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怎么写好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品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2、学会做简单的批注。
3、掌握本课的4个生词。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想象场景,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准备:
《爱的奉献》的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从生活中感悟什么是传统。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下一个花店的传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检查预习的情况。
2人小组检查朗读,生字的认读。素描、承受、妥协、和颜悦色、孤寂、异想天开
3、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汇报交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边读边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写己的体会。
四、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风湿性心脏病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花店的传统,体会了母女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母女之情与人间之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母女情深。
1、自由读课文,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地方,谈一谈,说一说。
2、4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3、汇报交流。
(1)母亲节到了……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位陌生女孩,她手拿一大束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女孩是不是走错门了,女孩甜甜地笑了,把鲜花送进母亲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为母亲掩上门。
女儿倾尽自己的`所能也要为母亲留下一份寄托和安慰,多么懂事的女儿。
(2)天色已经黄昏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匆匆的扒了几口饭便睡了。夜里,母亲听到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地。
女儿为了回报母亲,愿意付己的一切。女儿的呻吟声痛在母亲的心上,多么让人感动的母女之情。
(3)……女儿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作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你画像,我需要你的五毛钱……
女儿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愿望。用自己的劳动换一点报酬,这样才是留给母亲的回报,多么良苦的用心啊!
(4)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十六七岁的较弱的女孩手持画具,坐在小凳上期待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引导学生想象,升华认识。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有体会母女情到人间情。
1、启发想象,体会花店传统的由来。
想象女儿到花店订花的情景。
2、学生自由结组交流。
3、交流汇报
四、再现,配乐朗读
学生准备表演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母女情情深似海
13、花店的传统爱让世界更美好
人间情感人至深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
预设: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儿得活。
五、咬文嚼字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课文只用了30个字就把故事讲明白了。我们一起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1.逐字逐句翻译,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读一读课文,试着翻译成现代汉语。
预设:
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并没入水中。其他小孩(见出了事情)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打破,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子便得救了。
3.再读课文,说一说小组讨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在哪里?重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预设:文言文精炼简短、概括力强。体会文言文的语序有所不同。例如:
“群儿戏于庭”这句话我们的翻译是:“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并不像课文中的语序一样直接翻译为“一群儿童玩耍在庭院里”。
六、走近人物
1.危急时刻其他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读这句话,说一说:大家是怎样做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了解作者用众人来衬托司马光的衬托手法。
2.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对朋友不离不弃,遇事临危不乱,机智勇敢。
七、能说会道
1.如果你在现场,可能会怎么做?
2.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么样?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交流。
3.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伙伴,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据说那个被救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此人在宋史上没有记载,或许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历史贡献。但他成年之后,对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却铭记于心,后来上官尚光移居到他地,特意在其住所之内,建造了一座庭院来感念司马光儿时的救命之恩,并且建立碑文来铭记这段史实。后来人们都叫这座亭子为“感恩亭”。
八、学写汉字
课文同学们学得真好,这么好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了下来,就是因为它被载入了史册,让我们认真写字,以后用自己优美的文字来表现故事吧!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
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
执笔:三指执笔,指实掌虚,用笔灵活。
书写目标: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跌、登、庭、司、持、弃、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登”的上部的笔顺要注意。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
5.背诵课文,用生字填空。
群儿戏于____,一儿____瓮,足____没水中。____皆____去,光____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九、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神童故事有很多,说一说你知道的故事。
预设:曹冲称象的故事、王戎识李的故事等。
十、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司马光》”,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参{ 横{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uǎ(鸡爪) gàn(干部)
爪{ 干{
zhǎo(爪牙) gān(干净)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6.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完成练习(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长________,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只有一个________,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还各有________,这种设计,在建桥是_________,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又减轻了_________,节省了__________。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2.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不但......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4.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4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6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出塞》诗,并默写《出塞》诗;
2.通过反复对诗歌进行欣赏,感受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经典的无穷魅力,增强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鉴赏,感受当时戍边将士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培养辩证的历史态度,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重点:目标2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或诗歌卡片)
学习过程:
一、赏“月”
1.谈话:自古以来,喝酒的人喜欢借酒浇愁,而作诗的人喜欢“借月抒情”。看以下这几句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谈话:以上的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中都描写了月亮。现代的诗人们也喜欢在诗歌中描写月亮,而且还谱了曲,唱成了歌。歌星胡彦斌唱过一首歌叫《秦时明月》,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出示歌词:“望明月\心悲凉\千古恨\轮回尝”)。引导学生想象歌词中的意境,并有感情朗读这句歌词。
二、读诗
1.谈话:今天我们来赏另外一轮明月,那就是刚才提到的曾被贬官到贵州隆里的王昌龄笔下的明月。请把书翻到49页,读一读王昌龄的《出塞》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清爽了为止。
2.朗读:①指明读,并正音;②师生合作朗读(先由生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师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然后调换顺序再合作读);③生齐读,强调要读准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提问: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让学生将他们想到的词语写在课文旁边)
