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高中说课稿 >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

时间: 李金 高中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后的新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15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 》是高中数学课本第 册( 修)的第 章“ ”的第 节内容,高中数学课本说课稿。

本节是在学习了 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 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 打下基础,所以

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 》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 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

特点之二是: 。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B、C

(2)能力目标:A、B、C

(3)德育目标:A、B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叶老师所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反馈发展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教师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归纳出 ,并依

据此知识与具体事例结合、推导出 ,这正是一个分析和推理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 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如在讲授 时,可通过

演示,创设探索 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蕴含的本质差异,从而摆脱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情景:A、教师演示实验。B、使用多媒体模拟一些比较有趣、与生活实践比较有关的事例,教案《高中数学课本说课稿》。C、讲述数学科学史上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设计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新问题的实验方法设计—这时在设计上最好是有对比性、数学方法性的设计实验,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显示学生的实验数据,模拟强化出实验情况,由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知识的结构。

(三)、实施反馈:

1、课堂反馈,迁移知识(最好迁移到与生活有关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2、课后反馈,延续创新。通过课后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课后研实验,实现课堂内外的综合,实现创新精神的延续。

五、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知识推导过程,右边实例应用。

六、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 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

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2】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陈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方案。

一、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其含义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习高等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的画法,由此揭示这类函数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以及A、ω、φ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图象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研究函数图象变换的一个延伸,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直观反映。共3课时,本节课是继学习完振幅、周期、初相变换后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平移量的理解。因此,分析清不管哪种顺序变换,都是对一个字母x而言的变换成为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

依据《课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能用五点作图法和图象变换法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能举一反三地画出函数y=Asin(ωx+φ)+k和y=Acos(ωx+φ)的简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到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并通过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变换这一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中,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小组交流中,学会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难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问题逐步深入的研究中唤起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引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六问三练)

1、设置情境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编写意图

《对数函数》出此刻职业高中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四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资料,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资料。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本事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本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归纳、数形结合的本事。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4)情感目标: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关键: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

二、说教法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本事,运算本事,思维本事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进取性不高。针对这种情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启发指数函数的定义,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设问、课堂讨论来加深理解。在对数函数图像的画法上,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及图像变化的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直接地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性,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进取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习法:学生经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习法:经过实验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景,找出未掌握的资料及其差距。

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本事。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对数?如何求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何?学生回答,并利用课件展示一下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设计意图:设计的提问既与本节资料有密切关系,又有利于引入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

(2)导言:指数函数有没有反函数?如果有,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它的反函数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言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渴望明白问题的答案。

2、认定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3、导学达标

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安排师生互动活动。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及反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指数函数有反函数,并且y=ax(a》0且a≠1)的反函数是y=logax,见课件。把函数y=logax叫做对数函数,其中a》0且a≠1.从而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对数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这样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过渡自然,学生易于理解。因为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及图象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经过比较充分体现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对数函数的图象

提问:同指数函数一样,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之后,我们要画函数的图象,应如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描点法画图。教师肯定,我们每学习一种新的函数都能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描点画图。再研究一下,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让学生回答,画出指数函数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象,就是对数函数的图象。

教师总结:我们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既可用描点法,也可用图象变换法,下边我们利用两种方法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方法一(描点法)首先列出x,y(y=log2x,y=logx)值的对应表,因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x》0,所以可取x=···,,,1,2,4,8···,请计算对应的y值,然后在坐标系内描点、画出它们的图象。

方法二(图象变换法)因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只要画出y=a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就能够得到y=logax.的图象。学生动手做实验,先描出y=2x的图象,画出它关于直线y=x对称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类似的从y=()x的图象画出y=logx的图象,再出示课件,教师加以解释。

设计意图:用这种对称变换的方法画函数的图象,能够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之间的认识,便于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照,但使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更为方便,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分析画法之后,可让学生自由选择画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取性。

(3)对数函数的性质

在理解对数函数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在于抓住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这一要领,讲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先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上述两个对数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让学生列表分析它们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然后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作了以上分析之后,再分a》1与0《a《1两种情景列出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出示课件并进行详细讲解,把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列成一个表以便让学生比较着记忆。

设计意图:这种讲法既严谨又直观易懂,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有帮忙,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并且利用表格,能够突破难点。

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为了揭示这两种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照表(见课件)

设计意图:经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认识两个函数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函数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4、巩固达标(见课件)

这一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经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从讲解过程中找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予以总结。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5、反馈练习(见课件)

习题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反馈过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景。

6、归纳总结(见课件)

引导学生对主要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以,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对数值大小的方法。

7、课外作业:

(1)完成P782、3题

(2)当底数a》1与0《a《1时,底数不一样,对数函数图象有什么持点?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见课件),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两个性质。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它的性质定理不仅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而且也是后继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梯形的预备知识。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知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和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及应用

(二)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节课采用了教具直观教学法,联想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际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法: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我们学过三角形,你都知道哪些特殊的三角形?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提问: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它的对称轴?

