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学科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时间: 小龙 语文说课稿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师的资格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精选篇1

1考王勃这个作家,试题会这样来考“今天我们学习了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下面选项不属于送别诗的是哪一首?”那明显这对我们考生的要求就高多了。看起来考的是王勃一个人,其实带出来的有三四个作家作品。那在备考时考生就要注意每一首诗歌的题材,注意要善于总结我们常见的同一题材的诗。

2.之前考生见过的考具体作品的具体诗句,最多的应该是名句默写填空。在教资中会这样来考“今天我们学习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有句哲理性的诗句,下面哪句诗是哲理性的诗句?”这样的考法显然是比较难的。这要求我们考生不仅得知道名篇名句还要知道其含义。在备考中就要总结出来一些哲理性的诗句,或者表示思乡之情的诗句,表示壮志难酬的诗句等等。同类的放在一起去记忆效果较好,也符合我们的考试规律。

3.接下来较为常考的就是诗歌的体裁,古代诗歌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还有“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部分试题可能会这样考“下面哪一首诗和岑参写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裁相同?”那考生不仅得知道这首诗属于歌行体,还得知道别的几首歌行体古诗才能做对这道题。还有一种考法就是考查近体诗的律诗和绝句,七言和五言。举个例子“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著名七言绝句,下面同样是七言绝句的诗是哪一首?”。考生得注意复习每一个作家的每一首作品都得仔细记得其体裁和题材。

就以上三种例子大家应该就会发现教资考试的不同之处了,还望各位考生好好备考,一举拿下笔试!

霍漂漂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精选篇2

报名条件

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四)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6号)中“试点省份可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提高报考学历要求”的规定,在安徽省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学前教育专业中等师范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安徽省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在校生和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面试报考时提供证明)。

(注:全日制专科和学前教育专业中等师范学历在校生毕业学年度才能报考;全日制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在校生毕业学年度才能报考;全日制专科起点专升本在校生,在本科阶段第一学年度才能报考。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等学历只有获得毕业证书后才能报考。)

(六)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曾因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精选篇3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

1.“禁于未发之谓豫(预)”出自于(  )。

A.《学记》

B.《论语》

C.《中庸》

D.《大学》

2.教育的发展受经济和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但是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继承性

C.时代性

D.相对独立性

3.(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道德文化

4.强调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过程中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种做法符合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问卷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6.我国初中阶段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7.新课改规定,教材管理实行(  )。

A.国编制

B.国审制

C.校编制

D.校审制

8.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一、首先引导学生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二、讨论6.72L气体为何物;三、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pH=0说明什么;四、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王老师运用了(  )教学原则。

A.量力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9.在我国偏远的山区,存在这样一种教学现象:一间教室、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0.现在很多追星一族,把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除了服装打扮追求一样,甚至思想和行为也试图模仿。很多人都效仿自己的榜样去做公益事业。这属于品德形成的(  )阶段。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1.老师经常给学生讲很多英雄人物事迹,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2.中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时间长且效率高,而小学生只能专心学习半小时左右,这说明中学生注意的(  )比小学生强。

A.广度

B.转移能力

C.分配能力

D.稳定性

13.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14.小明第一次迟到的时间,老师就让他罚站,上述情形属于哪种强化原理?(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5.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本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16.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然后让小新挑选。小新经过思考之后选择了大杯可乐,并喃喃自语道:“还是大杯子的多。”那么,小新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7.鹏鹏看到英雄人物事迹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尊敬感

18.张老师发现。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9.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蕊的症状属于(  )。

A.强迫症

B.恐惧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20.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消退法

D.系统脱敏法

21.小莉以前学习成绩较为靠后.初二的第一个学期她感到班主任刘老师总是向她投来信任的、赞赏的目光,她便开始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光环效应

C.晕轮效应

D.正强化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2.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3.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

24.倒摄抑制是一种顺向负迁移。

25.迁移对问题解决只有积极作用。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27.简述德育方法中,运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

28.简述如何培养习动机。

29.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

学生阳阳,现为八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经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上七年级时,我是他的老师,我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正当我对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对他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竞离开教室.扬长而去……

问题:

(1)请你对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2)结合材料,谈谈教学过程中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31.材料: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走进教室。他首先把课中要演示的教具摆放在讲台上,接着宣布考试成绩,然后开始讲授新课。很快,他便发现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问题:

(1)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造成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2)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