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简易说课稿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小学简易说课稿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简易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以学致用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乐
学
善思办法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一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1.请同学们读《爱国将领邓世昌》和《古诗》两文章,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的情况,互帮互学。
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结合课文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说一说两课文的主要内容个是什么?
(2)学生汇报组内学习情况。
(3)学生汇报字词。
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屡中敌舰抢射慷慨激扬
爆炸致远捐躯挣脱热忱逃命顽强视线
(4)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5)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
(6)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组字谜和儿歌的形式来识记字型。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2
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学生是发展的人"等现代学生观看待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来感染学生。在课堂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也交流心灵对音乐的感受;在课下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使学生喜欢和你亲近,也是在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的途径。但在课堂生的热情还缺乏激情,投入角色的程度还不够,这有碍与学生进一步的交流,这也是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点,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课前准备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这都得益于我校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中使自己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才能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时效性,实用性强的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在集体教研活动和校推门课、研究课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在"四项精炼"、"三个反思"中形成了课前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的良好教学研究习惯。运用现代教学思想主动调整旧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教学目的;这次尝试,使学生获得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了解了更丰富的世界艺术遗产,为其今后享受音乐打好基础。
(二)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这首要得益于学生在音乐考察、研究活动中对学生较全面的评价和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闪光点及时、恰当的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地评价,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和学生的发言特点,有针对性、精心设计的评价,体现对音乐素养的提高,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提高;这样的评价将使学生从中受益。
在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全面,这堂课上也丧失了不少教育学生的有利时机,这种时机转瞬即失,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把握时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充满兴趣。
(三)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这对其终生享受音乐很有益,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有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如何使学生拥有一幅动听或自然的歌喉,让他们终生在使用音乐中感到快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体的发育期,声音变化将会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学生声音的训练;在与隋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训练学生轻声演唱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为学校合唱队输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声音训练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并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美的能力。在声音的训练中还可以从感性到理性的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术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经过自己的反思,使我对新课程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理解又进了一步,使课堂更具实效性。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3
教学理念:
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自主感悟。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并出示课题(2′)
1、出示荷花flash视频,音乐引入,学生如痴如醉地欣赏
师:欣赏到这一池一池的美丽荷花,你特别想做什么?
2、师: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绚丽的花朵上,却对花的叶、茎不大注意。俗话说,花红需要绿叶扶持,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荷叶的文章。(课件出示莲叶图)这一池青青的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课件出示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莲叶青青
指名读。(青是指颜色的碧绿。在这,作者用一个青不够,还连用两个青,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再齐读莲叶\青青)
二、整体阅读把握重点(3′)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向老师点头示意并马上坐好。
2、生用一两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板书“喜欢莲叶”、“剪叶治疮”。
3、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
三、品读2-4自然段,学习祖母喜爱莲叶部分,感悟祖母对莲叶的喜爱之情。(10′)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祖母在种荷、养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2、学生找出叙写祖母喜爱莲叶的内容(2---4自然段)
3、感受喜爱莲叶
a、理解:下面老师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祖母喜爱莲叶,对荷花下功夫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并用“当——时,祖母——”的句式来说说。
b、前后六人围成一个学习小组,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
c、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谈谈你的体会)
(1)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2)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4)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①当小荷叶长出一片小叶子时,孩子们都不当回事。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一片小叶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没有多好看。)
②看看图中的祖母,她却显得怎么样?(看图理解“一脸欣喜”。)
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祖母高兴的一脸欣喜?在这作者运用一个比喻句,体现祖母对荷叶的喜爱。
④当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子呱呱落地时,她会有怎么样的表现?自由再把祖母的这股高兴劲读出来。
⑤谁愿意跟大家读读这一句?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5)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你家里有没有做过类似事情的长辈?你觉得他们好吗?
