨水有关。指导写好偏旁“雨字头”和“双耳旁”。(板书:雨字头阝(双耳旁))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5.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春”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词串,背诵韵文,感受四季景色的美好。

2.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3.继续识写生字“入、风、飞、雪”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课件出示)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情景导读。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夏天来了,夏雨哗哗地下,秋天来了,秋霜覆盖了大地,一片凄冷、萧索的景象,冬天来了,天上飘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2.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季及大自然,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课件出示)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你仿佛来到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3.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二行:让学生知道这组是写春夏秋冬的气象特征,要读出春的优美,语声轻柔,夏的火热、急促,语速稍快,秋的凄冷、萧索,语速稍慢,冬的壮丽,语速稍慢。

(2)第二行、三行:让学生知道这组是描写第五幅图上的内容。要读出大自然的美妙:读出草的青青,花的红艳艳,鱼儿自由自在地游,鸟儿快活地飞。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开放课堂,语言实践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1.练习造句(课件出示)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其它四季的景色 图。(课件出示)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指名说,比赛说。

四、继续写字

1.(课件出示)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入、风、雪、飞。

让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教师范写,同学们书空。

2.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重点反馈“风”“飞”的笔顺。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交流写字方法和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入”“撇短捺长”居中写,“风”第二笔是横折斜勾,“飞”的第一笔是横折斜勾,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4.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5.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对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进行指导和督促。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四季分明,景色多么美丽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2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情分析】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Alen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Alen,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Alen听。

四、体会赵州桥“坚固”的设计特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看图片,直观感受。

2、“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自豪和骄傲。

3、用自豪和骄傲的感情,把赵州桥的坚固读给Alen听。

五、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1、段首“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及其作用。

2、哪些图案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读一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图案。

3、小组互读,用手势表演你最喜欢的图案。

4、该段前两句与后半部分的关系:总分关系。

5、因美而背诵,根据提示背给Alen听。

6、感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小结与训练

1、这节课我们带Alen感受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也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叫做“先总写,后分写”,请大家根据提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

2、交流展示。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熊、鹿、奶”等11个生字;会写“打、奶、种”等7个字,学习新部首“心字底”“走字旁”。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把语句语段读通顺,体会到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会用“……都……”进行说话写话。

教学难点:

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领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好动,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知,乐于表达,但持久性差,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他人影响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多、新,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学中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自己也要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讲诚信、善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图片展示、运用小黑板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教学中,优生能顺利地读通句子、段落,但在体会语感方面,教师应着重指导,后进生对读通句子、段落上都需要进行指导,于是我采用小组合作,让优生带动帮助后进生的方法进行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思想。

教学资源设计:

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设备实际情况,我除了用教材、教参外,我还准备了教学用的图片,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写有教学课后练习3的小黑板,写有课后第2题练习的纸条、胶布。

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我设计了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为了体会语感,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会用“……都……”进行说话写话,突出教学重点,我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话,然后把它读给大家听,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守信用”,我设计了作业:说一说自己或同学守信用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检查学生上节课学习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抽生读,并进行组词。

(2)复习部首“心”、“走”,抽生说出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

(3)每人说一个自己在上节课摘抄的最喜欢的词语。

2、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讲述自己身边守信用的人或事。

(2)设问:你想知道小熊和小鹿怎样守信用的好孩子吗?出示课题。粘贴小熊和小鹿的图片。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或语段读通顺。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4、讲读理解,体会语言,感受人文教育

(1)抽生读课文,看学生读的情况,教师适时进行评价、点拨。

(2)齐读:着重“人物”对话的指点。

(3)师生轮读,教师读一段,学生读一段,引导学生对“守信用”的具体感悟。

(4)齐读第一段,理解“小熊为什么乐得直打滚儿?”重点体会“美滋滋”这个词语,并让学生说出“ABB”式的词语。

(5)启发提问:“小熊为什么又不去奶奶家了?”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同桌说“小熊不去奶奶家的原因”。

