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小学说课稿 >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

时间: 新华 小学说课稿

教案的内容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7+67+5

7+77+9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7+()=137+()=12

7+()=157+()=167+()=1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11减7等于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

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课间活动。

2、小结。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7)板书:十几减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2-7和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7的减法题,要想7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2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Danny,Jenny与Steven讲述旅途见闻及感受的场景照片为话题,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重点对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进行练习。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听、读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性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的be动词中am,is,are的&39;使用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对此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本课涉及到了be动词的过去式用法,因此,要将be动词的一般现在式与一般过去式区别开来,教师要先引导回忆,再授予新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书写词汇:was,were;

能会说、会读、识别动词过去式:played,happened,hurt;

2.能力目标:初步感知含有be动词的句子在过去时态表达中的用法,尝试在情景中灵活运用。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在旅行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图片资源增加生活兴趣。

学习策略:

通过独立阅读发现新知,在不同时态的语句对比中发现规律,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重点:

感知be动词的过去形式,并学会灵活使用。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并有意识地运用过去时态描述照片。

教学过程:

Step1:Greetings

(设计意图:教师日常性场景问候,准备上课。)

Review:pastformoftheverblearnedfromthelastlesson.

(设计意图:检查上节课所学,巩固基础。)

Step2:Presentation

Leadin:DannyandJennyaretalkingphotostoStevenathome.

CanyouguesswhathappenedtoDanny?

Nowlet’slookatDanny’sstory.

PartI:

1.Questions:

a.WherewasDanny?(Picture1)

b.WhathappenedtoDanny?(Picture2)

c.WasDannyattheGreatWall?Didtheyfeelhappy?(Picture3)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线索,让学生带问题发现所需答案,并踊跃参与到师生对话中来。)

2.FindpartformoftheverbfromPartI

was,were,happened,played,hurt

教师在学生找出这些动词过去式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词的动词原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熟练的识别动词过去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教师引导,给出动词的原型,并初步感知was,were的动词原型。)

3.朗读PartI(听录音读,男女生角色朗读、单个角色朗读2-3组)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感受动词过去时在文章中的使用。)

PartII:

1.以文中的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为例,以对比的方式呈现过去式的句子。(幻灯片展示)

i.e.Heiseightyearsoldthisyear.

Hesevenyearsoldlastyear.

(设计意图:让学生立即感受所填写用词不同,易区分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和过去时。)

2.新授be动词的过去时及其标志词(在上面句子对比中,让学生总结发现,教师引导。)

4.朗读PartII(教师示范读,学生读)

Step3:Homework

1.掌握was,were,played,happened,hurt词汇,巩固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必做题)

2.分享你的旅游图片给大家,并用一般过去式表达2-3个句子。(选做题)

向你推荐的相关文章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3

《列子两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和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到纪昌的决心、毅力、恒心,丰满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感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意。

3.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把段意串联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对批注的指导。

【设计理念】:

语文课上如何让感悟与训练水乳交融?

感性的人文内涵的把握与理性的表达方法体悟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把握寓意,同时还对课文布局谋篇、用词用语有所明晰?

寓言的教学如何让理性的寓意揭示不是贴标签,而是水到渠成?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这是我始终思考的,也是想要努力实现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大家请看这几幅图片,猜猜图片的内容。

这几个故事是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的甚至可笑的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大道理。能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读一则故事——纪昌学射。

2.读题目,读出讲故事的味儿。

3.师生同写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己出声地朗读课文。建议:不同的文章在朗读的时候有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如,读诗歌、散文的时候感情要浓郁、读出节奏与韵味。这是一篇故事,所以,我们一开始朗读的时候,就努力以讲故事的感觉来读。

2.再读一遍课文,每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3.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功力?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练眼力牢牢盯住一个目标

极小的看成很大东西

开弓放箭百发百中)

4.故事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很完整。看着课文,凭借板书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总结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把文章各部分的意思串联起来,进行整理,就可以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方法简单又好学,大家在别的文章学习中也试一试!