小结:把一份快乐分给两个人,你得到的是两个人的快乐,而且,在别人心里你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喜爱的人。
4、(配乐)引读2―4自然段。请全班同学在音乐声中把刚才大家找出来祖母喜爱莲叶的句子读一读。
5、过渡:从荷花的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祖母确实是十分喜爱莲叶,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四、品析5-7自然段体会关爱(20′)
1、师:下面咱们再来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5-7自然段(大屏幕出示阅读提示,请生读)
(1)仔细阅读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认为同桌读的好给他点点头或者竖个大拇指表扬他。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
(1)请生读。
(2)谁能把丝丝地吸着冷气这个动作做一做?想想平日里我们什么时候会丝丝地吸着凉气?(减轻痛苦)现在祖母为什么也丝丝地吸着凉气,她痛吗?(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心疼)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评价学生读时可以说你让我体会到了这种心疼的感觉)
(4)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过渡: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
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
——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
——“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
——“咔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
——“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2)师:谁能把祖母当时给小孩剪荷的这种干脆的感觉读出来?(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还不够坚决还不够干脆。如果把那两个词读的再突出一些,效果一定会更好。请再读,就像他那样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谁来向他挑战)
(3)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4)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
a想象一下当荷叶一枝枝被剪走,荷叶缸里一片萧条是什么样子?出示一片萧条的荷叶图片,理解萧条。
b现在本该葱郁的荷叶缸却一片萧条,只剩下欲出的新芽和那些残枝破叶。演示:①家里人会怎样说?(祖母呀你一年的努力变成现在的样子,你不后悔吗?)②假如你是老太太,你会怎么说?③生疮的孩子母亲会怎么说?
c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假如祖母未曾剪荷叶,这还是一缸如往年一样茂盛的荷叶,祖母会用它做什么?(泡茶、做叫花鸡……)这真是一缸清凉,众人分享。
过渡:而此刻,面对这萧条的、毫无生机的荷叶,家里人都十分可惜,可祖母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痛心,她念念有词地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大屏幕出示)
(1)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__)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也可以了)(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2)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不在乎的感觉,“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指着板书:祖母十分爱莲,由令人吃惊的精心呵护,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祖母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乐于助人、关爱他人。板书: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师:我们常说,爱亲人容易,爱别人不容易。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人容易,但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人就不容易。祖母,她却把自己最喜欢的莲叶送给了不是亲人的邻里乡亲,这种大爱是多么不易呀!又是多么可敬呀!难怪她的孙儿在成年之后每每看到莲叶就心生感动。[板书:感动]
5、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多么像那青青的,美丽的、对人类浑身是宝的荷叶呀!在作者心中,祖母就是那青青莲叶,看到青青莲叶就仿佛看见了祖母。)
这种写法在协作方法上叫睹物思人。
五、学习写法拓展延伸(5′)
1、体会写法
“看到景色,产生了感情,作者说——”男生齐读第1自然段。
“回忆了那些事情,又回到这景色中,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说——”女生齐读第8自然段。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拓展延伸:同学们,祖母用荷叶来帮助别人,她自己感到了快乐,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你的感受又如何呢?(生说自己的事,谈感受)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出示一些图片)这是甘当革命的“傻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这是在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时,以血肉之躯为4名学生撑起“生命的支架”伟大的人民教师——谭千秋;这位是为地震灾区捐款万元的卖煤翁陆松芳……
孩子们,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爱就在身边》为题,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日记。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多媒体出示)
3、小结:但愿在座的每个人都做生活中的“青青莲叶”,多关爱他人,多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
29、莲叶青青
感动
喜欢莲叶剪叶治疮
(祖母)
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勾画莲叶)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4
《春雨的色彩》
内容简析:春雨美如画,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春雨是无色的,但却给人们带来了五彩的世界。课文用童趣的语言,让我们感知春雨把大地装扮的五彩缤纷。
设计思路:春雨贵如油,细如丝,柔似水,美如画。利用课件插图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看、读、演画中感悟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同学们,刚才的歌你们听过吗?今天呀,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歌曲,还带来了好听的音乐和童话故事。
3、放音乐:雨声、小鸟的叫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
4、配乐朗读《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老师课件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
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
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雨滴、水滴————
欢欢乐欢笑————
题题目数学题————
线纺线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勤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品析,感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处?
