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
说课稿不仅要求教师说出教什么和怎样教,还要求教师能够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写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下载,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
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四)教材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仪
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3、解决办法
(1)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学生比较熟悉,可学生熟悉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形成完整的概念。
(2)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
(3)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专门的科技名词,以教师讲述为主,但必须做到概念准确。
(4)用归纳法,让学生多做、多读、多讲,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从18、19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
2、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板书)(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板书)1、从竹简到纸的发明
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纸是怎样发明的?
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第2个思考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板书)(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
(板书)(三)、地动仪
请同学们思考: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
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
(板书)(四)、华佗和张仲景
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的是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课堂小结
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一时期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篇2】
【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 革”,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内容上,本科包括两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以“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重点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知道它的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并对比“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了解、分析,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由此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祝酒歌》片段,展示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和部分歌词。
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1977年,你知道歌词中的“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学生听歌,根据这首歌创作的时间和歌曲旋律、部分歌词,
思考并回答问题:歌词中“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1976年10月粉碎“_”,“_”结束)
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喜悦,激动,期待……)
总结、过渡:十年“_”的动 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_”后人们要求纠正“文 革”的错误,拨乱反正,这正是《祝酒歌》的创作背景,它以活泼流畅的曲调,丰满生动的歌词,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人们对“文 革”后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让我们通过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见证时代的变迁。
二、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目标导学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材料一:1978年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改革开放》载《学习日报》.8.25?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吗?
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民经济困难)
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
材料二:1977.2.7,《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的遵循”。
1977.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华国锋在政治报告中强调说,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道路,这是当代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成果”;“文化 大革 命”这种政治性质的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何沁,高等教育出版社
设问:有什么问题阻碍了人们对未来美好期许的实现呢?
根据材料,你认为是哪些问题阻碍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的实现呢?
(“两个凡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盲目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在徘徊中前进)
(过渡)设问:面对“两个凡是”将“_”的左倾错误进行到底的趋势,中共和人民是怎样突破思想上的藩篱的呢?
材料三:图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面对“两个凡是”将“文 革”的左倾错误进行到底的趋势,中共和人民是怎样突破思想上的藩篱的呢?(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为开端,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总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目标导学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阅读课本找一找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结合刚刚找出的“问题”,指出会议是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
找一找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并指出会议是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
①针对“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针对“盲目个人崇拜”——政治上——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法党规,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教师补充: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这是对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肯定和总结,也是对中共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标志着中共从根本上冲破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教师补充: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目标导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拨乱反正
设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政治、组织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阅读本课课本,你能列举中共在全面拨乱反正的措施吗?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阅读本课课本,列举中共在全面拨乱反正的措施吗?
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完成。
教师补充:平反冤假错案和思想上全面拨乱反正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又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设问:“_”后人们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由此,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_”后人们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由此,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三、拓展延伸
历史学家胡绳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引导学生从思想、领导核心、历史地位三个方面比较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课堂总结
以示意图总结本课内容(见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 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彻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并由回答正确的同学讲解题。
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篇3】
课程标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是如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的成功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本节课讲述的正是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建设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但经济史涉及的专有名词多、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专有名词,还要采用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理解,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经济方面的专有名词比较多,初中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邓小平曾8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并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那么中国的1978和1985年发生了什么事,使我们不仅改变了中国,还获得了世界对我们的认可呢?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来看看1978年的中国,回忆下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
1、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实行改革开放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前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呢?
学生: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发言后,让学生读课本39页“相关史实”第一段初步了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然后展示两则材料,由学生进一步总结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教师总结: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实施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降低,消极怠工,致使农业不景气,粮食产量少,人民生活极端贫穷,甚至连吃饱饭都成为了当时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迫在眉睫。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8页两段的内容,并总结出我国改革的目的以及如何开始实施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3.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
我国最早开始进行农村改革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的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粮食产量严重减产,而小岗村更是穷的响叮当。小岗村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人均收入不足20元,口粮只有百余斤,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十年间,小岗村没有向国家交过一粒粮,集体的公共积累只有几间空落落的牛屋和一张犁、一杆秤、一只斗。每年打谷场的磙子一停,社员们只能去要饭。生产队队长严宏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能喝上一碗稀饭。(出处:《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八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第104页)
1978年11月24日的夜晚,小岗村各家的户主秘密开会,全队20户除了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其余18户全部到场。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就是当时18户经过协商,共同签字画押的“协议”。我们一起看下它的内容,总结下这18户决定了什么?
