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
说课稿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和教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供大家参考。
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篇1
教学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备注
课前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短剧编排;小组调查并做出调查结论;网上收集材料以学生为本。活动内容均选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主题,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开展。调动积极性,增强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提高实效性。
情景再现
学生表演情景剧《我要买手机》带着问题观看情景剧,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观察能力
探究、点拔
一、
消费心理面面观
二、
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调查小组展示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思考:1为什么剧中的主人公要买手机?2为什么他买了诺基亚手机?3为什么他要对手机的外形进行DIY?
分组讨论
同学们看书,我们消费中的这些想法分别对应的是哪种消费心理?
学生辩论
通过上面消费心理的分析,学生谈自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学生讨论
展示关于重视精神消费的名言
A小组主要是对班级6名同学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展示调查数据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查询、计算、分析等,得出以下结论
展示:调查结论:对个人来说,每天用掉的也就是几个塑料袋,可积少成多。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不难发现,这仅仅是6个家庭塑料袋的消耗量,就能在近10年的时间里污染1.8公顷的土地,那以一个班的家庭、全校的家庭、全市的家庭、全国的家庭,乃至全世界的家庭为基数计算,小小的塑料袋给地球带来的污染显然是灾难性的。
B环保小组
我们小组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在日常中对环境破坏较大且消费数量较多的有塑料袋、电池、发泡一次性饭盒等,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巨大的破坏力,展示图片
小组的口号是:为了我们同一世界,圆同一个梦想,请您和您的家庭少使用塑料袋,不要乱丢废弃电池,乱吐口香糖,请进行绿色消费!
请你给这个故事结个尾。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有一天,他掉了一块钱硬币,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消费中的这些的想法也就是我们的消费心理,现在把大家的这些想法整理一下,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
提问:对于这些消费心理,你们怎样评价这些消费心理呢?
小结:通过上面的短剧和我们谈生活中的体验,我们感受到常见的四种消费心理所引发的消费行为。这四种心理并不是独立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由于消费心理对消费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消费时更要注重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展示图表:北京市未成年人文化消费特点
教师小结:做为精神文化消费中又分为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所以我们不仅要重文化消费还应该重视知识性的消费
教师讲述香港巨富李嘉诚等富商的勤俭故事。
教师提问:这些真正的富翁们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
全面塑造人才,培养综合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等能力。
回归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剖析生活事例,,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发提出的绿色消费口号,震撼心灵,升华认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使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使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这一原则。
本块内容简单,交给学生自学,简单提问、归纳即可
辩论激烈
引导正确评价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讨论
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进行归纳、总结、提升,从而突出本课主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
2、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
3、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二、【重点】:
认识新环境
三、【教学难点】:
珍惜新友谊
四、【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五、【教学过程】: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小结:初中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新的学校,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也许我们还对过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应高兴的是,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我们将在这个新集体__同学习、共同生活,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珍惜新友谊
同学们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我们将要进行“破冰行动”,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游戏方法:老师任意让一名同学站起来自我介绍及简要说明他与本班第一个同学的认识经过,下来是被提到的同学以此类推,5分钟后第一环节结束。第二环节比赛看谁记住刚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不可以记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记住了多少新同学的名字?他们是谁?
小结:在我们这个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同学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大家就成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四)、学习新课程
1、初中政治课程的功能?
(1)明是非,即明白成长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表达是非,即应对考试
2、想不想学好本门课程?为中考,拿满分
3、如何学好本门课?
谐音(贝多芬,马克思)
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结交了新的朋友,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各尽其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可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
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篇3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基本概念,明白报效祖国不仅要有报国之志,还要有报国之行;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方法:
1“五让”教学法(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讲解、让学生争论、让学生精练、让学生实践本课略去精练),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思想。
三、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面包、印有国徽的硬币
四、教学过程:
1、小组赛歌,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祖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学们都很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否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下面来个小组赛歌。四个小组每组各有一次机会,每人三四句。(过程略)
同学们的歌声或慷慨激昂,或婉转动听,表露了对祖国的满腔赤诚。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三十五课:情系祖国报效祖国。(板书)
2、出示事例,提问解答
现在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课件:孙天帅不下跪的配音材料)
孙天帅好样的!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敢不敢象孙天帅那样做?
你们也好样的!我们来个与孙天帅的零距离交流,怎么样?选一个同学代表孙天帅来答记者问。
(找一人代表孙,并面向全体同学)现在坐着的同学和我代表来自四面八方的记者,有很多话想对孙天帅讲,也有不少问题想问问孙天帅.我先来提问,大家不介意吧?
(用一书做话筒状。)设问:我是南通日报社的记者,你知道当时这么做可能会丢了饭碗,请问,在现在工作这么难找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还那么做呢?----自己的工作与民族的尊严相比,民族的尊严更重要。我的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可民族的尊严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现在你后悔吗?