⑶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5、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⑵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⑶指导感情朗读。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交流欣赏: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谈感受:
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参加过什么劳动?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结。
通过说自己的实际劳动与感受,得到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参加的一次劳动的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6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课件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x位数,100是x位数,82是x位数。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个x;2在x位上,表示x个x。
(3)、36是由x个十和x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x;99里有x个十和x个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x、3769、70、x、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__○9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8
学习要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丁丁(zhēngzhēng)②鳊鱼(biān)
③寥阔(liáo)④梦寐(mèi)
2.解释词语
丁丁:伐木声。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3.填空
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本诗选自《预言》
二、检查导入:
1.导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情怀)。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明确: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二)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明确: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你能说说你经历过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能说出秋天的特点即可)
(三)品读课文,赏析诗歌优美的语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示例:
1.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仿照上面示例,赏析下列诗句。
1.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3.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4.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四、迁移提高
拓展阅读,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一)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其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秋景
(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提示: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积累有关秋天的诗句,开拓视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五、反馈检测
(一)基础知识检测
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伐木声丁丁(zhēng)地飘出幽谷。
○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jiù)叶的影子。
○3.轻轻摇着归泊(bó)的小桨。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肥硕:又大又饱满。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眼里。
梦寐:睡梦,梦中。
3.默写诗句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2.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二)阅读理解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
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生命幻想曲
顾城
让太阳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2.对诗中的隐喻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D)
A.以“瀑布”隐喻“阳光”,以“洗黑我的皮肤”隐喻阳光晒黑我的皮肤。
B.以“纤夫”隐喻“太阳”,以“绳索”隐喻“阳光”,纤夫“拉着我”隐喻太阳给了我光明。
C.“纤夫”背着“绳索”“拉着我”在逆流中前进,隐喻在险恶的环境中奋力前行。
D.以“皮肤”被“阳光”“洗黑”,隐喻种种曲折造成了心灵的创伤。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9
一、课题: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四课《Helpyourselves,please》
二、作者及工作单位:
杨琳
__小学
三、概述
本课进一步通过句型What’syourfavourite?谈论食物话题,学会请别人吃完东西的句型Helpyourself(tosome)用单数第三人称动词形式likes,wants等谈论他人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并熟练掌握“四会”单词:grapes,dates,fish,rice
2、掌握如何恰当运用“四会”句型Helpyourselves!Helpyourself(tosome)!来劝别人吃、喝东西。
3、进一步熟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制学校五年级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力不集中,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参与活动的热情高。学生对图片、动画之类的教学资源较感兴趣。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小组协作学习等策略,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教师讲授、小组交流、练习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四会”单词,能用所学对话劝别人吃、喝。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设计特色: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采用直观的图片、等形式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
3、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材
4、单词卡片和水彩笔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第三课对话,叫一些学生表演对话。
2、借助单词卡片复习表示水果、蔬菜、食物。饮料的单词,每次展示四个单词,其中一个不属于同一类,让学生认读单词,并说出不属于同一类的词来。
3、让学生说短语,复习可数名词单数和复数如:
一只樱桃acherry,
几颗樱桃cherries,
一个热狗ahotdog,
两个热狗twohotdogs,[]一根香肠asausage,
三根香肠threesausages等。用Thereisa,Therearetwo/some句型来复习这些名词。
4、复习不可数名词,让学生说出学过的单词的不可数名词:bread,milk,beef,beer,juice,soup,chicken,coke,chocolate等,让学生用Isthereany,Yesthereissome.No,thereisn’tany句型来复习这些单词。
(二)新授
1、介绍单词grape/grapes,date/dates,fish,rice: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多的食物名词,然后播放葡萄的幻灯片,教学agrape:一粒葡萄,somegrapes一些葡萄。领学生说句子:Therearegrapes.Therearenice.Ilikegrapes.Ihavegrapesfordeert使学生说熟练。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date,fish,rice告诉学生fish(鱼肉)和rice(米饭)是不可数名词,不能与a,two等词连用,在therebe句型中系动词用is.
2、放课本Learntosay部分的录音,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跟读。
3、讲解并教学Helpyourselves(tosome)和请你们/你随便吃/喝些吧!解释yourself你自已,youselves你们自已。领学生用各种食物替换,练习这一句型,如Helpyourselftosomefish!Helpyouselvestosomerice.Helpyourselvestosomedates.Helpyourselftosomegrapes.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空白卡片上写上新单词,与同桌互相认读单词,并用每一个单词造一个句子。
2、老师迅速出示单词卡片(包括以前学过的单词),学生迅速说句子:Helpyourselftosome反复练习。
3、情景设置:设计“广告”。先播放课件中的示例,让学生观看,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组,每人用水彩笔在一张纸上画一种食物,并为这种食物做“广告”,如:Doyoulikedates?Ihavesomedates.Theyareniceandsweet.Helpyourselftosomedates.可以先让几个学生做示范,然后大家再做,最后再叫一些学生展示自己的“广告”词。评出最佳绘画和最佳广告星,奖给红星予以表扬
4、做游戏:你能记住吗?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行三列的大表格,在小格中标上1到9的数字,然后在每格中贴一张食物图片,告诉学生,这是今天的晚饭,让学生观察一分钟后将所有的图片翻过去,问道:What’s
fordinner?看谁能记住所有的单词,学生说对一个,翻开一个,大家说:Helpyourselftosome
然后换一组单词,这种游戏既复习了单词,又锻炼了记忆力,尽量让举手的同学都试一试。
(四)课堂练习
1、Listen,use“T”or“F”tomatchthepicturesandsentencesyou’veheared.