(6)教师启发设问:“妈妈怎么和小熊商量的?”“小熊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2~8自然段,优生带动后进生读、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看学生完成的情况。)

(7)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语句,体会语感。“我不能去奶奶家了。”要读出惋惜的语气。“明天再去种树行吗?”是一种商量的语气。“不行,我答应过在家等他。”要读出态度坚决的语气。

(8)齐读第二至八自然段。(这部分是重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品读重点词句,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和阐述,让学生品味和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9)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妈妈说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你愿意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吗?为什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纸条: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学生回答,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5、齐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再次产生共鸣。

6、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出示小黑板(课后练习3),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教师巡视,写完后展示成果。

总结延伸: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你愿意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吗?把自己或同学守信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

小熊和小鹿

小熊(图片)答应种树

没去奶奶家

小鹿(图片)发烧,住院

让爸爸来说“对不起”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的重难点:

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有关于作者的资料、写有课文新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释词:“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慈母”呢?

学生动手查字典,然后指名回答。

3、阅读课文的导读部分,明确学习要求。

4、展示资料,简介作者

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二、检查预习,交流感受: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

2、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先自由读,再指名来读,再全班齐读)

3、重点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注意多音字“龟”在这里的读音)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动笔写在课本上)

5、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体印象)

过渡: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

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教师适当补充,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波浪线和横线分别画出)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的母亲

(结合板书,将重要词语填入括号内)

2、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3、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或古诗

提示:以前学过的那首古诗也是描写母爱的?(《游子吟》)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5

《出塞》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课时:一

课前游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古诗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

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辞》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资料一: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资料二:

凉州词 王之涣 凉州词(王翰)

黄河远上白云间,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片孤城万仞山. 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 醉卧沙场君莫笑,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

孤城遥望玉门关。 战罢沙场月色寒。

黄沙百战穿金甲, 城头铁鼓声犹震,

不破楼兰终不还。 匣里金刀血未干。

资料三:

出塞曲

台湾 席慕容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资料四: 《雄关赋》节选 峻青

啊!雄关!

这固若金汤的雄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在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在那些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上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上,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我相信:假若一旦我们的神圣的国土再一次遭受到异族入侵的话,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还有我们的现代花木兰,以及所有登临这雄关的公民,全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奔赴杀敌卫国的战场!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懂得“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训练因果句式。

【教学重点】

掌握“惊弓之鸟”的内容,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

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成语?

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到突破口

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靠)

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因果──先果后因

3、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

4、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

(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小结:通过朗读,我们理解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5、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

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_,就__________。

它一_________,伤口又______,就__________。

交流,出示板书:

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

6、下面,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一……就……拼命)

指名读,齐读。

7、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更羸说的第二句话是因果句式,其实,第二句与第三、四句话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由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师引读: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一使劲──(生)……

师引读: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生)……

师:那么,更羸是如何判断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呢?

师引读:因为更羸观察到──(生)它飞得慢……

师引读:他又分析到──(生)飞得慢……

师引读:最后更羸判断出──(生)它一听到弦响……

三、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这段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

(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3、指名读第5自然段,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

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

直:

⑴不弯曲;

⑵使直,把弯曲的伸开;

⑶爽快,坦率;

⑷一个劲儿地。

默读解释条,文中应取哪条解释,用手势告诉老师。齐读解释条。

5、这个“直”字,根据它的解释,对应了最后一段中的哪一个词?默读第八节。交流。(拼命)

老师请一个同学把这个解释代入“拼命”这个词来读这句话,体会含义。

四、朗读训练重点

1、师: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可魏王当时并不知道,他前后共说了几次话,请同学来读一读。指名朗读。

2、出示三句话: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疑惑地问,“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3、师:朗读对话要按照以下这四步来读句。出示朗读步骤:

(读好句子语气:一找提示语;二找标点;三找重音;四有感情地朗读。)

