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说课稿 > 学科说课稿 > 语文说课稿 >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

时间: 小龙 语文说课稿

语文学习具有价值多重性,有的课文(教材)内容不仅有价值,还可能是核心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丰富的词汇,摘抄文中的生动活泼的句子。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

3、体会文章在写作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自然现象的兴趣和习惯。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是否关心天气变化?(比如我们明天要开运动会了,我们就会关心么,还有明天要出门,去旅游,去出差……我没也会关心么,正所谓“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嘛。今天我就要来学习一篇跟天气有关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二、理解课文

1、解题:标题中“看”可以理解为“观察”的意思,“识”可理解为“识别、推测”的意思。文章标题即点明了要介绍的事理。

2、主体(具体地更详细地观察云的特点与天气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习课文中的知识了。)

晴天云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 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liuxue86.com

乌云密布天空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课堂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有关云的知识,学会通过观察云来识别天气,而且还要知道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就会有我们人类美好的明天。

课后作业

收集其他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在此基础上写一篇《身边的“天气预报员” 》为题写一篇小科学作品。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列表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二、整体感知

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

“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领会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

三、课文研讨

1、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列表:

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

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谚语:

“云交云,雨淋淋”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

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五、总结课文,延伸探讨

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

六、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3、课文作业本。

【教学反思】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科学知识是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以掌握的,但最好的效果是放在具有文学性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纯科学的学习,可在提问的方式上多样化,用文学的形象化充实科学的东西,这样驾驭语文教材的能力会提高的更快,除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外,也不应忘了对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篇3】

目标导航】

1、了解昆虫学方面的知识。

2、把握文中说明的要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运用拟人手法写科学小品的方法,体会本文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

【课时导学】

一、日积月累

1、作者介绍:

法布尔,(1823~192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出生于农民家庭。四岁时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小学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时回到父素养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因家庭生活所迫,几度迁居,少年的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也无法读下去。他靠自学考取了师范学院,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工作,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昆虫记》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词语积累:

扰乱 狩猎 喧嚣 喑哑 静谧 劫掠 酷爱 篝火

嗉囊 吮吸 贪婪 和睦 篡夺 惊慌失措 更胜一筹

津津有味 毫不犹豫 开膛破肚

二、知识点拨

1、内容结构: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我”在观察昆虫,用蝉的哀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第二部分,第3节,描写“我”在户外听到的蝈蝈的叫声。第三部分,4~11节,写“我”对蝈蝈的观察,着重介绍蝈蝈的食物习性。

2、写作亮点:

⑴ 通过比较显示特点。本文写蝈蝈的特点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写叫声时,拿蝉与之比较;写吃肉时,拿螽斯与之比较;写捕蝉时,拿鹰与之比较;写同类相食方面,拿螳螂与之比较。这些比较始终以蝈蝈为中心,突出了蝈蝈的习性。

⑵ 运用拟人,生动形象。作者描写蝈蝈时,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把蝈蝈人格化,如“蝈蝈在窃窃私语”“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从不吵架”“出于妒忌”等等。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传神,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⑶ 语言生动传神。本文运用了文艺笔调来介绍蝈蝈的习性,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避免了一般说明文的呆板,语言的运用上充满了人情味,如“吃得津津有味”“毫不犹豫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爪擦擦脸和眼”“躺在沙上消化食物”等等,这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与表达性,有助于表达喜爱之情。

三、疑难探究

1、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户等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户”。作者这样不断地变换称呼,使行文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文章第三部分重点介绍蝈蝈的食性,其中第6、7、8、9、10节都很短,试分别概括每一节的意思。这五节合并为一节行不行?为什么?

