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 >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

时间: 新华 小学说课稿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怎么写出优秀的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这里给大家分享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1名,其中男生25名,女生2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字帖临摹。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19-21周人教版六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安排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机动单元检测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8、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机动单元检测9、寓言两则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机动12、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机动单元检测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机动16、绝招语文园地四机动单元检测17、可贵的沉默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机动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机动单元检测21、太阳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机动2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单元检测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支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机动单元检测29、古诗两首30、西门豹机动31、女娲补天32、夸夫追日语文园地八机动单元检测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

3、激发学生对京剧等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欣赏一段戏曲,感受氛围。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老师不是一个专业的戏曲演员,今天作家叶君健为我们请来了我国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看戏》。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审题,揣摩内容。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3)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正音后,齐读。

(2)说说课文记叙顺序及主要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人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词语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议: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议:第2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扣“每个……都是……连……都……”、“简直”、“人海”等重点词句体会看戏的观众多。

3、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体会观众对梅兰芳先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第3、4自然段,体会梅兰芳表演艺术精湛。

1、学生自学课文第3、4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认真读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戏开始了,你有什么感觉?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画出有关词语句子。

②女主角是怎么样出场的?观众们的反应怎么样?你是从哪个句子知道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你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演出很精彩?说一说你的感想。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2、读议:根据以上问题读议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情达意方法。

(1)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蜃楼”和三个“有……也有……”句,体会戏台虚幻而美丽的场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通过“轻盈而矫健”“陡然卷起了暴风雨”“触了电似的”“雷鸣般的掌声”等词句把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认可、热情、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写出了观众的反应?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写得如此具体细致?

②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女主角表演艺术精湛?又是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

通过“颤动”“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体会女主角歌喉圆润;

通过“像珠子似的”“滚下来”“滴在”“溅到”“落进”“引起”等词语体会其演唱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婉转圆润,充分体现演员唱功精湛、美妙和娴熟。

(方法:提出问题——找、读句子——理解句意——理解重点词语——领悟表现方法——再读)

3、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梅兰芳先生在演出这出戏时,已是66岁高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老先生正是缘于对艺术的热爱与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能在66岁之时仍能步子轻盈、矫健;身段婀娜、优雅;歌喉圆润、婉转。他用自己美轮美奂的表演使观众们与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这样好的戏曲,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这样好的艺术家,我们怎么会不喜爱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齐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

四、作业:

1、继续收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3

教学目的:

1、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的2、3

教学难点: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则唱出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与依恋,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之歌》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交流所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瓦砾li、耷拉da、木屑xie、鹧鸪zhe、gu

蠢东西chun、轻蔑mie、胳膊bo、云杉shan

耷拉:下垂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阻击:以防御手段阻击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

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本文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五、交流探究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

第二次: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四次: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第五次: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围绕着夜莺的歌声文章记叙哪几件事?(见板书)

3、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想象敌人进入包围圈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请同学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

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

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三、讨论

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四、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五、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板书:机智、勇敢

小夜莺、活泼、灵巧、小英雄

热爱、祖国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联系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课文。

4、仿照诗句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到新中国的建立历程,我们不会忘记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不会忘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将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追寻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岁月。

2、读单元提示,明确单元要求。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齐读课题。

4、简介延安。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

翩翩归来 茁壮成长 满目琳琅 毫不犹豫 灿烂辉煌

脊梁 镢头

2、指名分节读诗歌,思考这每节诗的意思。

三、指导学习第一节诗歌: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这节诗中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3、仿照写句子:

4.朗读。背诵。

5、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四、学生自学后面的几节诗:

1、学生自学。

2、交流:

(一)第二节:

1、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是指当年在南泥湾开展的大生产运动,当年蒋介石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它代表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追寻的是这种精神。

2、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 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运会、妇委、青委等单位均设在这里。党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领导了大生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43年10月,中央书记由此迁驻枣园,中央其他单位仍留住这里。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实际上是指追寻党中央的领导。

3、朗读。

二)第三、四节:

1、雨后春笋:比喻高楼大厦涌现得快、多。

满目琳琅:各种好东西很多。通过这两个比喻告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化。

2、温热土炕:代表的是延安的精神。

3、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的含义是指贫穷落后,顶天立地的脊梁是指延安精神

4、连起来读三、四节诗。

5、概括意思。

三)第五、六节:

1、反问句的体会。

2、追寻信念:什么样的信念?——金色的理想,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追寻温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追寻光明:只有拥有延安精神才能拥有光明。

五、总结全文:

1、分段概括段意。

2、概括全文及中心思想。

3、练习背诵。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

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理解名著价值,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品味诗歌的体裁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作家冰心及《繁星》、《春水》有关资料。

一、导入本节

(多媒体播放音乐及荷叶红莲图)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人生路上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们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时看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冰心奶奶的这首《荷叶母亲》让我们体会到了那深深的母爱。与对母亲的颂扬相联系的,便是冰心对童真的歌咏,以及对一切新生、初萌的自然事物的珍爱。冰心在她的《繁星》、《春水》里放情地赞美了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冰心奶奶那晶莹剔透的心灵,去了解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学生依据课外搜集向大家介绍作者。

2、多媒体出示作家资料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名著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小说散文选》等。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学生介绍作品信息

4、多媒体出示作品资料。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春水》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

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掀起一股模仿的热潮,很多模仿之作蜂拥而出,这样的一种创作的方式被称为“春水体”或“冰心体”。

三、赏析对母爱的歌颂

1、《繁星》三三

母亲啊!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歌颂了母爱。冰心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清澈的双眼去观察,用童真的态度去审视,才发现原来母亲和孩子是一体的,母亲是生命的源头,孩子是生命的派生,孩子的一切都得之于母亲。在母亲的怀里沉睡,飘荡无依的心灵才会得到安宁,得到休憩,“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2、《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品析】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会象安全的巢一样庇护她。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大胆、想象的奇妙和根深蒂固的母爱情怀。

【感受与体会】母亲的怀抱是我们小时候温暖的港湾;长大了,我们依然离不开母爱的呵护,母亲的爱,依然是我们心中的风雨来临时的港湾。

3、《繁星》八十

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感受与体会】万缕柔丝,也是我对母亲的思念,纵然天涯海角,仍然忘不了母亲的斑斑白发.都说儿女是母亲的心尖肉,我们的肉身是母亲赐予的.,精神又何尝不是?

4、《繁星》七一

这些事---【请学生赏析,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感受与体会】也许我们已经可以翱翔蓝天,不再需要母亲的护羽,但疲倦时,想到的始终是儿时母亲膝上撒欢的情景。《繁星》七二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教师总结】这是两篇颂扬母爱的诗歌,冰心笔下的母爱强调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体贴、理解,显露其人类固有的淳朴天性。而且这种"满蕴着温柔&39;&39;的母爱,不是更多的正面刻画母亲形象,而是让读者察觉到许多情境,感想的背后,在"月明的园中&39;&39;,在"藤萝的叶下&39;&39;,在"母亲的膝上&39;&39;,隐约存在着母亲的音容笑貌。这个母亲和蔼恩慈、温纯善良、体贴孩子、富有同情心,这位母亲不仅让诗人"苦忆&39;&39;,也感动着千万的读者。

四、延伸阅读。悟一悟《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泰戈尔的诗以灵巧自由活泼的形式和清新恬淡的风格著称,而他爱自然、爱人类的博爱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冰心。赏析泰戈尔经典名句:如果错过太阳你流了泪,那么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鸟儿愿为一片云,云儿愿为一只鸟。

1、学生诵读名著

2、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

3、讨论诗歌体裁

五、课堂练习写一写。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PPT辅助课件、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指着图片)一种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课题却用“和”字连接。究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出示课件: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3、文段中有一个关联词语:“即使……也……”你能口头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

①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

5、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

5、6自然段。

1、小组内齐读

4、

5、6段。

2.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实验证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汇报交流。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结合课件演示)

(4)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5)老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现少了什么?去掉行吗?为什么?

师:“配合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解决蝙蝠探路的秘密

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到底它们是怎样配合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齐读第7自然段。

1.生齐读第7段。

2.现在知道了吧,到底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哪位同学来说说。

3、提问,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出示文字片段,口头完成填空:

蝙蝠的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4、哦,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用嘴和耳朵配合,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秘密,科学家容易吗?(不容易)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A指名答。你的回答很精彩,我们看看这两个句子:

B比较句子: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C从“反复、终于”你感受到什么?