三、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述传奇创设情境渐入故事

1.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走进2000年前,细细读读这个经典的、闪烁着哲人智慧的寓言故事。

2.指名读第一段:指导读出讲故事的感觉。

教师讲纪昌向飞卫学射前的一个故事。

话说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纪昌也是当时出色的猎手,他听说飞卫被称为天下第一神射手,隐居在鹿台山,就历尽千辛万苦找到飞卫想比试比试。他先抽出一支箭,嗖的一声,射下了天上的一只飞鸟,飞卫摇了摇头。接着,纪昌又抽出第二只箭,嗖的一声,射中了水中的游鱼。世人说,这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了,可是在飞卫的眼中,这只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抽出一支箭,不经意的那么一射,射中了一片正在飘落的叶子,这片叶子也只是停了那么一下,就继续向下飘落。就这一射,让纪昌心服口服,他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此下定决心向飞卫潜心学习射箭。

3.问:如果你是此时的纪昌,你最想让老师教授你什么本领?

(预设生:想学习老师的绝招。)

四、层层剥笋树形象——抓关键品词语读中感悟

1.飞卫怎么说的?指导朗读飞卫的语言。(飞卫老师的话说得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评:你听清了吗?师傅的要求是什么?)

2.纪昌是怎么练的呢?从文中找一找,用“________”画出来。

①出示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要求: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的读,品一品,看哪个词语特别吸引你,让你对纪昌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层层剥笋品读“注视”

“注视”是怎么样地看?(多提问几个)

这不是普普通通的看看而已,是专注地看,是专心致志地看,是心无杂念地看!谁来读出纪昌的专注劲儿来!

纪昌让自己注视什么练眼力?(穿梭着的梭子)梭子,同学们大概没有见过它,它是人们在织布的时候,由梭子牵引着织线来回地、不停地穿过来穿过去,老师的这个动作就叫“来回穿梭”。

如果是你看着这来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觉?(苦、累、眼花)

你们想一想,纪昌苦不苦?累不累?眼睛花不花?

可是,纪昌这一看,就是两年呀!700多个日子!

当他疲惫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旧注视着穿梭的梭子);当他眼花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旧注视着穿梭的梭子);当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带着这一份坚持,带着这一份执着和决心,读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这“注视”一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纪昌?

(板书: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

引读:是呀,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两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两年之后:出示句子(略),生齐读。(听出了一份不易,也听出了一份喜悦)

③梳理:课文的第二段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样按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写下来,读者读了之后十分清楚明白。师生合作读一读。师读飞卫老师的话,男生读纪昌练习的过程,女生读成功的喜悦。

五、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批注过程

1.练到这样到家的程度,你为他高兴吗?可是飞卫却有提出更高更难得要求——把极小的看成很大的东西。

①课文第三段也是先写了__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__。

找到写纪昌练习的句子,自己学着刚才的方法品一品。你可以抓住某个词语或某几个词语,谈谈你读出一个怎样的纪昌?把你的体会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②出示: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③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每天”“聚精会神”“盯着”等词语汇报。)

要求:请汇报的同学先朗读。我们大家听一听,能不能从他的朗读中听出来他抓的是哪个词?然后再来请这位同学谈自己的理解。

2.补充古文:

旬日之间,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生跟着老师读,后师解释大概意思)

六、众里寻他千百度——揭示寓意多元理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之后,纪昌的眼力练得相当相当到家了,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了。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1.在座的各位心中一定有个谜: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呢?

(板书:扎实基本功)

追问:仅仅学习射箭需要练基本功吗?

引导:由这件事我们想到了其他的学习,这样一想就明白了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朴素道理。

2.回顾全文,课文2、3自然段写了练习眼力,4段写了开弓放箭。课文这样的叙述安排和寓意有什么关系吗?

(作者要告诉我们基本功重要,所以写的时候就详细地进行描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是一样,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要围绕这个意思写详细!)

3.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讲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故事,人们都说:读书就是读自己。就是说我们读书时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收获。读过这篇寓言后,你有哪些收获呢?

(如:万丈高楼平地起;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4.猜猜作为一个老师,我能从飞卫老师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如:无私;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方法;名师出高徒……)

5.小结:通过学习这篇寓言,我们知道了无论学什么本领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学生,我们学习时要________________;作为老师,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也是这则寓言的魅力!