3.初次感悟诗歌内容
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前之后创造出的时空交织的广阔的想象空间。
②引导学生想象王昌龄在月下想到了什么,把想到的说一说。
③带着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
4.走近李广
①谈话:由于千百年来的边疆战乱给人民造成了无比巨大的痛苦,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能止息边乱的人来,他就是汉代名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将军。
②简介李广生平,学习和朗读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的结束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引出蔡琴演唱的《出塞曲》中的歌词——“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壮\骑马荣归故乡。”引导学生欣赏、朗读。
5.再次感悟诗歌内容
①引导学生领悟“秦时”与“汉时”加在“月”和“关”前之后,“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仅是当时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的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共同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因为它写出了历史的普遍悲剧,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声,人们从他的这首诗获得了感情共鸣——这正是这首诗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带着新感悟到的感觉朗读诗歌。
三、总结
同学们,李广将军连同他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王昌龄的时代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几千年的风霜,如今终于步上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道路。我们的边关不再烽火连连,我们的战士也不再万里不归,但是大家要看到,在我们繁荣、稳定的背后还是隐藏着非常巨大的战争危机的,只要我们稍作松懈,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夺关占土,将我们重新推入战争的海洋。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是不可能再寄希望于李广了,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座的各位,祖国以后的天空就要靠你们来支撑了。李宇春凭着一首歌获得了湖南卫视百度娱乐沸点2008年度盘点的最人气偶像奖,这首歌的名字叫《少年中国》,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所以,希望各位,好好努力,你们就是祖国将来千千万万的李广啊!
同学们,我们今天破天荒在大白天赏了一回月。这些月有张九龄笔下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笔下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王安石笔下的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杜甫笔下的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有李白笔下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然还有王昌龄笔下的月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同学们,这些描写月亮的诗篇,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留给我们的文化!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经典好好诵读,可以将这些文化好好传承、好好地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历史悲剧
│ │ │
_________________
时空交织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共同愿望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39;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
教学难点:
对文章段意的概括。
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
(教师举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等)
3、教师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我们学了课文就一定知道了。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
1、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1)看清生字,会读生字。
(2)划出带生字的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齐读新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可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第1、2小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8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乐园
教学重点:
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
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9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课题,理清思路
简介作者生平,理清课文线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书课题,提问题:落花生是事物,以它为题,可以有几种写法?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介绍花生生长周期,特点,描述花生形状、用途等的说明文;可以落花生为线索,通过写事,来揭示某一种道理。
②介绍作者。
二、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来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开辟(p@)榨(zh4)油爱慕(m))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在课文中理解词义;通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和常用词语。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①投影出示生字、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常用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说说容易错的字,区别:辟与僻;慕与暮、幕、墓。
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④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读后说说哪个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
四、指名读课文,把握段意,明了重点
概括段意:
①我们姐弟几个在我家后园的半亩空地上种花生,几个月后居然收获了。
②收获节上,父亲与我们一起谈花生的好处,使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
2.做填空练习。(课后练习1)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喜欢)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啊?(不是)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我们种花生,过收获节的事)(板书:种花生,过收获节。)
二、朗读提问
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看课文种花生和过收获节两部分内容,哪一部分是详写?学生读后回答。(过收获节是详写,是重点。)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2.回答问题:回答1后,读书上的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①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②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
3.回答: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谈花生)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板书: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见课后)。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外,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中心思想。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五、总结深化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2.大家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六、作业
①造句;
②听写词语;
③抄写句子。(课后练习3)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落花生》教学设计十一,落花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课文,将视频传送至班级微信群,布置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视频。
【媒体应用说明:本环节教师通过微信收集课前相关的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环节提前到课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追逐一场水的盛宴。
板书:观潮(指导书写“潮”)
(齐读课题。)
【运用希沃中的汉字功能学习“潮”。】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
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
出示学生预习时的朗读视频,引导学生认真听,运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点评。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
依旧笼罩薄雾蒙蒙霎时横贯恢复
(3)检查多音字情况
【运用希沃动画功能,色差功能检查生字词。】
(4)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
相机出示思维导图: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5)游戏: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运用希沃课堂活动中的超级游戏,进行辨认。】
三、朗读感悟、发展语言
1、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呢?