5.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用语言来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啊。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解决二者联系。

过渡:科学家发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并模仿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那么,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学习第八自然段。

1.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

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

2、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3、对比两个示意图,得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示意图,进行一次脱口秀的游戏,看看你能不能得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出示课件: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六、总结升华,激趣拓展

1、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预设:

2、同学们,由蝙蝠获得启示发明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这就是属于近代的一门科学——仿生学。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动物身上获得启示而进行的小发明,你们搜集到了吗?

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用“人们从()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的句式来说。

生1:由长颈鹿长长的脖子得到启示,发明了吊车。生4:由甲虫得到启示,发明了坦克。……

3、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吗?一边看,一边猜并大声说出由这些小动物你能想到什么。(师播放课件,生边看边说)师总结: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而美好,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你们想发现吗?就请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多观察,勤思考,认真发现和创新。七:作业布置:

1、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

2、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八、板书设计: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2.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讨论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寻找秋天,你找到了什么?

(估计:树叶、果实熟了、天气变化等)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秋天。

齐读第5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音节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

4.标一标本课有几句话。

三、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分句朗读:

第一句:(1)指导生把这个长句子读正确。

(2)自己读这句话,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

自己正确的再读这句话。

(3)范读

生注意师是怎样读出长句中的停顿的。

(4)生自己体会读。

过渡: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么说的?快读一读2——4句。

(1)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

(2)小组讨论、交流。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指导如何讨论(1)每个人都发表意见。

(2)组长注意听。

(3)组员倾听,发表不同意见。

(4)集体交流,指导朗读。(评读:熟练、感情、语气)

讨论:小文、小方、小力说秋天是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各指的是什么?

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第5句:

(1)最后一句结束的是什么号?(问号)

(2)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读读,师指导读,指名读。)

(3)自由发言: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2.诵读品味

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指导:按句背、连起来背

(1)生独自试背

(2)检查背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颜色。愿你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美丽的秋天。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8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立意独特的手法。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

3学习杨柳所表现出的不求索取、甘于奉献、不忘根本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用对比手法突出重点。

三、教学难点:

寓情于物、立意独特。

四、教具:四张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题:

三则科学界对植物所做的实验

分析: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植物也有生命力,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它们,同时让学生们知道文学家赋予植物象征意义是有科学根据的。(激发兴趣)

2、指出下列花木的象征色彩:(课文延伸)

桃李——门生(俗话说“桃李满天下”只门生众多的意思)

竹——气节(四季青翠,姿态潇洒自若,有宁折不屈的气节)

荷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菊梅——傲骨(深秋时节傲霜怒放,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柳——依恋(枝叶软如丝,风起时柔条千缕,依依飘飘)

3、①小声默读课文(熟悉课文)

思考:作者赞美杨柳的什么精神?标段

②应弄懂的词语:荆棘、宅边、冠冕、执著、芍药、皈依、高踞

③分析1直3段,板书如下:(分析课文)

作者与杨柳有一段自然的缘分

认识杨柳、偶然

批评世人、虚伪

热爱杨柳、偶然

批评世人、虚夸

作者:率真自然

④分析4直7段,板书如下:

作者发自内心赞美杨柳

外形:珠子、S线

内质:不求索取、甘于奉献

对比牡丹、葡萄

不忘根本

对比其它花木

杨柳:朴实谦逊

⑤归纳写作特点:对比鲜明寓情于物(整合课文)

⑥归纳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9

一、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4、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

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含蓄艺术化的语言。

四、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秋日私语》。

五、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并展示课件。

2、唤起情感: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个“?”

2、教师巡视,把学生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3、齐读板书的词语,教学多音字“扇”。

4、这些词语你懂吗?帮一帮同学。

5、再读课文,说说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教学第一段。

@指名读,说说这段话写得美吗?为什么?

@抓住“清凉、温柔、轻轻的”体会秋雨的美。

@美美地读一读。

2、品悟、想象第2自然段内容。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板书:五彩缤纷,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默读课文,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读读自己喜欢颜色的那些句子。

@借助课件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分颜色朗读课文。

@配乐美读。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交流背诵。

@小结:像这样后面几句都是围绕段落的第一句写的可疑称作“总分关系”的段落。第一句叫做“总起句”。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爽、紧”。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0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散文诗,并理解散文内容。

2、初步理解散文所描绘的画面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她把×颜色给了__,____像__”的句式,并模仿散文片段。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体验秋雨季节的美妙意境。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有关散文的多媒体课件,录有雨声的磁带和优美的音乐,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声,激发兴趣。