按照这个方法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句。

⑴我从这句话的提示语中找到____一词,这句句子要读出____语气。

⑵我从标点符号上知道这是一句____句,语气应(上扬,下降,平直)。

⑶我认为这句话中____应该读出重音。

⑷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样读____。

根据老师教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如何读好2、3句。

分别指名读。

4、齐读这三句话。

5、下面由老师和同学配合分角色朗读,老师做更羸,同学做魏王,要求去掉旁白,直接读说的话。

五、朗读总结

1、师:更羸怎么能听出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在书上第一节中找答案,指名读句。

出示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出示解释:

能手:是指对某一顶技术、某一种工作特别熟练,干得特别出色的人。

师:织布技术特别熟练,布织得特别好的人称“织布能手”,种菜特别出色的人称“种菜能手”,我们班的龚毅敏同学因为拉二胡拉得很好,所以是拉二胡能手。

出示句式:(我的__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

在你周围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也有不少能手。

请你用上“我的__因为……所以是什么能手”的句式来说话。

(下棋能手,跑步能手,写字能手,绘画能手……)

“射箭能手”是什么意思?“有名的射箭能手”又是什么意思?

(射箭的技术很高明的人就称“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的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

(师:正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打猎很有经验,因此他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能辨别出来它叫的声音很悲惨。)

2、分角色朗读课文(旁白,更羸,魏王),并思考:更羸真正的本领是什么?

3、交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事物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准确地判断事物。

六、引申

1、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就害怕,以为又有箭射来,拼命往高处逃命,可见这是一只──(生)惊弓之鸟(师指课题)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就是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2、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弦得响声;“之”就是“的”。“惊弓之鸟”是个成语,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特别害怕的人,说这种人成了惊弓之鸟。你们在电影、电视或者读过的故事里看到过这种人吗?

(师举例:有人打了败仗很恐慌,听到风吹草动以为是追兵来了,害怕得不得了,慌忙逃跑,这些人就是惊弓之鸟。)

(解放战争时期,反动派军队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一听说解放军来了,吓得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他们也是惊弓之鸟。)

(有的人被蛇咬过一次,以后看到草绳就害怕,成了惊弓之鸟。这种人是胆小鬼。)

3、师:说得对。有的人受过一次打击下次就害怕了。这种人必定胆小怕事,是不可取的。我们小朋友不应该学习这样的人。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等字,会读并理解......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式,提高......能力,体会......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共鸣;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例:《窃读记》

知识与技能:会写“窃、腋”等7个生字,会读并理解“窃、倾盆大雨”等14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初读

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画出感动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字词关:

范读朗读:教师/名家

交流汇报:记忆方法,解决途径

个别纠正:重点识记

指名朗读:共同评价

内容关: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讲授新课——析读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例:《触摸春天》

A.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加以说明。

(1)作者用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安静触摸春天?(动作描写)

(2)哪些动词体现出安静触摸春天的过程?(流畅、磕磕绊绊、慢慢、伸出、伸向)

“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换做是你,你做的到吗?为什么安静可以?

(3)一个盲女孩不是呆在家中,而是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穿梭,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女孩?

(4)文中哪个词语体现出安静触摸春天带给主人公“我”的震撼。(极其准确)

(5)试着读一读,体会应该用什么语气。

B.安静是怎么处理这只蝴蝶的呢?

(1)安静为什么放飞这只蝴蝶?(让蝴蝶回归自由,善良)

(2)那安静能看见这只飞走的蝴蝶吗?(看不见)

(3)那她为什么还要“仰起头来张望”。(用心感受)

(4)想象安静此时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向往、好奇、期待......)

(5)这说明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C.面对此情此景,身为主人公的我都做些什么?