七、读书要读出自己——交流教师感受,布置作业

1.有人说,寓言就像魔袋,虽然很小,但是可以从中取出很多东西。读了故事,我还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并且记录了下来: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虽然历经了2000多年岁月的磨砺,但它所蕴含的哲理直至今日仍旧熠熠闪光。当我将要合上书的时候,文章中经典的句子依然萦绕在我的脑际。

“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我默念着这两句话,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启迪吗?人的一生,无论工作、学习,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牢牢地盯住,策马扬鞭,努力实现,这种决心和毅力不可动摇,要坚定,要坚决;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大目标分阶段来完成,但是每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要把它看大,竭尽所能、全力以赴,才能达到理想的巅峰!

我知道,这则寓言我还没有读完……

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

2.作业:

《纪昌学射》选自《列子》一书,篇篇都闪烁着智慧和哲理,还有我们熟悉的“呆若木鸡、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等故事也出自这本书,下去请大家找来读一读。

练习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直角,会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还记得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顶点,边,边。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二、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国旗、椅子、单杠,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

师:之前我们去了小精灵的操场认识了角,现在老师又从小精灵的操场上请来了一些朋友,你看看,这些图形里有角吗?

请同学上来指一指。

师: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

师:老师今天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数学当中的新朋友了,我们叫这种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角为直角,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并且会画一个直角。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板,不同方向的直角,都是直角。

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

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 师: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呢?

生:不好判断。

师:那我们先排除几个肯定不是直角的角。

师:这两个角很明显不是直角可以直接判断。

师:那剩下的两个角我们如何判断他是不是直角呢?给你一个小提示,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三角板。

师:三角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怎么帮助我们呢?

师:老师把第二个角带到了黑板上,请同学想想如何用三角板进行判断。

师:先将顶点对齐,再对齐其中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对齐。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看看这两个角到底是不是直角。

3、 现在用你手中的三角尺,判断一下你的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我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成果展示。

小结: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师:你有没有验证一下,你折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5、 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还在哪里找到直角了?

出示幻灯片,欣赏直角。

6、画直角

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

生: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从顶点出发的边。

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学生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教师巡视。

三、 巩固练习

1、 第一关、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指名学生回顾判断方法,学生独立完成。

2、 第二关。数一数有几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

3、 第三关。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学生独立完成。

4、 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直角?

小组讨论

四、 回顾小结

说一说,假如你是直角,你要交给大家什么知识,怎样介绍你自己呢?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5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的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此次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创建和谐校园为指导思想。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共度和谐端午。

二、领导小组

组长:姚自瑞

副组长:李林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通过活动,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四、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上好一节班会课

各班在6月7日组织学生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通过活泼、多样、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的精神。分管各年级的学校领导随机听课。各班主任于6月10日前将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上交到政教处。

(二)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至六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过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资料,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手抄报。各班在6月9日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展评,各班评选出3份优质手抄报于6月10日前上交少先大队。

(三)体验一项端午风俗

倡导学生进行体验端午风俗活动(学做粽子或卷糕、缝制香包、插杨柳等),各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在体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教育中,要注重对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传统中华文化教育。

(四)出好一期宣传专栏

由少先大队负责出好宣传专栏,利用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走进端午民俗”的卫生健康知识,从科学的角度介绍悬白艾、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等端午传统,促进学生“端午节”的民俗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6

1.词汇

(1)复习关于职业的词汇:doctor,teacher,nurse,cook,fireman,driver,policeman,pilot,singer.

(2)学习生词:astronaut,coach,actor(actress),writer.

2.功能句型

(1)复习询问他人职业及回答:Whatdoeshe/shedo?He/Sheisa/an…。

(2)学习询问对方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及回答: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

Iwanttobea/an…。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掌握和职业相关的一些词汇,并能在相应的功能句型中熟练运用;

(2)能在恰当的情景下熟练运用关于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回答的交际用语;

(3)能在相应的情景下熟练地运用关于询问对方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及回答的交际用语。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和操练,使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关于职业的词汇,能熟练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对将来工作的理想,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3.策略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标的英语,学会借助词典来学习。

4.其他目标

(1)在学习职业名称的过程中了解“感动中国的2003年度人物”,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2)在小组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重点词汇:astronaut,coach,actor(actress),writer.