2、自由练读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潮水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把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学生练读。)
3、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依次出现课件内容:
出示课件内容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闷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板书:闷雷滚动
【运用音频,让学生听听闷雷的声音,感受潮来时的声音之大。】
作者用“闷雷滚动”形容潮水的声音,真是太形象了。我们一起读出大潮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雄伟气势。(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内容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东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人们是怎样沸腾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看看。
(学生用欢呼、尖叫等各种声音来表示。)
板书:一条白线
这就是沸腾,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能形容这种场面,能找到吗?
能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吗?
指名读,齐读。
出示课件内容三: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板书:横贯江面
【让学生展开想象,在黑板上拖曳图片,感受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的过程,相机理解“横贯”。】
读出这种感觉来。
出示课件内容四: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条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你从这句话中又感受到了什么?两丈多高优多高?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
板书:白色城墙
分男女比赛读。
出示课件内容五: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
板书: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喜欢这句话的举手。老师也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要读好它还真不容易,下面我们大家再准备准备,待会来比比赛,看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指名读,评价鼓励。
师:你为何把山崩地裂读得那么重呢?
生:因为这体现了潮声很大。
师: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战马。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读?(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这壮观的景象吧!(生齐读)
师:你们入情入境的朗读让我仿佛(播)看见了这白浪翻滚飞奔而来的情景,听见了这千军万马奔腾的声音(播放声音)。那一浪推一浪的样子(播),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那气势活像千军万马发动进攻时,马不停蹄、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情景。(理解齐头并进)
师:你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4、出示钱塘江大潮视频,边看边想,你想起了课文中那句描写潮水的句子。
这样壮观的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呢?
【运用动画功能,放大镜功能,明白潮水形成的原因。】
5、练习背诵:
这么优美的词句,这么精彩的段落,你们愿意将它背下来吗?
你可以根据板书背诵,也可以根据这些表示描写顺序的提示语来背诵,老师还可以提供录像帮助你背诵……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根据录像背诵。
6、提示语练习背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顿时()。过了一会儿,()。那条白线()。再近些,()。浪头越来越近,();那声音()。
【运用图层,进行提示背诵。】
四、拓展作业
1、把潮来时的景象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有关钱塘江的文章、图片,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3、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怨如诉”、“铮铮作响”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题引言,揭示课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欣喜、感动,甚至悲伤、失望,为什么它们能让我们产生这么丰富的情感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有魅力,在我们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散发出持久的魅力,拨动一代代人的心弦,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直接以魅力为题,向我们展现出什么魅力呢?
板书课题:魅力
二、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读题后提问:是什么样的魅力?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1)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可自由发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结:这篇文章是写了卡佳随父亲第一次上剧院看戏的经过,写出了看戏过程中卡佳心情变化的故事。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课文层次。
看戏之前→观看演出→演出结束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1~15自然段,思考:在演出前,卡佳的心情怎样?并在相关的语句上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
——从“早上起”、“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点钟”、“在开演前一个小时”、“第一个走进剧院大厅”这一连串的时间句子,表现出卡佳等待演出的焦急心情。
——除此之外,通过“踱来踱去”、“庄重”、“严肃”、“焦急”、“怯生生”等神情和一些杞人忧天的言语,可以看出卡佳对演出充满期待的心情。
3、师问:那么,卡佳为什么这样既焦急又期待呢?
——因为她看过剧本原著,是原著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她,这就是——魅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卡佳在看戏之前那种焦急而又期待的心情,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在观看演出时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这一部分,思想:在演出过程中,卡佳有什么表现?