(1)为什么说安静的心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她想象蝴蝶飞走的样子)

(2)我在看到安静抓蝴蝶和放蝴蝶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由惊讶到感动)

(3)从中你能感受到主人公“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4、讲授新课——品读

文章写的感人至深,你觉得是哪里写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对比、排比、首位照应、说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这首诗通俗易懂,却耐人寻味,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讨论主旨,联系现实——改写剧本,小组表演——分享经历,代表汇报——拓展阅读,对比感悟。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五、课堂小结

可以采用教师总结的方式,也可以用学生总结的方式。具体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选择。

六、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学科内:

识字写字——阅读培养——口语交际——写作练习

学科间:

语言——音乐美术——数学

行动类:

学科内:

(1)识字写字:摘抄喜欢的美词美句

(2)阅读培养:搜集......风俗习惯

(3)口语交际:将这篇文章复述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4)写作练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随作者一同进入......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学科间:

(1)语言:搜集词汇

(2)音乐美术:分享描绘......风光的歌曲和画作

行动类:

搜集各民族风俗习惯,小组合作办一份”......“为主题的板报。

七、板书设计

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板书要求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鞋子跑到树上的原因及要领,领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够恰当的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8课《树上的鞋》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上去呢?)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师:课文读完了,谁能用简短的3、5句话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指名复述3~5人,师恰当评价(说话有条有理,口齿清楚,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评价。)

二、分析理解课文

师:复述完了,同学们那么我们刚才的问题你有了答案了吗?

生回答:鞋里有一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鸟,小鸟把我的鞋当成了家,于是我就把我的鞋连同小鸟一起放在了树杈上。

师:那么小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小鸟送进窝里呢?有哪些原因呢?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勾出答案,然后读一读。

1树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导攀的写法)

2小鸟打蔫,时间紧迫。(第7自然段)

3小鸟只有躲在鞋里才会感到安全,它把鞋子当成了避风港。(第8自然段)

(每说一点教师指名读此段,读出作者的天真、朴实及小鸟的可怜。)

师: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叫做“依偎”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生可能说是“靠着”的意思。)

师: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过读课文的来体会“依偎”的意思吗?

(小鸟这时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边上才会感到些许安全,因此“依偎”不单只是靠着的意思,而是一种安全、幸福的靠着、挨着。

师:再读课文,看看课文里还出现过“依偎”这个词吗?(第13自然段)

指名读这句,体会依偎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师归纳:“依偎”是小鸟与小鸟妈妈和谐幸福的埃在一起。

师:你能不能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依偎”的感觉?指名用“依偎”说一句话。

(如:晚上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给我讲《灰姑娘的故事》。

三、小练笔

师:刚才咱们找了3个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鞋子挂到树叉上的理由,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你遇到一个无助的小鸟躲在你的脚边你会怎么做。

师:作者为什么没有把小鸟带回家,而是把它送还给小鸟妈妈?从这件事中体会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天真、善良、爱护小鸟)

师:作者把自己的鞋子奉献给了小年妈妈和小鸟而他只能光着一只脚回家。同学们相信一下回到家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写出来。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续编故事。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出几个吗?每个寓言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寓言故事,相信每个同学又有收获的。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两则寓言中提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谁?

板书:纪昌飞卫扁鹊蔡桓公

4、知名2位同学分度两则寓言,思考: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以上人物的特点?

5、交流并板书:

(勤学苦练)的纪昌(医术高明)的扁鹊

(堪称名师)的飞卫(固执己见)的蔡桓公

三、学习第一则寓言: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交流一:飞卫说的两处话

(1)指名读,想一想该怎么读?

(2)提示:你就是堪称名师的飞卫,该怎样对你的徒弟说话,而且要把你的要求说清楚,使对方听明白,并且又不失名士的这种谆谆教导。再次指明读,不行的话,老师范读

(3)说说你从飞卫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达到:比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要求。从而展开;那些本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游泳

(4)飞卫的要求“眼睛不要眨一眨”,飞卫仅仅是说眼睛不要眨一眨吗?到底还想说什么?

从而提升:飞卫的还告诉纪昌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3、交流二:纪昌的勤学苦练的两处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拓展:纪昌练习眼力的时候,还会怎样练习?想像说话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自由读,思:从那些字词看出纪昌的勤学苦练?