学生:分田到户。
教师:什么是“户”?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这里指以家庭为单位
教师:再看看这个协议,分到田的农民有什么责任吗?
学生: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
教师:很好,在获得土地的同时,农民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粮食任务上缴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
教师:我们回忆下,我国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学生: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那么分田到户,在当时允许吗?
学生讨论发言:不允许,当时我国的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土地和其他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
教师:对,在当时“分田到户”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贫穷的小岗村已经没有出路了,这是村干部能想到的方法,与其要饭、等国家救济还不如放手一搏,正如这份协议中写到的“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到18岁”。这是朴实的农民为了生存,为了不再忍受饥饿铤而走险,18户农民压上所有的身家性命,按上血手印,分田到户。而这份“沉甸甸”的承载着18户农民所有希望的协议,成为了我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那么“分田到户”的小岗村收成怎么样呢?
之前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老老少少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土地上。
实行“分田到户”后的第一年这个从未向国家交过1斤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并还清了20年来的贷款。小岗村人第一次有了粮,有了钱,第一次吃饱了肚子。
随着小岗村的成功,凤阳县各个地方纷纷开始实施“分田到户”,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凤阳县从1978年开始三年不断地增产。而这小岗村18位“敢为天下先”的农民成为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在今年12月我国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这18位农民被评为“改革先锋”。
5.发展进程
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摆脱贫穷大胆的尝试“分田到户”,如同一声惊雷响彻神州。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下,我国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推广全国。到1983年改革“遍地开花”,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究竟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呢?
6.定义
“家庭联产”说明了其组织形式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承包”指的是农户与集体达成协议将土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承包给农户,而“责任制”是指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自负盈亏。
那么我们考虑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土地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农民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极大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指出:责——自负盈亏
权——土地的使用权
利——农民的既得利益
正如农民所言:“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仍然公有制,农民获得的只是使用权。
7.深化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农村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也使一大批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美的、容声、隆力奇、万家乐等都是乡镇企业的佼佼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幅图表是我国从1976年到1984年粮食产量的数据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粮食实现了出口。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看课本40页的“材料研读”,研究下当时我国城市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总结:政企不分、平均主义严重还有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我们来看几个材料,具体了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这幅图是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的头条,福建五十五位厂长和经理联名写信给省领导,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什么要用“松绑”一词呢?我们来看材料一,并指出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材料二,我们去购物,每样商品都有它的价格,厂家制定价格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价格是根据商品成本、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等因素制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却是由政府定价,完全忽视市场规律,甚至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的销路完全由政府解决,毫无压力的工厂任务只有一个:完成生产任务。在这样的政策下,企业毫无动力,产品、技术不进行更新换代,企业缺乏活力。
再加上当时的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人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工人毫无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
我们通过对以上几则材料的解读,总结一下:当时城市经济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确:
政府——政企不分管得多
企业——毫无自主权,在政府这个大伞的庇护下不作为
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积极性,如一潭死水。
正如课本上所说:“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提出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城市。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城市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着政府、企业和工人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城市要想发展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政府要放权,企业、工人必须调动起积极性,所以对症下药,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先一起读课本的第40页第一、二段,归纳并完成表格。
3.内容
(1)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经济形式。
(2)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效益与职工的收入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样一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一起分析下改革使政府、企业、工人发生了哪些变化?之前存在的问题能解决吗?