1、听录音,引出雨声。

师:“小朋友注意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再听录音,引导幼儿发现下雨时发出的声音。

师:“小朋友见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下的?”(幼儿借助肢体语言表现雨是滴答滴答地下。)

师:“下雨时,雨点会落在哪里呢?”(鼓励幼儿踊跃回答,为仿编散文片段提供经验基础。如:大树、屋顶、地面、大海里、小河里……)

二、初步感知散文诗。

1、幼儿欣赏。

师:“我们都知道春天的雨是细细的、绵绵的,那么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秋天的雨》这篇散文。听过以后可要告诉老师,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叫什么名字?你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启发幼儿尽量说或者用动作表演出和其他人不同。)

三、观看课件,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边看画面,边听老师朗诵散文诗。(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完整朗诵。)

四、运用课件图文结合,帮助幼儿分段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师:我们来看一看秋天的雨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变化?

1、欣赏散文第二段:想——秋天的雨。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学习词:清凉和温柔、轻轻地、悄悄地。)

教师小结:秋天雨后,自然中发生了变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秋天的门。

2、欣赏散文第三段:看——秋天的雨。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像一盒颜料?她把各种各样的颜料给了谁?(学习“她把×颜色给了__,____像__”的句式。)

教师小结:秋天到了,各种树都发生了变化,水稻变金黄,水果成熟,农民伯伯准备要收割;美丽的菊花都开了。

3、欣赏散文第四段:闻——秋天的雨。

师: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呢,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感觉怎样?(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师小结:原来秋天来了,水果都成熟了,会散发出香味,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橘子稻谷……

4、欣赏散文第五段:听——秋天的雨。

师: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它告诉我们冬天快来了,小动物要做什么?(学习词:衔、造、挖、油亮亮。)

教师小结:小动物忙着做事情,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做粮食,小青蛙加紧挖洞,小树叶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准备要过冬。

5、欣赏散文第六段:秋天的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给大地带来一首丰收的歌?为什么会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快乐的歌?(从中提升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新的散文诗,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再完整欣赏一遍散文。

师:我们一起再欣赏一遍这篇散文诗,等会儿请把你觉得最美的话记在心里。六、幼儿学习仿编。

1、模仿句式仿编。

师:刚才你们对哪个句子印象最深?学习“她把×颜色给了__,____像__”的句式。(让幼儿模仿该句式自己编一句。)

2、仿编散文片段。

师:如果你是秋天的雨,你会做什么?用散文里那样的话说一说。(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

3、活动延伸:幼儿仿编,教师进行整理,并让幼儿为仿编的散文配上插图,展示在活动室里。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

2、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时,能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3、能抓住重点对课文进行理解。

体验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松鼠机灵可爱。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懂得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教学重点:弄懂松鼠是怎样锲而不舍自己找落叶做巢,了解松鼠做巢的执着。

教学难点:在理解中体会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关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挂图,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神往。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了夏日树梢上鸣唱不停的歌手——知了的演唱。看,在橡树间穿梭跳跃,机灵可爱的小松鼠已向我们走来。

二、交流收集的资料。(有关松鼠的资料都行)

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生活习性。

3、松鼠的皮、毛的作用。

……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找规律,找异同点。

3、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4、全班交流。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开火车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经过。

那么,松鼠是怎样表演的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松鼠是怎样表演的?用笔勾画有关的词语。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或课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几种不同方式。

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5、指名读,教师相机评议指导朗读。

6、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松鼠的精彩表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观看松鼠做巢的本领。

二、学习课文3—9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我给了松鼠哪些帮助,结果如何?

方法:抓住我的做法及松鼠做巢两条线索学习,勾画重点词句批注写感受。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

“我”提供的帮助:帮松鼠找来了干树枝

提供人造棉

找来大床单

结果:

(1)松鼠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仍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2)他匆匆爬下,又匆匆上去,嘴里叼着的,还是树叶。

(3)想不到一切白费心机!它竟绕到别的树下叼来树叶。

……

抓重点词理解,感受我对松鼠的关爱,以及松鼠的执着。

4、学生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1、教师总结:本文主要写了“我”看松鼠表演及看松鼠做巢的经过。作者通过认真的观察,再用笔墨记录了他观察的经过,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只只可爱执着的松鼠形象。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吧!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3、全班交流,相机点评指导:

(1)抓住动物的特点。

(2)表达自己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11、看松鼠做巢

表演  高空走树枝 无伞降落

提供帮助

做巢

松鼠  锲而不舍找落叶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2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以下词语:融化、哗哗、流淌、山颠、滋润、寄托。

2、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6自然段。

4、能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想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5、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感受太阳的平等和博爱。

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读中品味语句,体会太阳最爱小朋友。进一步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的语句的优点。

教学准备: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教学资料

一、创设情境,揭题。

课件演示:太阳微笑着缓缓行走在天上

同学们,谁在向我们微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太阳打个招呼。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你认识到哪些字词?你是怎么认识的?组词

3、把这些字再带到课文里还会读吗?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文,正音。

5、再次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指导述说要简要)

6、质疑: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呢?(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太阳最爱我们?“当阳光滋润了鸟儿的歌喉,鸟儿就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赞美大自然的歌唱。”“因为他知道在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三、感悟品味

1、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它很爱孩子们?

2、结合学生的表述指导朗读,加强感情的渲染。

3、选择合作伙伴和喜欢的朗读形式读。(也可师生合作)

4、质疑:“当阳光和温暖滋润了鸟儿的歌喉,他们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了

赞美大自然的歌唱。”(①鼓励学生自己读书解决这句话在讲什么?②倾听鸟叫声,说说你听到小鸟在唱什么?)

5、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

四、指导书写。

融 巅 微 候 喉

山巅:山的处。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种事物上。

抓住第2到6自然段的词语进行品味,体会太阳对小朋友的爱。

如: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这句排比概括的写出了太阳见多识广,什么都知道,暗示了太阳最了解小朋友的愿望。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资料

一、回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最了解我们,他知道我们的希望,知道我们的理想。

二、细读品味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太阳很爱我们?

1、读好“你好,太阳”。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2、倾听太阳的话。

三、引读背诵。

在基本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以后,可以用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背诵的规律,提高背诵的效率。

如:师: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他知道小朋友喜欢到河边游玩,

生: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草木苏醒、发芽,让大地铺满了绿,活跃起新的生命。

师: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游玩,

…………

四、课堂拓展

(1)小朋友还喜欢什么,把它画下来,写下来告诉太阳。

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 ,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 。

(2)想象,说话练习。(回顾全文,使精神和语言达到同构共生。)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他在笑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太阳看到小朋友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人们的生活那么幸福,世界那么美好!他怎能不高兴呢?太阳永远永远地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孩子们,让我们也跟太阳问声好!

排比句和拟人句这两种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3

《比尾巴》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观察的方法。

2、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

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学准备:

CAI课件(火烧云的录像、重点段句的文字)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大家把书打开翻到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什么是火烧云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

(1颜色·2形状)

过渡: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用“——”和“”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

(3)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五颜六色b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小结: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其他颜色词。)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自由练说——点生上台说)

(二)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课件依次出现“1、读段,整体感知·2、讨论,理解特点·3、精读,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自学第四、五、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总结写法。

(1)进行四、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仿说段的练习

(1)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

(2)点生上台说。

四、感情朗读,总结课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变化多

火烧云

形状变化快

作者: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万英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小学语文参考说课稿篇15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深深父爱的怀念之情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不一般的父爱

二、教学重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背诵第5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

四、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谈话法、讨论法、交流法、、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会与汇报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回顾课文内容,复习新字词。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并且对生词有一个温习的过程,为读文打好基础。

二、抓文中的重点动词,体会父亲不一般的爱

虽然父亲执意要与我一起制作音箱,我们的关系也进一步缓和,而我依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为什么偏要自己做呢?为后文埋下伏笔。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心情的前后变化,进一步体会深深的父爱。

教学时,注重读文的训练,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升华情感。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默读思考;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朗读体会。默读与朗读反复交叉进行。第五自然段含义深刻,是父爱深深主题的很好体现,应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父亲对自己的爱。

这个话题并不难,学生也能感到有话可说。在生活中,每一位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父爱的呢?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父爱。然后,再在一首歌曲中体味父爱,使父爱的含义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五、学生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记录下来,哪怕只有一句话。学生在听完歌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小练笔上,这也是对作文的一点积累。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一个字,那就是:爱。爱让我们健康地成长,爱让我们学会与人分享,因此,爱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

7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