2、Listenandcirclethecorrectpicture.
3、Choosethecorrectanswers.
4、Areyoureadyforsupper?pleasecompletethefollowingdialogue.
(五)作业
1、抄写并听写单词:grapes,dates,fish,rice
2、用Helpyouself/yourselvestosome造五个句子。
3、做《活动手册》第五题:画出三种你所喜欢的水果,再写出它们的名称。第六题:读一读,并连线。将食物图片和相应的句子描述连起来。
九、评价: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
(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1.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精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2.自我评价表:
我是这样评价自己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
单词学习表现能准确读、写、运用所学单词能准确读、写单词,基本会使用所学单词。能读准单词,基本会写、使用单词。
句子学习表现准确理解句子,并能熟练使用句子能理解句子,基本能使用句子基本会使用句子
对话练习表现能将所学句子应用到劝别人吃喝上能用所学句子劝别人吃喝基本会使用所学过的句子。
在小组中工作表现最出色较出色应付式
3.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
小组成员工作态度情况积极较积极应付式
小组成员完成工作过程迅速按时完成不能按时完成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过程有交流讨论有交流没有交流
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强较主动一般
4.教师评价:
评价我的学生A(优秀)B(良好)C(合格)选答
学生在单词学习中的表现能准确读、写、运用所学单词能准确读、写单词,基本会使用所学单词。能读准单词,基本会写、使用单词。
学生在句子学习中的表现准确理解句子,并能熟练使用句子能理解句子,基本能使用句子基本会使用句子
学生在对话练习学习中的表现能将所学句子应用到劝别人吃喝上能用所学句子劝别人吃喝基本会使用所学过的句子。
学生们分工合作情况分工明确,
合作有效有合作,但分工不尽合理分工合作不合理
5.课后反思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十、教学反思
上完本次课,我觉得学生基本可以应用到所学单词和句型,课堂效果较好,但是个别同学对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还不能够进行真实的情景对话,因此还需要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来巩固本课句型。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中了解掌握由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实写与想像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做到学以致用。
4、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深刻体会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香港全景)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城市。你知道它是哪吗?你又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师:我这里有一些香港的资料愿意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师:香港是东方的一颗明珠,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你们看:这里高楼林立,向世界展示着风彩;美丽的维多丽亚港湾在深深地追诉着它的百年沧桑;繁华的街市上车水马龙,阳光下的香港是迷人的。今天我们就一同去观赏夜的香港,走进香港之夜。(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香港的夜晚会是什么的景色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巴金先生带给我们的课文中去看一看。
1、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快速读文(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香港的夜晚怎样,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字表现出来。(板书:美)香港的夜真是有那么美吗?你是从哪些自然段中知道的?
三、品读感悟,以读悟情
1、指导学习课文第四自自然段。
(1)指名读:对面的香港是什么样的?说说对面的香港美在哪?
(2)师生配合分角色来读文。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老师读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读的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师:这里将天,海与对面的香港对比来写的,更让人觉得(太亮了。)
师:这时的香港是万颗星点的聚合。①“万颗星点”怎么样啊?②那么多的星点“聚合”在一起。“聚合”什么意思?③“万颗星点的聚合”是怎样的景像呢?为什么别的地方都是黑,单单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了呢?