(2)交流: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3)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4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勤学苦练终于成功了,引读

5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下来?(小练笔)

三、总结提升

1、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2、说话: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丛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把句子画出来

2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

3交流一:课文的第二小节

(1)根据学生的交流形成板书:皮肤―――――体内

(2)皮肤上的病是扁鹊现在看到的,那发展到内这应该是―――扁鹊诊断的?

(3)扁鹊的诊断是正确吗?请你找出根据。

(4)从而引出扁鹊的几次话。特别要引出最后的话,多读几次。

4交流二:蔡桓公的固执己见

(1)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的固执己见,自由读

(2)交流并练习对话思:共几次于蔡桓公进行对话

(3)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注意:特别是“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呢?

交流受到的启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三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积累生字词,并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在学习过程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以及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许地山所赞美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

2、学习体会课文中揭示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课文的各种写作手法与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来上课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同学,他问了我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是什么?猜一种食物。

学生:花生。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作上标志。

(1)、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

①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字词的特点。

②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文生字词的理解以及认字技巧。

2、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把课文所讲的故事复述一次。

老师可先提问几位学生,其他的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发表,并让他们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次感知课文,划分课文段落大意。

学生在默读课文过程中,以“落花生”为线索,把课文分成几大段,并归纳出各段的大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可适当的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作上标志。

3、找出文章中作者兄弟姐妹们对花生的评价。

四、深化练习,归纳总结。

1、“自助餐”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居然”“成熟”“虽然……可是”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来造句。

2、这节课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中的几兄弟都将自己对花生的看法说出来了,它们分别是什么?(味美、榨油、便宜)

3、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五、作业:

1、好好地复习新的生字词,准备下节课的“组字游戏”。

2、回去后,再细读课文,把刚才不懂的句子弄懂,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组字游戏”:

要求:在每一组中,抽取两部分或者多个部分来组合成一个新字,每一组中新组合出来的两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词语。

规则:以个人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的同学要把组合出来的新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能正确地把词语读两次,才算回答正确。

(1)、氵窄由木(榨油)

(2)、亠了口冖一丁(亭子)

(3)、口付分口(吩咐)

(4)、木留艹连(榴莲)

(5)、?讠式云(尝试)

(6)、扌穴工穴乙(挖空)

游戏完毕后,全班同学齐读以上的词语两遍。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完成以下的表格。

作比较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高高地)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通过表格比较得出:花生是朴实的,默默地奉献的

2、再朗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

(1)、上一节课,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现在你们说说是哪些?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老师与学生共同对不懂的句子进行研究探讨,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重点解释难理解句子:

①、“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②、“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解决这些难题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最后,老师才作补充与总结。

3、在以上分析过的句子和表格,它们都是说花生好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刻道理,一个做人的道理,谁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埋头实干的人(如:花生),而不是一个贪慕虚荣,只讲外表的人(如:苹果、桃子)。

4、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篇文章突出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对花生的赞美,体现了爸爸希望我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三、拓展练习,课堂小结。

1、快速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是虽然(花生)埋在地里,而且它的样子也不好看,但还是(花生)最可贵。父亲也希望我们可以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那么,作者是借花生来比喻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并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作业。

放学后,每位同学动动手,找1~2个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鼓励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的新成果。

附: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

居然

成熟

自助餐练习

虽然……可是

(借物喻人)脚踏实地

花生

要做有用的人

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

埋头实干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紧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理物性。

3、体会说明的顺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

4、培养观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紧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性。

2、体会说明的顺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螺的生活环境,田螺的外形,田螺活动图。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 一课 时

一、整体感知,提取信息,看图复述。

1、接力朗读,感受文情文脉,明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

2、自由阅读,圈点批注重点。

3、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以下信息:

(1)作者是在哪儿发现田螺的?田螺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田螺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3)田螺初到“新家”以后是如何表现的?第二天又是如何表现的?

(4)田螺是怎样生殖后代的?