(二)实验探索,大胆猜想

教师演示(模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实验,并让学生做同样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重合部分,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质。

(三)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让学生由实验或演示指出各自的发现,并加以引导,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逐条归纳,最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2。

1.性质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在△ABC中,∵AB=AC()∴∠B=∠C()

2.性质定理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

(1)∵AB=AC∠1=∠2()∴BD=DCAD⊥BC()

(2)∵AB=ACBD=DC()∴∠1=∠2AD⊥BC()

(3)∵AB=ACAD⊥BC于D()∴BD=DC∠1=∠2()

(四)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指导学生表述证明过程。

思考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是否相等?为什么?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两直线互相垂直。

(4)联想方法要经常运用,对解题大有裨益。

2.作业布置:

(1)必做题:

书本课后作业

(2)选做题:搜集日常生活中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实例,并思考这些实例运用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焦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是,在初中学习时,利用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却以结论性的形式呈现。在高一学习了解析几何后,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掌握由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几何法和代数法。其中几何法应该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所学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后,比较与半径r的关系。从而作出判断,适可而止第引进用联立方程组转化为二次方程判别根的“纯代数判别法”,并与“几何法”欣赏比较,以决优劣,从而也深化了基本的“几何法”。含参数的问题、简单的弦的问题、切线问题等综合问题作为进一步的拓展提高或综合应用,也适度第引入课堂教学中,但以深化“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目的,要控制难度。虽然学生学习解析几何了,但是把几何问题代数化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具体转化方法,学生仍是似懂非懂,因此应不断强化,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基本素质。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会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直线L:ax+by+c=o,圆C:x2+y2+Dx+Ey+F=0,圆的半径为r,圆心(- ,- )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当d >r时,直线l与圆c相离;

当d =r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d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图形及其判断方法。

2、难点:用坐标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投影仪演示法。

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对照,归纳,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 启发学生由图形获取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直观认知,引入新课 师: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导入新课

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特征与种类 师:引导学生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种类,进一步神话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生:学生观察图形,利用类比,归纳的思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3、在初中,我们怎么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如何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

你能说出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

种方法吗? 使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培养抽象的概括能力。

抽象判断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路和方法 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过程

生: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过程

师:引导学生从集合的角度判断直线与圆的方法

生:利用图形,寻求两种方法的数学思路

5、你能用两种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学思路解决例1的问题吗? 体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关注量与量的之间的关系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1

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1,并完成教材书上的136页的练习题2

6、通过学习教材书上的例1,你能总结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 关系的步骤吗? 是学生熟悉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步骤 生:于都例1

师:分析例1 ,并展示解答过程,启发学生概括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步骤,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生:交流自己总结的步骤

7、通过学习教材书上的例2,你能说明例2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吗? 进一步深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师: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成教材书上的例2 ,启发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生:阅读教材书上的例2 ,并完成137的练习题

8、通过例2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弦长的运算方法 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探索直线与圆的相交弦的求法

生:通过分析,抽象,归纳,得出相交弦的运算方法

9、完成教材书上的136页的习题1234 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生:互相讨论交流,完成练习题

10、课堂小结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你学到什么了?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求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择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择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后习题A 1,2,3;

选择题:课后习题B1,2,3;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6】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第二册第三章“3.1.1倾斜角与斜率”。我说课的程序主要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四个部分组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要素。学生在原有的对直线的有关性质及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重新以坐标化(解析化)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相关性质,而本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性质,是研究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的思维的起点;另外,本节也初步向学生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有着开启全章,奠定基调,渗透方法,明确方向,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在新的问题的情境中,去主动构建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初步感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类比,猜想和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及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索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使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交流与合作,从而扩展自已的数学知识和使用数学知识及数学工具的能力,实现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三、说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感受程度不同,学习热情、身心特点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主要运用引导、启发、情感暗示等隐性形式来影响学生,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想、去做,给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条直线,这些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如何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本节课将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直线的倾斜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直线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探究发现:

(1)直线的倾斜角:

