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学科说课稿 > 历史说课稿 >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

时间: 小龙 历史说课稿

好的说课稿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能够让听众能够理解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如何写出优秀的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精选篇1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包含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说明了中国人思想领域的质的飞跃。学习本节内容要从这一大的历史趋势出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政治专题和经济专题相应内容的回顾中形成认识;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不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整节课的教学巧妙运用民意调查切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历史课堂知识丰富、内容多彩;为了有利于教学,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关怀;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小组探究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度高。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因时间关系,让学生看材料和图片时,并没有对其做深层次地介绍和解读。在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并没有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导致拖堂。

在评课的过程中,专家同行也对我提出了一些意见,如在课本内容的调整上可以在大胆些,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等等,是我感触颇深。

我更加明白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此次备课中,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只是一味地讲究形式上的多样,而丢了备课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研读大纲,课程标准。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刻地感触,到底什么是新课改,仅仅是形式上的吗?仅仅是小组合作,仅仅是探究讨论吗?不论是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甚至大量的材料视频等等,这些都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而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我们的课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合情合理。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改进:

1.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先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教学要点、知识重难点,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再依据学生实际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胆根据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以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同时合情合理设计教学形式,所涉及的教学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3.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资料库,尽可能地灵活巧妙地使用历史资料进行知识教学,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为学生课后的练习、测试等积攒材料。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精选篇2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环境的变化 (地壳的运动导致)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

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

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精选篇3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教案示例

导入

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

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讲授新课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它们都是何时发明的?

教师指出:其中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就是在隋唐时出现的。

提问:假如现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小字的介绍,鼓励学生讲解雕版印刷的操作程序:雕版印刷就是把要印的书稿内容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土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如当时就有雕印的白居易的诗出售。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展示图片:雕版印刷的《金刚经》部分(卷首图,卷尾文)。

让学生阅图简介:《金刚经》是一部经卷。画面精美,文字清晰,足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很纯熟了。从这部经卷的卷尾标注来看,是一个叫王玠的人,刻经为父母祈富消灾。从图中还可以看到经卷的卷尾还标有雕印时的时间,咸通九年是公元868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唐朝。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2.火药

火药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的炼丹师们在炼制弹药的时候发明的(展示火药发明的图片)。唐朝的时候,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学生讨论:火药有哪些用途

火药作用:制造鞭炮、制作武器弹药、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等。但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军事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人们利用火药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弹丸制作出具有杀伤破坏力的武器,统称为火器。火器真正应用于唐代。唐末北宋的火箭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点燃后用弓箭射向敌营,燃烧敌人的营房、人员、军械。北宋的火器主要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对人马的杀伤力不大,后期制造出爆炸性火器,如霹雳火炮,射出碎片可以杀伤敌人,威力较大。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史上的重大转折。以往的武器战争仅仅是机械力量和人的勇力智谋的厮杀,而火器的发明开始了军事方面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战术革命。它首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在战争中显示出强大威力。

3.赵州桥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由学生总结得出)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彩图2-一河北赵州桥,指出桥的建筑特点。(石拱桥)

教师简介: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坐落在今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欧洲出现类似的石拱桥要比赵州桥晚700多年。而且,早已毁坏。

引导学生阅图评价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赵州桥是我国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精选篇4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进行历史教学创新的前提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程,只要学生们产生了兴趣,那么教学效果会好的多。反过来说,如果学生们对一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会学得多么好,甚至不会去学,更谈不上进行教学创新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表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一种内在的最强劲的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甚至列为自己最不喜欢学习的课程,主要原因是:这门课程枯燥、没意思,且不知道学了这个有什么用,不能真切的理解明古知今这个词的含义。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课文过于枯燥之外,教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一些真实的物品、图片,或是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一些历史场景或是影视片断,鼓励学生听一些比较好的历史讲坛和历史典故,让学生们在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气氛潜移默化地把知识就吸收了。持续一断时间,在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后,学生自己可能就会体会到这门课的魅力所在。

2创新历史教学理念及手段,搞活历史教学

良好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创新教学手段是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子,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强调人文性,培养学生历史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明白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也在变化,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要进行创新,要改变过去的“照本宣科”式的陈旧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性的思维,多思考一些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另外,还要提高学生获信息与资源的能力,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与资源需要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得,培养这种能力本身就培养了学生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师生关系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前提,它是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有一种填鸭教学的味道,并且教师严格控制课堂纪律,学生们处于一种比较绝对的被动地位,一般来说只能被动的服从,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及课堂主体作用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这样的课程在早些年代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学生心理成熟的提前,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抵触,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学习效率自然也非常的低下。现代教育越来提倡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构建平等的课堂关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前提。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求教师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即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由教师主导,这里主要体现一个导字,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时刻的导,从而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以充分发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有自己想法的见解,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掘,最终学好历史,并提高综合素质。

4加强学习和修养,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自然离不创新型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要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让他们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进行创新的能力。虽然在当前的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许多教师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还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创新能力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历史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勇于进行尝试,积极进行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创新,组织开放式、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充满变革的时代,历史教师特别是初中的历史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5小结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进行创新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历史教师创新性劳动的环境,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进修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精选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