2.重点句型:Whatdoyouwanttobe?Iwanttobea/an…。

教学难点:

1.正确朗读和运用关于职业的词汇。

2.正确理解、询问对方对将来工作的理想,并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单词卡片,奖励卡片;

2.学生准备:课本,笔。

教学过程:

课前介绍评价方式

Step1:Warmupandleadin

1.OralEnglish

2.Singasong:TheWheelsontheBus.

3.(课件):Look,sheisthedriverofthebus.Herjobisdrivingthebus.Doyouknow“job”?板书Jobs,并介绍课题。

Step2:Reviewsomewords

1.Freetalk:Whatjobsdoyouknow?(Canyouactasa…?)

2.Games:

(1)Showsomewordcards,readandact.

(2)Act,askandguess---Whatdoeshe/shedo?

Step3:Presentation:

1.Talkaboutthegreatpeoplein2003.

(1)Watchthescreenandthink:Whoarethey?Whataretheirjobs?(通过课件呈现“感动中国”的人物。)

(2)T:TheyarecalledtheGreatPeoplein2003.他们是被评为“感动中国的2003年度人物中的几个。Doyouknowtheirnames?

(介绍6个人物的姓名。学生活动:介绍人物姓名,摆放相应人物的复读机、图片和文字介绍材料。教师示范第一个。)

(3)Watchandlisten.

T:Whataretheirjobs?Let’slisten.(课件录音完整介绍6个人物的工作和业绩。)

2.Learnthenewwordbythestudentsthemselves.

(1)示范pairwork:Listen,look,matchandread.(示范过程中学习生词:coach---c-oa-ch---coach)

(2)学生自学单词,合作完成练习。

T:OK.Boysandgirlstakeoutyourpaperandpracticewithyourpartner,please.Iftherearesomenewwordsforyou,youcanuseyourdictionary(出示字典),gotolistentothetapeorteacheachother.

(学生活动:自学不会的单词,合作完成练习。)

(3)学生组内练习介绍一个人物。(学生活动:选择一至两个人物在组内练习介绍。)

3.Introducetheminthefront.

T:Whowantstocomehereandintroduceoneofthemtous?Pleaselistencarefullyandcheckyouranswers.(学生活动:自愿前来介绍一个人物。)

要求:介绍以后要板书图片;离人物介绍大图较近的学生可以引导用大图片。

4.相应单词的练习

astronaut:

(1)Pronunciation:astronaut---anastronaut.

(2)Practice(Passthepictureandask)Whatdoeshedo?Heisanastronaut.

writer:

(1)T:Canyouactasawriter?引导学生练习:writer---writer

(2)T:Whatotherwritersdoyouknow?

actor:

(1)T:Who’syourfavoriteactor?(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actress)

(2)T:Doyouwanttobeanactororactress?Why?

5.Learnthesentencepatterns.

(1)T:TheyareallthegreatpeopleinChina.Wewillalwaysrememberthem.Doyouwanttobeoneofthem?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Youcansay:Iwanttobe…。(出示句卡,带读,板书)

(2)T:Whataboutmydaughter?Canyouaskher?

(出示句卡,学习问句,板书)want---wanttobe---Whatdoyouwanttobe---growup---whenyougrowup---Whatdoyouwanttobewhenyougrowup?

(3)课件:播放录音---妞妞的回答

(4)Practice:Pairwork;Showinthefront.

Step4:Reinforcement---Talkaboutthemostpopularjob.

T:Excellent!Youhavesomanywonderfuldreamsforyourfuturejob.Whatisthemostpopularjobinourclass?Let’sfinishaquestionnaire.

(1)Model;

(2)小组调查;

(3)各小组填写结果;

(4)汇总全班调查结果

T:Themostpopularjobinourclassis________.Whydoyouwanttobea/an…?

Step5:Summary

T:Howcanyoumakeyourdreamtobetrue?Whatcanyoudoforyourdream?