第6节分析蝈蝈与蝉搏斗是为了获得食物──蝉。第7节写“我”的观察有新的发现:蝈蝈喜欢甜食。第8节写蝈蝈的其它食物。第9节概括写蝈蝈喜欢吃昆虫的特点。第10节介绍蝈蝈“同类相食”的特点。这五节不能合并为一节,因这第6节是对蝈蝈与蝉搏斗原因的分析,7、8、9、节是介绍蝉的其它食性。第10节是对蝈蝈“同类相食”特点的介绍。这五节每节的意思都是独立的,共同说明蝈蝈的食性及特点。

【知识整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⑴ 静谧( ) ⑵ 喑哑( )

⑶ 螽斯( ) ⑷ 莴苣( )

⑸ 大鹗( ) ⑹ 嗉囊( )

2、下列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两句是( )

A、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声音,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B、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liuxue86.com

C、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

D、它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扰乱 守猎 喑哑 弱肉强食 窸窣作响

B、喧嚣 静谧 窜夺 夜色苍茫 惊慌失措

C、劫掠 酷爱 哀鸣 津津有味 断枝残腿

D、篝火 凉爽 薄膜 毫不犹豫 更胜一筹

二、素质升华

阅读课文第三节,完成下面问题:

1、蝈蝈歌声的特点是(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的“艺术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段”是指_______。

3、这节文字可分三层,第一层至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至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这节文字拟一个标题,下列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A、各种昆虫的活动 B、蝈蝈大合唱

C、听音乐会的感受 D、大合唱的情景

三、中考链接

(济南市)阅读下面3段文字,完成题后问题:

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1/5的巴古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区1700~2100个植物物种中,39%~48%的物种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

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但即便是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1/4的鸟类和11%~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到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的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要迁移到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1870种动植物物种,1/3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研究的300种植物中的1/3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是山龙眼类花卉。

《绿色蝈蝈》的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思想。对于阅读,无论教学评价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更是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绿色蝈蝈》作为一篇昆虫观察记抑或科学随笔,无论是编辑意图还是文本作者及其文本自身,都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一种探究的导向和精神。

因此,对于本篇的阅读教学,尽管课时分量可能要略轻,因为它是略读篇目,但探究教学的方式当要强化和突出。如何演绎成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呢?窃以为,可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探究内容,整体感知。这一步即是探究文本写了什么?它是任何阅读教学方式都离不了的基础,没有学习主体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其它方面的所谓探究缺乏立足之点,难免变成空中楼阁。因此,基础要牢,学习主体的阅读时间要给足。

本文表达生动,富有童趣,足可让学生引起共鸣。只要提供了相应的阅读时间,学生主体功能多半能被激发,逐段引导,大体可把握基本框架。文本先从声音起,续写通过回忆,描写绿色蝈蝈的形貌,再根据作者自己的所见和喂养经历,陈说它的勇敢善斗与食物需要及范围,最后介绍共居在一起的特点。略加点拨,即可板书出探究的结果──即整体框架:

夜闻:其声(柔和)

日见:其形(漂亮)

其斗(勇敢) 生活习性

常喂:其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

常见:其居(和睦宽容)

第二步:探究成文之因,了解写作依据。美国《国家科学标准》如是说“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本课作者所用的方法及种种活动是怎么写成的,它的丰富翔实、精确细致、生动形象的材料是怎么来的,根源在哪?无法外找,本文中可找到。问题是教师要重视这一点的引导。

这一点的教学如果成功,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自主意识、积极发展兴趣的培养。为什么呢?首先,就作者及其巨著《昆虫记》而言,他是花了近20年的时间(1870~1889)写成的,此时正是法布尔人生中年到老年的漫长二十年里,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童真而又仔细地观察了大量昆虫的活动,用富足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而生动的向我们揭示了昆虫王国的别样景观。

其次,就本文而言,也是本步探究最重要的,对于绿色蝈蝈全面丰富的介绍,源于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独有的科学探索的兴趣、放弃娱乐甘受寂寞的精神。比如文中开头所知,国庆之夜,去田间静听蝈蝈的活动,捕捉它的生活习性;关于食性,不厌其烦,去观察和探究,“我必须另找食物,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为笼里喂养者的食物,他不断观察,且不断变换食物花样。

同时,他时刻保持一种特有的科学研究的敏感,于清晨散步中,树下掉落之物,他跑过去,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勇敢壮举。这篇科学随笔,在提供给学习主体丰富知识的同时,更让我们于字里行间随时感触到一个科学家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探究活动。“问渠那得清如许”,其源头活水原来如此。