有新课导入直接引出此概念,学生易于接受,但是容易忽视其中的重点字。因此重点强调定义的几个注意点:①x轴正半轴;②直线向上方向;③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的倾斜角为0度。由此得出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直线的确定方法: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

(3)直线的斜率:

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区别:

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是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因为90°的正切不存在。)

(4)由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斜率: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由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直线的斜率公式:(x1≠x2)。

3、学用结合:

(1)例题讲解:P89-90/例题1和例题2。

例题的讲解主要关注思路的点拨以及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

(2)课堂练习:

P91/练习第1、2题

4、总结归纳:

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公式

定义

取值范围

5、布置作业:P 91/练习第3、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7】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地位体现在它的思想的基础性。一方面,本节课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中a、b、c、k、h的作用,能熟练地对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进行配方,会对图像进行平移变换,领会研究二次函数图像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作图、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养成即能自主探索,又能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二次函数各系数对图像和形状的影响,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特例分析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划归思想。难点是图像的平移变换,关键是二次函数顶点式中h、k的正负取值对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影响。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感受数学的自然美。为了更好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为此,我设计了5个环节: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

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

④训练小结——深化巩固;

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注重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感受学习乐趣。根据教材内容,我首先出示一道题目,以需要画y=2x?图像为引子,让学生画y=x?和y=2x?图像,进而比较这两个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背景切入,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函数y=x?与y=ax?图像的关系,得出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即二次项系数a决定图像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

由浅入深,下面让学生画y=2x,y=2(x+1)与y=2(x+1)+3的图像并寻找它们的联系,再让学生与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图像进行对比,最后总结出图像的变换规律:a决定开口方向、h决定左右平移、k决定上下平移。由于二次函数的重要性,本节课我以考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

2.探究交流—发现规律

从特别到一般是我们发现问题、寻求规律、揭示本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做出y=2x与y=2x+4x-1的图像,再与课件上的图像对比并叙述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出结论: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bx+c,先将其化成y=a(x+h)+k的形式,从而判断出y=ax+bx+c的图像是如何由y=ax变换得到的。在课本第42页例1(1)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含有参数的解析式y=a(x+h)+k中,顶点坐标应是(-h,k),而不是(h,k)。所以,例1(1)中二次函数f(x)顶点的横坐标是4,即-h=4,h=-4,括号里面就是x-4(这里容易出错)。例1(2)中h、k的值是已知的,只需要确定a的值就可以了。

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

前面的练习和例题,基本涵盖了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各种情况,启发并引导了学生将实例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y=x到y=ax,y=ax到y=a(x+h)+k,y=ax到y=ax+bx+c(其中,a均不为0)的图像变化过程,即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h正左移,h负右移;k正上移,k负下移。

4.练习小结——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和加深二次函数y=ax?+bx+c中的a.b.c对图像的影响,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练习,完成课本44页练习1—3题。上课时间有限,为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练习和讨论,我一直坚持让学生规范使用演草本。课堂上需要学生动手演练的地方不急于安排学生马上讨论,而是让学生思考后将自己的答案整齐地写在演草本上,然后小组内四人相互交换进行量分,因为是在课堂上,量分标准要简单,我要求用30分的整分制。用时较短10分,书写整齐规范10分,解答正确10分。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学生之间的三次竞争:

①看谁解的快、用时最短;

②看谁书写的整齐;

③看谁做的对。

这个自己做和批阅的过程,也是学生对题目加深理解的过程。量完分后组织学生对不同解法进行探究,这又会产生学生之间的第四次竞争,看谁的方法简便,思维更严密。当然做题时有的学生会做的很快,可以让他们判断黑板上演示学生的解题得分情况,这也促进在黑板上演示的学生同下面学生之间的竞争。

这个充满竞争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通过演草本无形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收获新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思考、比较、辨别能力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这样每节课都有竞争,能使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的长处,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切实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真正的活起来。考试中,成绩必然会逐步提高,能避免现在我们教学中学生"考试什么都不会,考完后什么都会"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学生书写凌乱的通病,经过长期这样的练习,每个学生练就了快思考、求准确、写整齐的能力。

5.延伸拓广——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既要面对全体学生,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原则。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提高练习题组,共两道被选题目,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进一步提高。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8】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主要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

(2)它是在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这一课题的前后章节来写)

(3)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具体的课题改变就行了,如果不是热点难点问题就删掉)

2、 教材重、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重难点突破: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来实现重难点突破。(这个必须要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反馈式评价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只是。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前三部分用时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可适当删减)