Pleaseremember:Wherethereisawill,thereisaway.(课件呈现)

Step6:Homework

Talkaboutyourdreamjobwithyourparents.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7

说课流程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预设

一、说教材

这首诗是当代的女诗人柯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___”后期,噩梦将过,光明即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作者在诗中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诗中把种子比作“沉默的鱼”,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种子的美好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养分,积蓄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抒发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三、说教学重点

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文大意,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唤起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走进种子幸福美妙的梦境。

四、说教学难点

这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含蓄、意味深长,有关作者及作品《种子的梦》的资料学生搜集较困难,另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深入领悟诗人身处逆境不畏艰难,坚定信念、憧憬未来的生活激情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上把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列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并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说说自己的梦想,并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

高年级阅读倡导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理解文本大意。鉴于诗文语言细腻而深沉的特点,我选择“读悟结合法”,读中悟,悟中读,充分感悟文本,以诗文为凭借,让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放飞思维与想象。另外从班级实际出发使用“点拨”、“对话”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作用,构建民主、和谐的智力 活动学习互动空间。

六、说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常生活中你做过什么美梦?(板书:梦)假如让你转换角色,成为一粒种子,那又会做什么美梦呢?(板书:种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女诗人柯岩的作品《种子的梦》,此诗写于三十多年前,真实反映了她当时的处境和真实的感情。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理解种子的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愿。

3、学会本课生字。

二、预习检测,学习字词。

谈话了解:课前预习了吗?几遍?做了什么?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长期坚持,必有好处。(选四人愿意得到别人帮助的学生每人读两小节。另选四人上台担当小评判员,随即写出读错的字词,然后试着纠正。最后由学生自己学习巩固。)同桌互读互帮,每人读四个小节。

三、合作学习,理解大意。

师:第二个目标是了解种子的梦是什么,我建议大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

提示:

1、讨论每小节的意思,能用四个字来概括。

2、每个组员先主说两个小节的意思,最后由大家商定,组长主持并记录。

3、哪个组最先形成答案,可直接写在黑板上。其他组可以修正完善。展示交流,在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吸收长处,完善自己的观点。 老师的看法:藏进土地、孕育美梦、积攒力气、雨水滋润、迎风长叶、鲜花盛开、传播花粉、果实丰收。

小结:这是一颗有理想的种子,即使在冰冷冰冷的冬天,仍然做着美好的梦:(齐读)“我会长出两篇绿油油的叶子”、“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并且相信:明天的春天会更美丽。”

四、合作探究,理解含义。

过渡句: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柯岩写《种子的梦》又要表达怎样的心声呢?老师给大家提供资料,读一读,看能不能从中悟到什么。

1、资料:柯岩其人。

河南郑州人,原名冯恺。在1966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极为动荡不安的“十年动乱”时期,和同为诗人的丈夫贺敬之一起被关入“牛棚”,受尽了非人的虐待和身心的折磨。但她信念不灭,奋斗不止,终于迎来了梦想成真日子的到来。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之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

2、提示:联系课文想想,你对哪些词句有了新的理解?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

参考:(1)冰冷冰冷的世纪——暗喻十年动乱。 (2)藏身、潜身、沉默、叹息——处境艰难。 (3)伸展腰肢、倾心交付、溶化——不懈努力。(4)“我愿意„„”一小节中的“它”指的是谁?“爱情”又指的是什么? (提供资料:“__”后,她的种子梦终于成真,先后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3、小结:由此可见,柯岩就是借助种子的梦,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充满信息、乐观向上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歌。

五、朗读指导,自主背诵。

前四小节:因冰冷、憩睡、叹息、思念等而缓慢、低沉,突出力量的积蓄。后四个小节,因挤碎、美丽、爱情、相信而欢快、激昂,梦想成真。试着朗诵。齐读。自己选喜欢的小节背诵,至少两个小节。(举手检查)

六、学习检测,自我达标。

填空:

1、让水分□□着我的□□,让梦儿□□在我的心底。

2、我成活的树,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

3、提示:联系课文想想,你对哪些词句有了新的理解?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

参考:(1)冰冷冰冷的世纪——暗喻十年动乱。 (2)藏身、潜身、沉默、叹息——处境艰难。 (3)伸展腰肢、倾心交付、溶化——不懈努力。

(4)“我愿意„„”一小节中的“它”指的是谁?“爱情”又指的是什么? (提供资料:“__”后,她的种子梦终于成真,先后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

4、小结:由此可见,柯岩就是借助种子的梦,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充满信息、乐观向上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歌。 五、朗读指导,自主背诵。(8分钟)