自然,如果没有教学的明确导向,学生自身感悟的力度就要弱得多,难以将探究的触角伸延到材料获取的方法和过程、情感与态度中。

第三步:探究文质优劣,取精弃糟。本文之优,先可告知学生一个外围事实,其巨著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靡世界,既不但特博小学生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以赞。再撇开将“绿色蝈蝈”描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事实,只说造成如此效果的突出的表现手法,一是诗意浪漫化的,其行为方式,或独自夜听,或笼中喂养;其声比之为“合唱队”“艺术家”“歌手”等等。

一是拟人化的描写,夜听的是一场演奏会,晨见的是一场生死搏杀,日常的更是屠场猎苑。一是对比运用,比如“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这种探究,就文本自身,可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体察。

本文之劣,即是细致深入的观察、丰富翔实的材料与生动具体的描写背后,也有失实甚至谬误。这种探究,需要教师有相应扩展范围的材料提供,就课文第10段“同类相食”类比例,“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提供拓展阅读材料,一是法布尔《螳螂》一文里的一段文字,作者以自我的笼养观察为据,印证本文所说的观点。

如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或起码不是全部事实,科学界已有不少异议,特提供一则辩诬材料,题为《螳螂杀夫冤枉》,让学生在材料对比中澄清旧错,获取新知,领悟再伟大的科学家也难免有舛错的事理。

这种阅读的探究性教学,带有较浓厚的教师引导色彩,始终立足于文本阅读本身,由内容而形式,从课内到课外,从近及远,由此及彼,启发思维,激活头脑,令学生既感佩作者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又不囿于文体成见,从而获得多义感受,实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篇4】

学习要求:①读出悠然神往的意味

②领略科学之美、文学之美

③也尝试来点化石吟哦

学习重点:诗意的课文朗读和拓展材料的诗句拟写

学习课时:二课时

操作程序:

第一课时“吟”诗切入首尾解读

一、入课。诗歌难写,但会“吟”则可以出诗。俗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也是诗歌体裁的标志之一。加以引导,让学生回顾已学带“吟”标题的诗歌,诸如《石灰吟》、《游子吟》、《暮江吟》等等(教师可不说出标题,期待学生报题,再予以综合归纳)。在学生报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齐声朗诵这些诗句。再提示这些诗歌皆是短章,表现手法不是抒情,就是描写,其吟咏的内容不是个体的生态体验就是眼前所见的相关事物。就科学现象而加以吟哦,今天所学可能是首次。

二、标序。整首诗共七节,要求学生先将序号按惯例标出。

三、首尾解读。首尾即1、2、7节。首先,采用多种方式吟诵和朗读。以教师范读始,接着或齐读,再点读,分组读,将诗句读得琅琅上口,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师生进入忘乎所以的情景中。续而,逐节于诗意作出概括并板书。其间,留给学生酝酿并互相之间充分交流的时间。然后点名或自主回答,教师点评且归纳总结:1、2节发问求教,语意探询;第7节照应作答,语意肯定。

以诗句来就生物进化的科学现象进行仰头向天式发问,在我们有限的读书生涯中,似乎这首诗是第一回。其实,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歌咏。比如爱国诗人屈原写过《天问》,诗中就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等引人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现象,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

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用近似回答和对应的方式,也激情澎湃地吟唱了一回《天对》。科学与诗可以相通,科学引人作诗意般的遐想,科学的本质也就是诗。又续,深味具体诗句的含义。比如,“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说话”的意思,即是考古学家们能从遗存在化石中的信息里,找到或者解开生命现象的某些密码,客观上就等于化石在说了话。

那么,“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一句,“刚苏醒”是什么意思呢?在引导积极、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或予以归纳综合,或予以提示点拨,“刚苏醒”就是化石发掘出来以后,进行了相应考古研究,获得了初步的发现和了解。

收尾,研读第7节最后一句,留下扣子,设置悬念。第7节末尾句云,“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让学生大声忘情地朗读,接下质询,“你讲的故事”是什么故事,我们知道了么?故事应在哪?这种设问,学生答出,则顺势接过;学生未答,则教师自问自答:故事在3、4、5、6节;是什么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且听下回分解。由此转入学生课后预习理解中间四节的期待。

四、课后作业布置。把“读一读、写一写”后的单字和词语抄写三遍,且单字给注音,词语加以解释。

第二课时听你故事展我诗才

一、承前,界定故事的范围指代。开初仍继续齐读第7节,拎出“你讲的故事”发问:故事在3、4、5、6节早就讲过,这第7节的收束句不过是总结、划句号而已。诚然,前面的几节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深潜感悟吧!