4、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1)田螺的“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这些奇妙的特点是如何发现的?

(3)“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作者通过坚持不懈地观察,发现田螺真的很奇妙。田螺的奇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奇妙:身体外有一个硬壳,硬壳口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2)生活习性奇妙:田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它在没有受到外来干扰时,会将身体从外壳里伸出来,并能沿着玻璃瓶爬到水面以上,身体紧紧地挨着水面。但是,一旦遇到干扰,它马上将自己的身体缩进硬壳内,并将硬壳的洞口盖得严严实实,落入水底,一动也不动。(3)生殖方式奇妙:不用产卵,可以直接生出小崽儿来。

5、看图复述,巩固知识。

(1)多媒体出示田螺外形、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产崽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对照课文熟悉内容。

(2)学生自由复述。

(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6、总结交流。

(1)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2)从“我”身上,你学到哪些科学精神?

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田螺是一种软体动物。体外有一个硬壳,硬壳口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当遇到不测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硬壳里,并用硬片将壳口严严实实地盖住。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沟里。田螺的这些特点都是“我”观察到的。由此可知,只要我们能学习“我”善于质疑,勤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一定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第 二课 时

一、研读赏析,品味语言,填表比较

1、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找出自己认为最生动有趣的语句、段落,同桌共同品读精彩语段。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段落?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学生在讨论研读中互相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2)赏析重点语段。

重点可放在“田螺外形”、“田螺默躺不动”、“田螺活了”、“田螺下崽”等语段。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师可点拨指导:

①描写田螺不同状态的语句。重点体会动词的准确与生动。

②表达“我”情感的语句。重点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动作描写。

③哪些语句体现出说明的准确性?哪些语句体现出描写的生动形象性?哪些语句体现出情感的真实性?

2、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3、求同此异,填写表格。

(1)再读课文,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将本文与《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交流,填写下表。

  课文题目

  表达形式

  说明方法

  语言风格

  结论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奇妙的田螺》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小结:两篇课文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都具有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的特点。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我国当代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3、过渡: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3、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课件展示十四种花,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3、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4、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接着来领略她月下的风采吧。

五、境中悟幻,启发写作

1、老师范读,你看到了什么?

2、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3、学习作者想象丰富

六、拓展延伸,深化感情

1、这么美妙的墨竹作者怎么能不喜欢呢?

2、自然界中,还有好多事物像墨竹那样值得赞美的,如青松、腊梅、荷花、仙人掌、小草、蜜蜂……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一、 揭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那么这“光荣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读读写写

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龛龇牙咧嘴心急如焚凶神恶煞

2、 组词

婉()陷()泼()冽()

豌()掐()跋()咧()

3、 多音字填空

干()馒头调()皮供()应

干()活调()查供()品

4、 思考填空

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

三、 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脉络。

1、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要求:快速地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 交流分段结果。

3、 按段意归并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 质疑问难

五、 课堂练习

1、 完成作业本2.3两题

2、 自由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有几个生字容易写错,如:跋豌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围绕课后练习第一题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儿童团员们沿着红军的路前进中克服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重点难点:

感受儿童团员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 紧抓重点词“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进行教学。

1、 指名朗读第一段。

2、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 齐读第三自然断。思考:本段有几句话?

4、 交流明确。

(1) 这是一个长句。先写看到的景象,接着写行动,再转折到今日的行动。

(2) 用“虽然……但是……所以……”说话。

(3) 防句练习

(4) 指导朗读

5、 默读4-6自然段,思考:

(1) 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2) 交流明确。

儿童团员(又饿又累又怕),饿了,就();累了,就(),怕了就()。

(3) 指导朗读,体会红小鬼的心情。

6、 齐读最后一段。

(1) 理解长句子的含义。

一是概括了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中,路途的劳累,生活的艰苦,时间之久,路途之远;二是反映了儿童团员的顽强精神,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

(2) 讨论“你们真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三、 学习“单元提示”

四、 课堂练习

完成作业本1、4。

课后小结:第三自然段这个复句能理解,但自己写就困难很大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本单元的“提示”,学习用给课题添加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根据课堂概括主要内容

一、 复习检查。

指名说“为什么说儿童团员是党教育出来的好少年?”