前四小节:因冰冷、憩睡、叹息、思念等而缓慢、低沉,突出力量的积蓄。后四个小节,因挤碎、美丽、爱情、相信而欢快、激昂,梦想成真。试着朗诵。齐读。自己选喜欢的小节背诵,至少两个小节。(举手检查)

七、总结全文。

让同学们说说一粒小小的种子,身处逆境,但怀揣着一片梦想的蓝天,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呢?引导学生深入内容体会种子不畏艰难,顽强追求美好生活,回报春天的情怀就是诗人柯岩的情怀。种子的梦想就是柯岩的梦想。再让学生带着对种子的钦佩,对诗人钦佩再回到美丽的诗歌中去,选择你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八、谈梦想 写梦想

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变得坚实,很多人都像柯岩一样用手中的笔激情地记录着自己的梦想,让学生说说这首诗传递什么样的的梦想呢?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这个环节是要让学生懂得梦想的实现是要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文字功底比较厚的同学可以写诗的形式来表达) 九、板书 种子的梦

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追求不变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8

教学目标:

1.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重点:

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一、导入课文

你会唱《卖报歌》吗?(唱唱《卖报歌》。)你对《卖报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二、读通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要求做到边读、边画、边想。

2.分组自学讨论。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讨论:聂耳为什么要为小毛头写曲子?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正音。

(2)汇报交流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小毛头的聪明、可爱;聂耳的富有同情心、虚心等)。

四、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复述)

五、课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9

一、班会目的:

1、培养学生搜索、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通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有关现代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3、提高对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会前准备:

1、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相关道具。

4、串联词

三、主持人:

班长:郑天宇

四、班会程序:

1、班主任致辞

2、主持人导入并宣布班会开始

3、舞蹈《舞动的青春》

4、诗朗诵《碑林》

5、讲述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李大钊事迹)

6、诗朗诵:《祖国——我心中的歌》

7、歌曲:《精忠报国》

8、演讲:《我站在国旗下》

9、演讲:《缅怀烈士,立志成才》

10、歌曲:《感恩的心》

11、朗诵:《升旗台》

12、演讲:《不负众望》

13、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14、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并请班主任总结

15、班主任总结

班会过程:

班主任致辞: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黑板的文字时,我们便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缅怀先烈,立志成才。(这个话题既古老又年轻)这个词汇自诞生以来,就显得那么圣洁,那么崇高。回首往昔,我们伟大的祖国,曾有过空前的繁荣、极度的辉煌。但她的身上也铭刻了千年的坎坷,百年的屈辱(忧伤)。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民族的盛衰、国家的兴亡,如长河波涛,变幻起伏。而我们的祖国历经了诸多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却能够在屡遭挫折后又屡次崛起,在数经劫难后又数度辉煌。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无数个为她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圣贤英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因为是他们给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0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余数的意义,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的: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了这四大板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引入“快乐数学园”情景图,“同学们,小动物们在布置房间呢,这是它们挂的气球。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按黄、红、绿排列)。你们能很快说出第18个是什么颜色的吗?(绿色)。(出示编号检验猜测结果。)”

“挑选你们喜欢的编号让老师猜猜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能行。”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首先出示场景,“我们周末要开场联欢会,用鲜花装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场景图)

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竖式有初步认识,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感知余数的产生

“同学们,23盆花都摆上,每组5盆的时候,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还剩3盆)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样,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们都写成一种形式,即23÷5=4(组)3(盆)

(板书:23÷5=4(组)3(盆))

剩下的3盆我们怎么称呼它呢?我们大家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吧?我们叫它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怎样列呢?引导学生列式,并分析每个数字的含义(商4表示可以摆4组,余数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展示学生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因此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三道题,首先让学生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及时巩固“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通过“动手练一练”熟悉“除法竖式”的基本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数学游乐园”情景,“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快速猜出气球颜色的奥妙了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从以下提供的练习和活动中,挑选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在课外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既显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用彩色粉笔标记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1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一(3)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月光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美好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推进新课

1、前提测评:

(1)我会读:(开火车)(查字典)

贝多芬入场券激动乌云

仿佛微波粼粼安详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齐声朗读第一段自由朗读,老师走一走,听听哪组声音最大)

2、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学习内容:自由读2----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问题。(分角色朗读)

(1)贝多芬在旅行途中经过小镇时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出示穷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盲姑娘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

①盲不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哪有多好啊!”