勾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交流后小结卡佳的表现。①灯光熄灭,专注观看;②幕间休息,忧郁抽泣;③拍卖汤姆,高价救助。
2、出示“卡佳抓住座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
——从中可以体会到卡佳的神情高度紧张,已进入原著的情境之中。
3、找到“不停地轻声抽泣”、“脸色忧郁”、“不想吃蛋糕”、“愁眉苦脸”等词体会卡佳的心情。
——因为她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知道情节的发展,她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连好吃的蛋糕都拒绝。
4、找出卡佳挺身而出,高价竞拍剧中汤姆叔叔的句子和词语,从语言的气势来体会卡佳当时的心情和思想,如“如怨如诉、铮铮作响”等词。
——学生朗读这一层,读出卡佳的坚决,读出卡佳的果断,感受到卡佳的正义、善良、有同情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5、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教师作相应指导。
6、思考:为什么卡佳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呢?
7、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由于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卡佳的内心情感丰富,人性十足,纯真可爱,她会为剧中善良的汤姆大叔的命运担心、动情,才会发生以上的种.种别人认为不正常的表现,但这恰恰是文学魅力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从卡佳的性格特点中,也感受到了卡佳的形象魅力,我们也要像她那样去多读名著。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生自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2、小结
当卡佳看到演员后,卡佳忧伤失望,“失望”是因为原剧中命运不幸、令人同情的黑人汤姆,现实生活中是大红脸。“忧伤”的是这样的人物怎么能扮演汤姆这个令她同情的角色。所以最后她只好同意卖掉吧!她心中的那个令她牵挂、揪心的“汤姆”大叔的形象轰然倒塌,所以更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作品那强烈的魅力。
四、总结全文,魅力升华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再次体会卡佳为什么竞拍汤姆的动因。
2、小结:正是卡佳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正是因为卡佳知道汤姆叔叔是一个忠厚善良、有情有义的好人,也正是因为卡佳知道汤姆叔叔被卖掉的悲惨命运和结局,才会让她产生要救汤姆的决心与以上举动。那么,使卡佳作出以上惊人之举的根源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这本名著所产生的魅力呀!同学们,多读书吧!多读名著吧!他们也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2
《出塞》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课时:一
课前游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古诗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
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③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辞》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写话。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2、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尺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音。
学生齐诵全诗。
三、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资料一: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资料二:
凉州词 王之涣 凉州词(王翰)
黄河远上白云间, 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片孤城万仞山. 欲饮琵琶马上催。
羌笛何须怨杨柳, 醉卧沙场君莫笑,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李白)
青海长云暗雪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
孤城遥望玉门关。 战罢沙场月色寒。
黄沙百战穿金甲, 城头铁鼓声犹震,
不破楼兰终不还。 匣里金刀血未干。
资料三:
出塞曲
台湾 席慕容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 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资料四: 《雄关赋》节选 峻青
啊!雄关!
这固若金汤的雄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在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在那些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这高耸云天的坚固的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上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上,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我相信:假若一旦我们的神圣的国土再一次遭受到异族入侵的话,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还有我们的现代花木兰,以及所有登临这雄关的公民,全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奔赴杀敌卫国的战场!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3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公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六单元“快乐”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综合各种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会写7个字(重点指导“帮、助”),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词语“整天、苦恼、帮助、庄稼、花丛、蜜蜂、姐姐、报时”等;
4、熟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你过得高兴吗?高兴换个词——快乐。好的,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快乐的语文课吧。老师这有一则谜语,请你猜一猜他是谁?头戴红缨帽,身披红彩衣.清晨唱一曲,红日东方起.(生:公鸡)
原来是一只快乐的大公鸡呀,那你们想知道他小时候的故事吗?快读读我们的课题:快乐的小公鸡<出示>下面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补全课题,(写一个字要读一个字)你想怎么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小公鸡是快乐的?它在哪儿找到快乐的?以前小公鸡快乐吗?)
同学们越来越会思考了,带着问题我们快乐地学习吧。
二、试读感知、自主识字
师:请同学们快轻轻地打开书95页,平放好。
现在愿意让老师先范读一遍,还是你自己来试着读一遍?