二、 小学“提示”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我们已经学过按段意归并法和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上堂课我们已经用段意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

1、 指名说主要内容。

2、 学习“提示”,明确方法,意义和步骤。

3、 操作。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

(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怎么做)

(结果)

4、 交流。

指名说——相互说——集体说——填写

三、 朗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课后小结:按要求填写主要内容行,不过组织成一句通顺的话就有点困难。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朋友”这个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中写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小事:冬冬因为胆小,读书害怕出错,受到几个同学的笑话,而丁丁却说出了冬冬的长处,并请老师再让冬冬读一遍,结果冬冬读得很好。课文表现了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友爱、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朋友、关心朋友的美德。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本课课文简短﹑浅显,学生读几遍就能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讨论交流,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阅读能力,懂得同学之间应该互助友爱、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读“读、胆”等14个生字,认识走之儿,会写“课、文”等7个字。

(2)在语言坏境中体会“再、又”的意思,理解积累词语“喜欢、勇气、响亮、鼓掌”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讨论问题,知道丁丁是怎样尊重和鼓励冬冬的,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查字表等方法读准字音。

(2)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引导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朋友之间的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勇于适时地给以赞扬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1)认字14个,认识走之儿,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丁丁是怎样尊重和鼓励冬冬的,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教法: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阅读理解法。

2、学法: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一定交了许多好朋友吧,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吗?你为什么选他做你的朋友?冬冬也有许多朋友,但是她通过一件事知道了丁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设计意图】由于本篇课文较平实,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所以学生可能对它不太感兴趣。于是我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最乐于回答的问题出发,引出要学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手指着课文,认真听。

2、喜欢这篇课文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读书时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可以想想老师刚才是怎么读的,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可以查查字表,还可以问同学、老师。

3、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听,遇到问题相互交流、解决。

4、小组间合作读。(学生根据自己意愿读给本组同学听,也可以读给其他组的同学听。)

5.汇报交流读。(谁读得最棒?你能把自己喜欢的&39;段落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给读的好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指导学生试读、同桌读、小组读、指名读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反复读的活动中,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同时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此外,我还利用学生互评、自评手段,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进行隐性的自我评价。奖励智慧星也能更加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动的水果卡通图)每个水果后面都藏着一个字娃娃,你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吗?(叫生读,读对奖励智慧星)

1.出示生字卡片,摘卡识字中贯穿自读、领读、“开火车”读、“找朋友”(用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集体交流识字好办法。

(1)你都记住了哪些字?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听。

(2)“读、课、请”这三个字与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言字旁的字?

3、找出有“再、又”的句子读一读。你能用“再”或“又”说一句话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小组合作“盖高楼”,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楼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识字卡片(生字砖)准备好,教师读哪个生字,学生就把“生字砖”贴在“楼”上,哪组先盖好,哪组就胜出。最后再齐读贴出的生字)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往往很枯燥,为达到识字的目标,我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了摘卡识字、“开火车”认读、“盖高楼”等游戏识字法,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识字游戏,个个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读书讨论,体会感悟。

小学说课稿语文例文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学生自由谈)今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小朋友们说的大不一样,大家想知道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教师设问使学生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4、去掉拼音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

(识字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识记,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小组内读文,说说兰兰都过了什么桥?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检验学生识字情况的同时,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并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推动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采用同桌互相评价写字效果,不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接读课文,互相说说兰兰过的桥分别有什么特点?

2、师生合作读文。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吗?(师读叙述部分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的话。)

3、出示第十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想一想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学生在合作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更深入的理解内容。)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画一画,画好后向同学们介绍。

(在展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当工程师,发挥想象力,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带、急”引导认读。

2、观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