当时是什么力量驱使你这么做的?----我是自发的。内心深处对祖国的一种爱,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
你对那些下跪的人有什么看法?----他们也是迫于生计,可以理解。但我很遗憾他们为了保住工作而牺牲人格和国格的做法。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些人信念迷茫,思想失衡,凡事用金钱来衡量,有时做出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事,对此我们应坚决反对。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情况有多特殊,我们都要时刻谨记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为什么不以其他更委婉的方式,如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呢?----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容不得谈判。
你能对那些在华投资的外商说几句话吗?----你们到中国来投资办厂,用的是中国工人,请尊重中国工人的人格,否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双方的关系!)
一个人有了尊严,就有了支撑生命灵魂的骨架。一个民族有了尊严,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不可战胜的民族!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高度自尊心的民族,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高昂着头颅,挺直着脊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为我们属于这个民族感到骄傲自豪!因此,作为一个情系祖国的人,作为一个有爱国情操的人,首先必须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按键)
咱们来细味一下这两个词的意思: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大家到课文中找一下。找到了吗?齐声朗读一下,好不好?(按键)(生读时板书: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尊心----一个民族自己尊重自己、保持和维护民族尊严的心理。民族自豪感----一个民族由于自己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具有的高尚品质而感到光荣的情感。)我们同学的知识面都挺广,想想咱们历史上有哪些值得怀念的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人?
正因为有无数这样具有爱国情操的好儿女,所以我们的国家建设才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我们来看一幅图:
3、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这幅图是1997-我国东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示意图:(图略)
通过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总体上我国在不断进步,东部和西部的发展速度都比较快,但由于起点不一样,东西部的实际差距比较大,发展不平衡,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为此国家正进行西部大开发;其实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面临的困难还有不少:资源短缺,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大。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刘欢为下岗工人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从头再来》,听听这首歌对你有何启迪?(放歌)
《从头再来》这首歌欣赏完了,使你想起或想到了什么吗?
启示我们,对祖国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正视困难,不逃避困难,增强忧患意识;乐观对待前进中的困难,有信心战胜困难。
4、上网查询,发表见解
我们对祖国不仅要有满腔的热爱,更重要的是要把对祖国的热爱化做实实在在的行动。孙天帅是这么做的,另有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叫李向群,你知道他是怎么用行动报效祖国的吗?不太清楚的没关系。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你们会上网吗?谁愿意到网上来为我们查找李向群的资料?(上网)
资料太丰富了,我来简要介绍一下。李向群的家在海南经济特区。他家有两个服装加工厂,两个服装批发店,两辆汽车。他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95年体检时由于体重不够未能如愿,第二年才如愿以偿。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他参加了湖北荆江段的抗洪抢险,在抢险中他非常积极主动。我们主要来看这几段:由于字比较小,请个同学上台来看着电脑读一下。
李向群家有百万,能做老板,可他选择了当兵,他傻不傻?为抗洪牺牲了年仅20岁的生命,他值不值?我们来个小型讨论会:怎样处理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由李向群说开去(让同学们稍作准备)讨论中可以争论。
好,咱们四个小组的对抗赛继续进行。看看在这轮自由讨论中哪一组同学思维最活跃?表现最出色?哪一组先来?
98年的洪水人们记忆犹新,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件画面)大家设想一下:滔滔洪水倾泻而下,眼看即将冲毁堤坝,吞噬家园,危及数以万计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一名军人,李向群能坐视这一切发生吗?还来得及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吗?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毫不犹豫地冲向滚滚波涛,与洪魔展开殊死搏斗,以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这是一种自然的又伟大的选择。你能说他不值得吗?
在同学们争论声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利益与祖国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祖国的独立与尊严,就没有个人的地位和自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就没有自己的幸福欢乐。因此,报效祖国首先要把个人理想和什么----祖国命运联系起来。
(板书:把个人理想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
5、设置情境,指点迷津
有的人也想把个人理想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可有个疑惑难以解开。请看大屏幕:"我很想报效祖国,可报国欲死无战场,我没赶上那轰轰烈烈的战争年代,纵有为国献身的理想抱负,也难以实现啊!"谁能为他指点迷津?
5爱国并不一定就要效命疆场,在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地从身边事情做起,这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板书:做好身边事)
说的不错,我们还想看看做得怎么样?这天一个白人青年在一家中国商店买了一块面包,营业员找给他两个硬币。这位白人青年看着手中的两个硬币边走边自言自语:“Haha! Two coins, they are worthless, and it is not easy to carry with them. Oh! Just throw them away."(翻译一下)于是,他就随手一扔,一个印有国徽的硬币滚落地上……假如这时你正好路过,会怎么办?推举三个擅长表演的同学到台上来,将故事进行下去。(道具:面包、两枚硬币)
真想不到同学们能表演得这么好,谢谢你们三个。你们对这个中学生的行为怎么看?