2、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第5自然段
(2)香港为什么会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呢?①这里写星的山用了两句,说说如果去掉后面红色的一句好不好,为什么?(生交流见解)②师补充讲解:其实香港能成为“万颗星点的聚合”,成为“万丈光芒”的星山还有一个别的原因:香港面积不大可以说是一个弹丸之地,那里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十几层,几十层,上百层,很多都随着山势而建。这样的地势,这样的建筑,再加上这样多的星点一样的灯光,所以巴金爷爷眼中看到的香港就成了“万颗星点”的&39;聚合,成了一座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播放课件)师同时配音读第5自然段
生:现在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a、带着这种感受去边读边想像这一段文字用你的心去赞美这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b、谁想把这种感受用你的声音传递给大家听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试读———指读评议———齐读
(3)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一种山的气势,眼前好像出现了耀眼的光辉。
师:你看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读懂了“万颗星点的聚合”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办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更多的好词好句。
过渡:此时我们的心已经走进了文中。巴金爷爷在亲眼目睹这万颗星点的聚合的景象时,不禁浮想联翩,他都想到些什么呢?
3、第六自然段:
⑴生:小组合作边读边画想一想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汇报交流)
⑵“忘我”是什么意思。忘记自己,那想着什么呢?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师:你看作者在写景时加进了自己的想像,就把景物写活了。
⑶再去读一读这些想像的语句,边读边想像你就会感受到香港那繁荣的美。
5、第七、八自然段:
同学们的心已经深深地沉醉了,和作者一样牵挂着那座“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船还在行着,他们又到了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6、最后一段:
(1)过渡:船愈行愈远,走进群山,走进黑暗。爷爷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生默读这一段回答问题
(2)点拨:什么是幻景?
(3)这里为什么会觉得是一种幻景呢?
四、回顾全文总结文意
作者的朋友为什么会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五、欣赏回放深化感悟
过渡: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突然间有了一种想法,你们猜一猜看谁能当我的知音。谁也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不能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我却可以让同学们大饱眼福,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香港之夜。
一生读文其余欣赏画面。
六、教师总结:
这是巴金先生在1933年写的文章,事过境迁,时隔74年之后,如今的香港已经不再孤单,他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里的夜依然那么美,灯依然那么亮。不!是更美,更亮了,那里如今演奏的是一首幸福的、充满生机的乐曲。
七、《香港之夜》教学反思
《香港之夜》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当中的第10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悟香港之夜的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的语言美。围绕着这个目标,我本着找到美,读出美,想象美,感受美,这一线索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第一部分让学生们直插重点段落,找到美,学生们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到灯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浓厚的感情再次读文的时候,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美。在第二环节想象美当中,我设计了想、说、感受、读、写这样的步骤,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模仿灯的动作的这个环节,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进入了情境。最后的环节我引领着学生们走进情境,学生们身临其境,达到了和作者一起悲喜的境界,水到渠成的面对画面背诵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达到了我预测中的三个目标;
1、引领者学生们达到了朗读的高峰
2、引领者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们学习到了融情入景的写作方法。
4、在教学句子的修辞方面放手过大,没有把比喻的重点句子找到,具体让学生来说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导致在最后总结:有几个星的山的时候学生回答存在困难。
5、没有做到完全预测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当我让学生对着画面背出自己的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者词语的时候,由于担心学生背不下来,所以只是提问了几个学生而匆忙地结束,当我课后了解到有很多同学已经能够背下整段话后,真是追悔莫及。这让我想起了白校长的一句话:“你只背了你自己,你背学生了吗?”
6、在体会作者心情的这个环节中,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而是出现了和学生抢答的局面,其实通过课前的充分地预习,以及课中的层层铺垫,学生有能力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总结出来,即使和我预设的不完全一样,也能锻炼他们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我迫不及待地抛出“如梦如幻”限制住了学生思维,是不可取的。
我觉得语文教学就像巴金所写的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们喜欢语文这是神,而学习方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只有引领着学生们走进来,他们才会学习,这可能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而我却相差的太远了,而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会用我们的信心和努力,让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些,最后用我们语文共同体的口号来结束我的反思:“那就是让过程更加完美,让结局不留遗憾。”我会努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多一些完美,少留一些遗憾。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借助实际问题体会、认识乘法乘法律。
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算式。
预设过程
一、引入
1、学校要买25副乒乓球,每个乒乓球4元,每个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
2、理解题意
二、探新
1、学生独自列式
2、小组交流想法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5×(4+9)=25×4+25×9=325
25×(4+9)=25×4+25×9
指名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4+9)×25=4×25+9×25=325
(4+9)×25=4×25+9×25
4、改题:如果改为买45副,你又可以怎样算?