二、朗读依然不可少。多形式反复朗读,逐节进行,或范读起首,或以范读作结,前者是为了演示举例,后者是为了正宗表白。但重头戏始终放在学生兴趣和主体的参与上。独诵也好,二重演读也罢,小组竞读、全班齐上阵等等,就读的量而言,每一诗节起码不应少于四遍,应让学生烂熟内容。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是注意以意义为节奏单位,一是标出双行中的押韵词,朗读时重音收落,读出参与的热情和洋洋意气。

三、感悟故事内容。予以简练概括。其过程可大致逐节进行。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或一句话,或一个语词提炼,点评标注于相应的诗节旁,同时注明为“己”。再提倡安排交流,或点名,或让学生自行公布结论,且要求听者认真记下同学的思维成果,与自我批注并列,旁注明“友”。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以随机掌握课堂,也平等地公布相应看法并板书,也同样要求学生旁注“师”字。教师的概括和板书大意为:

揭示真理(3)

保存信息(4)科学之美

描绘进化(5)文学之美

复现自然(6)

三者合列,于学生得到比较、鉴别、提高和反省的参照系。这种自注、众议和老师分析跟程序二是交错进行的。对于各节诗行,有的先朗读后感悟笔记,有的边读边悟记,有的先默默悟记后大声朗读,多样且有变化地教学,不是全部都机械地先读后整理。

四、具体诗句的理解和探究。比如,“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在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中可以找出哪些?万物非上帝所造,本乃客观存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使猿变成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使人聪慧……尽可从日常生活中和学习实际联系起来,找到例证,启示学生认识化石提供真理的物质性。

另外,“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几种现象的指代意义,且从诗句中找到原答。前者暗含地壳运动、时间推移、空间换位、世事的沧桑变迁,学生能答大意,即予肯定;后者以后续句“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为照应解答。

五、拓展阅读并写作实践。发放复印资料,即《深圳商报》11月6日新闻“古脊椎动物年会在深圳召开,与会专家称化石森林成为深圳一块瑰宝”,引导学生为深圳拥有“华夏古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后的又一奇迹”而兴奋和燃烧。liuxue86.com

为更好地激发诗情冲动和写作欲望,教师也又提供自己根据新闻而发的题为《化石森林吟》的下水诗作(甚而当场即兴下水也未尝不可,也许更好),自得其乐、自我欣赏地诵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不拘形式、充分自由地议说长短优劣。末了,更要掌握好火候,及时要求学生也当堂抒发我心中诗情,注意押韵更好。这个环节是重头戏,前面的学习和感悟要为此时的抒写蓄势作铺垫,以期达到人人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点诗情的效果。

六、给出相应时间,教师巡堂。待多数同学即将完稿之时,随机抽诵诗作并组织讨论,发现值得圈点的,不求全责备,哪怕一句半行,教师也应予以张扬、肯定和点评。

七、解铃而全班统收诗作。

附诗作起兴材料:

古脊椎动物年会在深召开,与会专家称

化石森林成为深圳一块瑰宝

(记者徐升实习生刘勇)11月3日至6日,第八届古脊椎动物年会在仙湖植物园召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长叶捷研究员称“古脊椎动物学会借这次会议沾点年轻特区的灵气和朝气”。市城管办主任吴子俊说“深圳正好藉古脊椎动物年会积淀文化底蕴”。

昨晚6时,副市长卓钦锐在市迎宾馆会见中科院杨遵仪院士、刘东生院士等参加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年会的部分代表。

昨天,与会的100多名中外学者兴致勃勃的参观了仙湖植物园,欣赏过湖光山色一处处或开阔、或深邃的景观,窥视到一株株稀世奇花异草,领略了在地下岩层中沉睡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很好!”、“真不错!”、“了不起!”、“OK”啧啧赞叹声不绝于耳。