(生举手:自己试读)
师:行,由你们自己试着读,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做好听的准备,听清字的读音)
现在请你拿起小铅笔,自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一会儿遇到不认识的字你准备怎么解决它?(生回答)
带上小提示咱们开始吧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字宝宝?(生回答)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合作读一读识字条,如果你们都读对了互相夸一夸,要是有困难,互相帮一帮。用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共有几个自然段,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展示他喜欢的段。分段读。
三、随文识字,深度交流
师:小公鸡怎么叫的?那他在说什么呢?那像小公鸡一样每天到了时间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了,书上用了一个词——“报时”
除了小公鸡还有谁报时?(闹钟、电铃)
师:书上讲小公鸡报时在最后一段,谁来读读?
哎呀,你把我们叫醒了吗?再来读
师:读得可真带劲儿,老师也想读读,一会儿帮老师评评
师:在我们评价别人时既要说出优点,还要指出不足。刚才老师把“成了”读成“真是”能这样换吗?为什么?
师:说得真好,现在小公鸡很快乐,以前他怎么样?书上用什么词形容“不快乐”?“苦恼”拼音读“恼”看一看哪儿“苦恼”了?心里苦恼,所以左边是竖心旁,还有哪些字带竖心旁?“情、快、怀、忙”小公鸡为什么“苦恼”呀?(生:因为没有事情做)哪一自然段说的?——“一”
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填一填“因为(),所以小公鸡心里很苦恼。”
师:<出示“整天”>这个词谁读得准?整天是多长时间呢?(24小时/从早上到晚上)那“整年呢?”
师:小公鸡心里非常苦恼,它心里想——<课件>谁读读?你为什么这么读?——因为后面有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很着急,表情,语速
“怎样”变红——样
师:哎呀,我们的小公鸡真是非常着急呀,所以他要出发去寻找快乐了。他遇见了三位好朋友,叫出他们的名字吧——<出示>
师:课文中有小公鸡分别和三位朋友的对话,你喜欢哪个对话就请找出来为大家读读吧。(生:我喜欢小公鸡和老牛爷爷的对话,我给大家读一读…)
和老牛爷爷:谢谢你小牛哥哥,谁来读出爷爷的语气,真好,还做出动作了,你为什么这样(擦汗状)哦,您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很辛苦,那您为什么还这样快乐呢?(生:天地里长出更多的粮食)
<出示“帮助”>读一读,选字填入括号中,再读一读,用“帮助”说话
和青蛙哥哥:师:继续找找小公鸡还遇到了谁?(生:….青蛙哥哥…..)
师:谁来读一读,可以带着动作读,(生:一蹦一跳地做动作)
师:青蛙哥哥,你为什么又蹦又跳呢(生:因为我非常高兴)
师:那小哥哥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生:因为我为庄稼捉了害虫)
师:小哥哥,你们一年捉多少害虫?(生)真能干
师:一年四季都在捉吗?(生)除了冬眠的三个月,都在捉,
师:庄稼都包括什么呢?(生: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小麦)
师:看,在小哥哥们的辛勤努力下,我们庄稼长得可好了,你们高兴吗?再读一读这句吧。
和蜜蜂姐姐:(生:我喜欢…..和蜜蜂的对话)
师:“姐姐”拼读(带女字旁的字)
蜜蜂姐姐住在?——花丛,拼读,这一枝花叫“花丛吗”许多花叫花丛。那许多草叫?许多树叫?
师:蜜蜂姐姐认为怎样才能快乐呢?快看,在蜜蜂姐姐的辛勤努力下,花儿都盛开了,,形容一下这是什么样的花?(生: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假设你就是那只蜜蜂看到花儿如此美丽,你高兴吗?下面把这种高兴的心情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吧,
小姐姐,你每天传播花粉辛苦不辛苦?休息几天吧,(不行花儿不传粉就会枯死的)那么辛苦还这么快乐?(帮助花儿就快乐了)——师生分组朗读。
现在它找到快乐了吗?找到爸爸,爸爸告诉他?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体会词语的感情,能用“心急如火”、“跋山涉水”写句子。
3、默读课文,体会红小鬼在追赶大部队的路途中表现的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
2、文中重点生字词的朗读:
广昭战役 陕南战役 强渡嘉陵江战役 胜利捷报
暖风煦煦 春意盎然
瘆人 龇牙咧嘴 阴森可怕 神龛
跋山涉水 餐风宿露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A、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概括。
B、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
三、品读体会:
1、感受文章的详略:
历时三个月,行程1000多千米。文章是否将他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每一天都写了呢?