政府——政企分开放开了政府的手,放权
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施企业责任制
工人——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效果如何呢?我们来看个实例: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原名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这是个濒临破产,资不抵债的企业。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这个厂也迎来了一位新厂长——张瑞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此时的海尔职工毫无工作积极性,消极怠工。在改革的推动下,政企分开,企业拥有了自主权;按劳分配更使工人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企业有了活力。而厂长张瑞敏也很抓企业质量,在收到一封群众关于质量的投诉信后,张瑞敏让员工拿着大锤砸掉了有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并提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这一锤砸出了海尔职工的质量意识,也使海尔名声鹊起。这把大锤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海尔在激烈的家电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尔不仅在中国家电行业,而且走出了国门,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甚至在美国纽约也建起了一幢“海尔大厦”。海尔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前三季度海尔的营业额更是高达1381亿元。从海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以及在这四十年中我们取得的巨大成绩。
4.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实施,我国城乡经济出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急速上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均收入等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85年永载史册的一年,中国城市经济开始了持续发展,中国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这一年,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荣登美国《时代》周刊,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因为这些成就而停止,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家一起读课本40页的最后一段,并回答问题。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进一步明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们来解读下定义。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这是前提,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二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性,在尊重市场调节的前提下进行,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那么我们来对比下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地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该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国有企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开始建立股份制、公司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我们一起读课本的41页第一段,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今天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在世界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11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在其封面上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了“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在封面使用两种文字。
在这期杂志中美国欧亚集团总裁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准备好赢得未来》的文章。文章写道:“此时,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已然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大的角色。”“今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甚至更可持续。”
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向学生展示网上的资料)
(1)什么叫历法?
(2)夏朝的历法的发明、商朝历法的特点、战国24节气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历法和24节气,并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课下继续搜集24节气的谚语。
三、扁鹊
⑴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⑵补充扁鹊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屈原
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
(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
五、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提供一些资料供学生了解。
六、整合知识:纲要知识图(可让学生自己画,小组互相交流)
七、总结认识:(总结出今天的收获,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1、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想进一步了解?你打算怎样继续去了解呢?
2、对于这些知识,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吗?
3、约定:把自己探究的成果互相交流和展示。
附: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初中历史理论课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知道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欧庄园的管理情况、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西欧庄园里领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以及庄园的管理,分析西欧庄园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西欧庄园的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农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断)
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他驾着一队耕牛稳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齐的田垄、田沟。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气爽,但阿布拉黑头脑中经常出现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会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
阿布拉黑脑海里也会浮现修道院长和其手下僧侣的形象,他们穿戴着干净的衬衣、衬裤、兜帽、长袜、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侣每年都领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却没有衣服可换,依旧穿着污迹斑斑的长上衣和绑腿,甚至它们破旧不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西欧庄园》,走近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展示:《庄园图解示意图》
2.教师讲述:“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
3.学生自主学习:在西欧庄园里主要生活着哪些人?在庄园里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提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
材料二从日出劳动到日落,劳动的报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简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篱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从上面下来的雨和雪使泥地变得又湿又冷。农民在一只箱子里塞进些稻草当他的床铺。他的伙食粗糙而单调——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饿。饿死的事情决不是没有听说过。他当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惧的牺牲品,也时常受到邪恶的领主管家的欺骗。他还要交很多的租税并服役,可以说,他是一个被蔑视、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可怜虫。
5.问题思考:材料二中农奴的生活说明了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欧庄园的性质。
提示: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6.材料展示: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庄园主干活,庄园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庄园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7.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提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领主也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目标导学二:庄园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材料二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2.教师提问:
(1)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提示:司法权。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罚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4)西欧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习惯法或村法。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庄园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也有利于维护佃户的权益,同时庄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正因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奇特的政治现象和自给自足的庄园奇景,构成了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独特性。但历史辩证法总是彰显着永恒的道理,当一种新制度建立的时候,却孕育了否定这个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书设计
1.兴起的时间、发展
2.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3.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
4.领主与佃户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5.庄园法庭:特点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