②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所作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③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2)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是怎样说的?贝多芬的感受是什么?于是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为了让学生明白贝多再一次弹曲原因,师出示下面重点句子让学生再次品读。(屏幕出示,请学生朗读)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的说:“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3、精读感悟。

自学内容:8—10然段。(分小组朗读,评出最优小组。预习过了)

(1)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第二个曲子时,当时的环境怎样?(出示flash)

(2)

(3)想一想《月光曲》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4)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

出示“月亮出升、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刮起大风”图片及音乐伴奏,让学生在情境中边读边感受《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旋律。

4、齐读结尾段:

这一段让你明白了什么?

(三)课堂小结: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本文通过记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他在音乐方面所具有卓越才华。

(四)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薄云。

2、课文《月光曲》通过记叙()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和音乐的()。

3、文中的贝多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3

《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前调研,大部分同学不难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明晰算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四本图书的图片及价格信息。

问:你能就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能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课题

问:请认真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①购买《百科全书》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钱?

②购买《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学记》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购买《游戏力》和《百科全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④《丁丁上学记》比《百科全书》贵多少钱?

……

学生观察发现: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

白板课件

二、第二阶段

教学新课,探究新知

1、整、小对比,初步体会。

探究小数加法2.13+4.6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对比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吗?

2、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探究小数加法3.92+4.6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将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1)利用反馈器做学情调查

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将相同数位对齐?

利用反馈器反应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选1,不知道或还不太清楚的选2。

教师通过反馈情况和询问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活动建议。

(2)出示活动建议,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数位对齐是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的计数单位相同,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4)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问: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怎么做呢?

3、迁移类推,学习笔算小数的减法。

要求:列竖式计算

4.6-4.17并验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要将被减数补齐数位后,再计算。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总结归纳算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并说明解法①的错误原因:满十没有向前进一。

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不同意见双方说明各自的理由。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反应自己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认知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班内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做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学生列竖式计算。

2.13+4.17

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总结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结果要化简;为了计算方便要补齐数位;要善于演算……

第三阶段

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我会计算:(比比谁最厉害)

12.44+24.36=7.8-3.74=

2、一串小银片的单价是4.85元,一个毛线球的单价是0.68元,买一串小银片和一个毛线球一共要花多少钱?买一串小银片比一个毛线球多多少钱?

第四阶段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知识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

集合说课稿小学主题篇15

一、活动地点:

__图书馆

二、活动宗旨:

经过故事妈妈讲绘本故事和开展亲子游戏--做信封、写感激信,增强同学的母爱、父感情感体验,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到达感恩父母、感恩家人的教育目的。

三、活动准备:

1.出通知。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a4纸(彩色或白色)、铅笔、彩色画笔、剪刀、尺子。

3.布置活动场地。需要投影、笔记本电脑。

4.备课。

5.准备奖品。

四、具体活动方案:

活动流程:

(一)、图书馆领导致辞。

(二)、主持人讲注意事项。

(1)、请您在活动中看好您的宝宝,以免其受到伤害。

(2)、请在活动过程中遵守活动规则。

(3)、在活动中请勿拥挤。

(4)、在活动中表现棒的同学能够获得我们的小礼品

(三)、主持人介绍亲子活动项目。

(四)、活动流程

活动一:讲故事

讲绘本故事《宝莲灯》(适合中大童)。利用课件ppt。

活动二:制作信封,写感激信

导语一:有一个人:把你从小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你有困难她忧虑,你有成绩她称夸。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每年五月十一日,送支康乃馨给她。请问他是谁

导语二:今日是六一儿童节,同学们有没有收到礼物呀你们开不开心有没有多谢妈妈(或者其他人)。请写一封信感激他。

1、制作信封。

(1)分发工具:a4纸(彩色或白色)、铅笔、彩色画笔、剪刀、尺子。

(2)教师师范制作。

a画三个长方形。中间一个为15x8,上下两个都为13x7。

b连接三个长方形长的中点。

c在上头的长方形两边宽的中点画波浪边。中间画蝴蝶结。

d2、写感激信。

(1)介绍写信的格式。

请同学说,教师补充。

(2)同学在家长的帮忙下写信。

学生能够画画。

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