2、第一天的经历又只选取了三个场面来写的,是哪三个场面?
赶路、夜宿神庙、吃供品。
3、这三个场面作者又分别是怎么来表现这群红小鬼的精神的呢?
A、第一个场面运用反衬的手法:
可不可以去掉中间写景的这部分呢?
景色越美丽,红小鬼越不观赏,越是心急如火,就越能感受到他们追赶大部队的急切,他们志向的坚定。
对比朗读。
B、第二场面运用环境描写和神态描写:
神庙,平日就很瘆人,这时候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什么四大天王,八大金刚,观音菩萨……把几个胆小的伙伴吓得够呛,不敢环顾四周,他们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
感情朗读。整整、坐(表现坚定的意志,心里怕得不得了,可就是没跑回去。)
C、语言描写:
“看来,菩萨也支持我们的行动,给我们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还送干粮,好让我们吃饱睡足以后,加油赶上部队呢。”
菩萨支持我们的行动、安排下这么宽绰的客店、送干粮等语句感受到他们乐观的革命精神。
分角色朗读。
4、他们还经历了哪些困难呢?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
5、一齐赞扬这群小红军,读妇女部长何连芝把12个小鬼搂在怀里说的话。“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四、拓展延伸:
1、在四川省川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12个红小鬼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追赶队伍的故事。回家后向你们的父母讲一讲这个故事。
2、练笔:从10自然段中选择一个困难进行描写。
小学语文2024说课稿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作家冰心及《繁星》、《春水》有关资料。
一、导入本节
(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荷叶红莲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人生路上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时看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冰心奶奶的这首《荷叶母亲》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深深的母爱。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冰心对童真的歌咏,以及对一切新生、初萌的自然事物的珍爱。冰心在她的《繁星》、《春水》里放情地赞美了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冰心奶奶那晶莹剔透的心灵,去了解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学生依据课外搜集向大家介绍作者。
2、多媒体出示作家资料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名著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小说散文选》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学生介绍作品信息
4、多媒体出示作品资料。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春水》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
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三、赏析对母爱的歌颂
1、《繁星》三三
母亲啊!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歌颂了母爱。冰心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清澈的双眼去观察,用童真的态度去审视,才发现原来母亲和孩子是一体的,母亲是生命的源头,孩子是生命的派生,孩子的一切都得之于母亲。在母亲的怀里沉睡,飘荡无依的心灵才会得到安宁,得到休憩,“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会象安全的巢一样庇护她。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大胆、想象的奇妙和根深蒂固的母爱情怀。
【感受与体会】母亲的怀抱是我们小时候温暖的港湾;长大了,我们依然离不开母爱的呵护,母亲的爱,依然是我们心中的风雨来临时的港湾。
3、《繁星》八十
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感受与体会】万缕柔丝,也是我对母亲的思念,纵然天涯海角,仍然忘不了母亲的斑斑白发.都说儿女是母亲的心尖肉,我们的肉身是母亲赐予的.,精神又何尝不是?
4、《繁星》七一
这些事---【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感受与体会】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翱翔蓝天,不再需要母亲的护羽,但疲倦时,想到的始终是儿时母亲膝上撒欢的情景。《繁星》七二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教师总结】这是两篇颂扬母爱的诗歌,冰心笔下的母爱强调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体贴、理解,显露其人类固有的淳朴天性。而且这种"满蕴着温柔&39;&39;的母爱,不是更多的正面刻画母亲形象,而是让读者察觉到许多情境,感想的背后,在"月明的园中&39;&39;,在"藤萝的叶下&39;&39;,在"母亲的膝上&39;&39;,隐约存在着母亲的音容笑貌。这个母亲和蔼恩慈、温纯善良、体贴孩子、富有同情心,这位母亲不仅让诗人"苦忆&39;&39;,也感动着千万的读者。
四、延伸阅读。悟一悟《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泰戈尔的诗以灵巧自由活泼的形式和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而他爱自然、爱人类的博爱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冰心。赏析泰戈尔经典名句: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鸟儿愿为一片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1、学生诵读名著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讨论诗歌体裁
五、课堂练习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