45×(4+9)=45×4+45×9
(4+9)×45=4×45+9×45
5、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这几题,
6、你们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都是两个数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不同点:算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联系:算式左边和算式右边有什么联系?
6、举例:这样的算式你能再举出一些吗?
7、概括:你们能把上面的规律概括成一句话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c+b×c
a×(b+c)=a×b+a×c
8、质疑:还有什么问题?
三、巩固
1、做一做
判断并说明理由
2、第5题: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第6题
103×1220×5524×20525×24
四、: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口算
2、作业本
3、寻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P15
口算训练P16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在第一个班上课,我是运用以上的情境情境进行教学,但是题意不是很清楚,学生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许多时间,而后面探究规律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根据情境列式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习题,再让学生相关的规律,但是这样下来感觉学生学得非常被动,对规律的概括非常困难,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就做了如下的调整:情境改为学校要买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裤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这样的情境比较清晰,学生列出算式后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1:我觉得这样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这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生2:是呀,一个数好像是公共财产,都是它们共有的。
这样学生对这个因数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也觉得比较有意思。再让学生举例,举例时再让学生说明这样写的理由,这样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轻松。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
3、了解我国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钟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课件出示,题略)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
生:……(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一问题。
2、学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8分钟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赵一曼,知道赵一曼的感人事迹。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牢记国耻,发愤学习,勇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用聪明才智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有无数的抗日英雄在誓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她是众多抗日英雄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四)赵一曼”(教师板书)
二、体验交流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教师出示赵一曼的照片和简介。
2、赵一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由于我们手中没有教材,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他的事迹,一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把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交流资料。
4、各组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5、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这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赵一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出示课间)
6、赵一曼不仅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在他的孩子宁儿只有一岁大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到异地参加革命去了,但是他的心永远牵挂着她的宁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7年没有相见的孩子宁儿,他在临终前给宁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课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教师朗读信的内容。
这张照片是赵一曼和儿子的照片,赵一曼是多么想再见一见自己可爱的宁儿啊!我相信宁儿同样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同学们,如果你是宁儿,现在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三、激发感情,延伸感受
在我们今天和平的年代里,人们不会忘记你,哈尔滨不会忘记你,共和国不会忘记你,虽然现在不再有硝烟、不再有战场,但我们不应忘记国耻,为了民族的富强、为了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永远记住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打一仗胜仗!
小学简易说课稿篇1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一组民组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3、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二、教学重点: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2、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对于理解歌词中“跳呀跳呀,不来跳舞脚会疼。”和“跳呀跳呀,不来跳舞头会疼”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活动
(一)模仿节奏
1、听听老师用乐器演奏的节奏,说说乐器的名称
2、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
3、板书
(二)、介绍瑶族的“盘王节”
(三)、学儿歌
1、师示范
2、师带读
3、生自渎
4、用乐器伴奏
(四)、表演“跳盘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你能不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吗?
2、“在56个民族里,有一个民族名字叫“哈尼族”,这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给我们唱歌,我们听听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弹琴,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
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三、欣赏乐曲:《小金凤》
四、介绍乐曲
1、说说你听后的感觉
2、用你喜欢的颜色表现你的心情
五、再听乐曲《小金凤》
1、听听乐曲,和老师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2、按书中的提示表演
六、表演壮族舞蹈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同他去”
1、讲规则
2、学儿歌“同他去”
3、唱儿歌
4、玩游戏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捉猫猫开课,并播放歌曲《捉猫猫》的音乐伴奏。
2、师以儿歌的形式读歌词,生跟读,并穿插在游戏中。
3、完整的读歌词,师打节拍
4、揭题《捉猫猫》
5、师范唱——请小朋友仔细听,说说你听后心情怎样?
6、师简要说说歌曲的情绪
7、生跟音乐默唱
8、跟音乐轻声唱
9、跟师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师指导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处
10、指导唱好歌曲结束后的两个休止符的休止时值,空两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乐伴奏唱
第六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音乐知识
1、复习歌曲中的“嚯嚯”,边打节拍边念,师出示“_”
2、游戏:请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节奏型__,请生跟老师打节奏。
3、模仿大钟的声音,“_—”,师拍手引导,生跟打节奏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