四、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导入新知

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行绘制出一次函数f(x)=x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象的特点,总结归纳。通过课上小组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教师总结:一次函数f(x)=x的图像在定义域是直线上升的,而二次函数f(x)=x^2的图像是一个曲线,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适当添加手势,这样看起来更自然)

2、创设问题,探索新知

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用二次函数f(x)=x^2表达式来描述函数在(-∞,0)的图像?教师总结,并板书,揭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注意强调可以利用作差法来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

让学生模仿刚才的表述法来描述二次函数f(x)=x^2在(0,+∞)的图像,并找个别同学起来作答,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

让学生自主学习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为接下来例题学习打好基础。

3、 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例1主要是对函数单调区间的`巩固运用,通过观察函数定义在(—5,5)的图像来找出函数的单调区间。这一例题主要以学生个别回答为主,学生回答之后通过互评来纠正答案,检查学生对函数单调区间的掌握。强调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半开半闭的形式

例题讲解之后可让学生自行完成课后练习4,以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2是将函数单调性运用到其他领域,通过函数单调性来证明物理学的波意尔定理。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跟难点问题,这一例题要采用教师板演的方式,来对例题进行证明,以规范总结证明步骤。一设二差三化简四比较,注意要把f(x1)-f(x2)化简成和差积商的形式,再比较与0的大小。

学生在熟悉证明步骤之后,做课后练习3,并以小组为单位找部分同学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自行完成,并通过自评、互评检查证明步骤。

4、归纳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证明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5、作业布置

为了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我将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一组 习题1.3A组1、2、3 ,二组 习题1.3A组2、3、B组1、2

6、板书设计

我力求简洁明了地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部分最重要用时六到七分钟,其中定义讲解跟例题讲解一定要说明学生的活动)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主动性,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让内部动机和外界刺激协调作用,促进其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

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

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习:

教材13页练习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例题1:

(1)已知A(-2,0),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不存在

(2)已知动点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5

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实轴长为,焦距为。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求|PA|

【设计意图】

运用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使问题化归为几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类问题。例2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辨析。

【学情预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学生看上去都能顺利解答本题,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实上,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写出点A的轨迹,有了练习题1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就显得颇为简单,因此面对例2(1),多数学生应该能准确给出解答,但是对于例2(2)这样相对比较陌生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我提醒学生把3/5和离心率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和第二定义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如果时间允许,练习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数学猜想、试验的机会。

练习:

设点Q是圆C:(x1)2225|AB|的最小值。3y225上动点,点A(1,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引申:若将点A移到圆C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当然,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的话,

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知识链接】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

2、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二)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举例

1、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曲线上一点,若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2,求P到右准线的距离。

2、|PF1||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例题:

(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MF|最小时,求M点的坐标。

(3)已知点P(-2,3)及焦点为F的抛物线y,在抛物线上求一点M,使|PM|+|FM|最小。

5、已知A(4,0),B(2,2)是椭圆1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A|+|MB|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将借助于,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优化问题的学习,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2、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如何建立实际问题的目标函数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问题1把长为60cm的铁丝围成矩形,长宽各为多少时面积最大?

问题2把长为100cm的铁丝分成两段,各围成正方形,怎样分法,能使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各最小?

问题3做一个容积为256L的方底无盖水箱,它的高为多少时材料最省?

二、新课引入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导数求最值的方法,可以求出实际生活中的某些最值问题。

1、几何方面的应用(面积和体积等的最值)。

2、物理方面的应用(功和功率等最值)。

3、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利润方面最值)。

三、知识建构

例1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片的四角切去相等的正方形,再把它的边沿虚线折起(如图),做成一个无盖的方底箱子,箱底的边长是多少时,箱底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

说明1解应用题一般有四个要点步骤:设——列——解——答。

说明2用导数法求函数的最值,与求函数极值方法类似,加一步与几个极

值及端点值比较即可。

例2圆柱形金属饮料罐的容积一定时,它的高与底与半径应怎样选取,才

能使所用的材料最省?

变式当圆柱形金属饮料罐的表面积为定值S时,它的高与底面半径应怎样选取,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

说明1这种在定义域内仅有一个极值的函数称单峰函数。

说明2用导数法求单峰函数最值,可以对一般的求法加以简化,其步骤为:

S1列:列出函数关系式。

S2求:求函数的导数。

S3述:说明函数在定义域内仅有一个极大(小)值,从而断定为函数的最大(小)值,必要时作答。

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内阻为,电动势为。外电阻为

多大时,才能使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是多少?