这个中学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尊严,体现了爱国情怀。但如果碰到突发事件,如:有人落水,歹徒抢劫等,你们会怎么办?作为未成年人的你们要勇于,更要善于维护国
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有能力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无实际能力的情况下多动动脑子,既保护自己又使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
有报国之志就一定能报效祖国了吗?(板书:练就硬本领)
时间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你觉得为了报效祖国,你们最想掌握哪些硬本领?怎样才能掌握这些硬本领?
大家都知道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又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在新世纪同学们尤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想知道,自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收获?参加过哪些小发明或小制作?
(如没有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也不晚啊。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感兴趣的课题,找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观察、实践,必要时找老师指导、上网查询等。总之,只要你开始做了,并坚持下去,我相信凭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有新发现、新收获的!)
(真不错!我很赏识你们,虽然你们的成就还不一定明显,但毕竟已经开始做了,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学习的渴望,证明了你们的报国情怀。我期待着你们今后有更多的发明和制作!)
这堂课我们主要谈了两个问题,请看黑板:情系祖国、报效祖国即如何培养爱国情操?如何做一个坚贞不渝的爱国者?现在这两个问题能回答了吧?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情系祖国、报效祖国之间有某种关系?(情不系祖国就不能报效祖国,情系祖国才能报效祖国;反过来,报效祖国了,我们对祖国的感情会更深,这有会促使我们更好地报效祖国)
这节课马上就结束了,请说出你最想对祖国说的一句话:
下面是我最想对你们说的:爱国不仅包括奔赴疆场、马革裹尸的英雄壮举,也包括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的平常义举;爱国不仅体现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也体现在风平浪静的和平年代。让我们每个人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做一个真正的情系祖国,报效祖国的好公民!
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篇4
一、教材分析
本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重点突破三个内容:一是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二是正确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本框包括以下三个目。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生活对我们的影响;二是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
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2)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
(3)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讨论、探究、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影响的意识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他们关注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对良莠不齐的流行文化缺乏分辨能力,对传统的主旋律作品采取冷淡的态度。如何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怎样的主旋律作品才能吸引他们?如何引导他们去解读流行文化,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健康,更丰富多彩?如何把握流行趋势,理性地选择,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3.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4.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
1、文化生活中“喜”“忧”的表现图片
2、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典型事例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ppt图片展示,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中有关文化方面的一些变化,诸如:衣服、饮食、娱乐方式等等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进行分析思考画面所反映的问题,并且在更广泛的领域思考更多的类似问题,分析出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自主地进入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运用直观的图片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问题。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
本课主要涉及:文化生活的特点,文化生活出现“喜”与“忧”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大众文化的含义。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
探究一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
教师: 当我们驻足在五颜六色的广告前,留意于书摊上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当我们在各种电视节目之间选择,在网络世界徜徉……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步入社会文化生活。
(1)你能否对上述某一观点提供具体例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2)在你看来,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还有哪些特点?
(3)当代文化生活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例如,借助于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传遍大街小巷;手机短信被众多人接收和传播,并且产生了“拇指经济”。
(2)文化生产的个性化、盈利性、规模化、产业化,文化消费的从众性、时尚性;文化生产的民族性,文化消费的趋同性、选择性,等等。
2.文化生活色彩斑然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列举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学习知识,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大学生业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探究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教师:ppt显示,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可喜的变化: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知识传播,一些思想道德建设的模范等等。
反面的例子:制假售假,低俗文化,黄色文化,八卦新闻等等。
分析:
(1)为什么生活中既有文化的“喜”又有文化的“忧”?试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2)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角度:国家、个人、企业)
1.文化生活的可喜的变化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探究提示:应全面地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
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如网上算命等。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怎么做?
1、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青少年提高眼力,增强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出发,真正明确文化生活中的喜和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更好更深层次的理解教材。
中专政治教学设计案例篇5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教师:整个的文化生活就是一座大花园,每一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所以它欣赏的植物就不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1)当代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大众文化的内涵:
(3)分析“流行文化”“经典文化”
学生:三多: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金庸、古龙等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崇拜明星、歌星。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外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
(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她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春的,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一)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2、当代文化生活特点的原因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文化生活中的“喜”
2、文化生活中的“忧”及原因
3、应对文化生活中“忧”的措施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当代人民文化需求的特点
2、大众文化的含义
教学反思
真正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本框文化生活的斑斓色彩和选择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对其正确并具有创意的观点给予极时的肯定和鼓励,答案并不能完全标准化,要留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想像。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本框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理解。鼓励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