说明求最值要注意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也就是说取得这样的值时对应的自变量必须有解。

例4强度分别为a,b的两个光源A,B,它们间的距离为d,试问:在连接这两个光源的线段AB上,何处照度最小?试就a=8,b=1,d=3时回答上述问题(照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例5在经济学中,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称为成本函数,记为;出售单位产品的收益称为收益函数,记为;称为利润函数,记为。

(1)设,生产多少单位产品时,边际成本最低?

(2)设,产品的单价,怎样的定价可使利润最大?

四、课堂练习

1、将正数a分成两部分,使其立方和为最小,这两部分应分成____和___。

2、在半径为R的圆内,作内接等腰三角形,当底边上高为 时,它的面积最大。

3、有一边长分别为8与5的长方形,在各角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把四边折起做成一个无盖小盒,要使纸盒的容积最大,问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多少?

4、一条水渠,断面为等腰梯形,如图所示,在确定断面尺寸时,希望在断面ABCD的面积为定值S时,使得湿周l=AB+BC+CD最小,这样可使水流阻力小,渗透少,求此时的高h和下底边长b。

五、回顾反思

(1)解有关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需要分析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适当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所得结果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2)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来判断函数最值时,如果函数在此区间上只有一个极值点,那么这个极值就是所求最值,不必再与端点值比较。

(3)相当多有关最值的实际问题用导数方法解决较简单。

六、课外作业

课本第38页第1,2,3,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2.了解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3.提高学生解题时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常见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复习提问),请三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

[字幕]

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2.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依据、手段、目的各是什么?

3.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学了哪些常用的变形方法?对式子的变形还有其它方法吗?

[点评]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步骤中,关键是对差式的变形.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对式子变形的常用方法除了配方、通分,还有因式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积累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和比较法思想的应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衔接新知识,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并点评.

(学生活动)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

1.化简

2.比较与()的大小.

(学生解答问题)

[点评]

①问题1,我们采用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简化.

②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我们不难发现,比较法的思想方法还可用来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研究问题,建立新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例题),引导、启发学生研究问题,井点评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分析,研究问题.

[字幕]例题3已知 a , b 是正数,且,求证

[分析]依题目特点,作差后重新组项,采用因式分解来变形.

证明:(见课本)

[点评]因式分解也是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此例将差式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在确定符号中,表达过程较复杂,如何书写证明过程,例3给出了一个好的示范.

[点评]解这道题在判断符号时用了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 思想方法.要理解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分类时要不重不漏.

[字幕]例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 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 n 行走,如果,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分析]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为,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分别为,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

解:(见课本)

[点评]此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学习了如何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要培养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品质.

设计意图:巩固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变形方法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请甲、乙两位学生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设,比较与的大小.

2.已知,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及思想方法的应用.灵活掌握因式分解法对差式的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反馈信息,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的解题过程,小结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的常用方法和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比较法不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基本、重要的方法,也是比较两个式子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

2.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差式的符号.

4.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类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②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函数关系,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③列出函数关系、等式或不等式,

④求解,作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数学思想与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笔记.

本节课学习了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对符号确定的分类讨论法;应用比较法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要明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理解转化,使问题简化是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求差后对差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领会化归、类比、分类讨论的重要数学 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 7、8。

2、思考题:已知,求证

3、研究性题:对于同样的距离,船在流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和船在静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是否相等?(假设船在流水中的速度和部在静水中的速度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思考题让学生了解商值比较法,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研究性题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后点评

1.教学评价、反馈调节措施的构想: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馈学习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2.教学措施的设计:由于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是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差式变形的方法和符号的确定,例3和例4分别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例5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应用.例题设计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应用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4】

教学目的: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

教学难点:

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

二、掌握知识,巩固练习

练习:

1、说出下列圆的方程

⑴圆心(3,—2)半径为5

⑵圆心(0,3)半径为3

2、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3、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

4、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

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

练习: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

2、某圆过A(—10,0)、B(10,0)、C(0,4),求圆的方程。

例2:某圆拱桥的跨度为20米,拱高为4米,在建造时每隔4米加一个支柱支撑,求A2P2的长度。

例3、点M(x0,y0)在x2+y2=r2上,求过M的圆的切线方程(一题多解,训练思维)

四、小结练习P771,2,3,4

五、作业P811,2,3,4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64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模块(128学时)

第1单元集合(10学时)

第2单元不等式(8学时)

第6单元数列(10学时)

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10学时)

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18学时)

第10单元概率与统计初步(16学时)

2.职业模块

第2单元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2学时)

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