来自加拿大埃德蒙顿大学教授NatRutter夫妇来到化石森林前,看到那成于亿万年前的树木硅化石列列耸立,激动地称其为“华夏古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后的又一奇迹。是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象征,国际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中科院刘东生院士高度评价说“深圳对古生物保护如此重视,是新的城市的象征,新的城市的风貌,高扬可持续发展的旗帜,构筑文化的骨架”。刘院士发自肺腑地说,一块化石,放在外面是一块石头,放在博物馆里就是无价之宝,收藏好,加以研究,挖掘其科学意义,几百年后还可以供人研究。

来自海峡彼岸的胡忠恒博士感慨万千地说,祖国大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近十年来,热河植物群研究做得这么好,心里很高兴。

语文课的板块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3、感受人类勇敢的探险精神,培养科学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能复述登月全过程,理解登月意义。

2、难点: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准备工作】

1、上网查阅与月球,尤其登月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

2、学生准备登月示意图并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3、学生画一幅画,题为《未来的月球》。

4、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陈秀媚同学背诵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导入:(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请大家看到我们荧幕上面的图片,看到了什么?(学生答:脚印)。可以告诉大家这个脚印不是普通的脚印,它所踩着的这块土地也不是普通的土地,想知道是哪里吗?(学生答:月球)真聪明!有人已经登上过月球了,大家想不想上啊?(学生答: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踏着《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亮上去看一看,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93页。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文章这么长,我们怎样才能把文章读短?这时候大家就要学会找文章里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了。(一段时间后)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生:时间。

师:对,时间在文章里就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把握住了时间线索,我们基本上就能把握文章内容。那么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主要人物?这件事又是怎么发展的?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小组交流意见,看能否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或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学习小组交流意见,老师巡视指导,参与个别小组讨论,答疑。部分学生回答,教师做适当点评)。

师:经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了解了登月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简单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接着教师用幻灯片打出以下内容)

1、飞船升空前准备

2、飞船飞向月球

3、登月舱登月成功liuxue86.com

4、飞船返回月球队

师:登月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示意图来表示,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做了这个预习工作,请大家把示意图拿出来,很多同学画得都不错,哪位同学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你的示意图。

(两位学生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附录一》教师作适当点评)

师:这两位同学通过示意图,基本上把登月全过程复述下来了,做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也把收集到的图片跟大家一起分享,大家看看能否在里面找到与我们课文相照应的内容,有的话请大声告诉老师。

展示图片并解说:第一张大家看到的是广袤无垠的宇宙,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所以它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站。可是登上月球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人的生命,在一次试验中,由于发射台着火《第二张》,图片上这三位宇航员不幸牺牲了《第三张》,从阿波罗1号到11号,中间有多少的泪水和汗水啊!(老师用深沉的语词讲述)接着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师:看完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后,部分学生谈感想)

师:的确,阿波罗11号的成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个意义大家能否在课文找出来?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师:非常好,现在大家集体把最后一个自然段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对于登月的意义,如果大家觉得书上写得不够全面或者你有自己的理解的还可以讲一讲。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并补充—登月的成功使人们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发达的科学技术使人类活动的空间不只局限在地球,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以后我们还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居住,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师:由此可见,这一步的意义非常重大,可是这第一步是美国人走的。一直以来,美国在航天领域上就一直遥遥领先,这是美国人的骄傲。那么,在航天领域上我们国家有没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呢?

生:有,航天英雄杨利伟10月15日驾驶着航天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师:在此之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这种技术,现在我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全世界都对我们刮目相看。可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还没有登上过月球,大家是不是都很想上去啊?

生:是(大声回答)

师: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但我们可以想啊,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将来我们登上月球了,月球上会是怎样一翻景象呢?老师让大家把想到的东西画成一幅画,请拿出来。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出来,并讲讲自己的构思。

(五位学生展示作品〈附录二〉,教师随机点评)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下面老师也把别人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屏幕上投影五幅图片)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登月的过程,明确了登月的意义。还有几位同学通过示意图,为我们复述了文章内容,做得很好。刚才大家也通过想象把未来的月球画了出来,大家希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变为现实啊?(学生答:希望)老师认为,我们初一(1)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粒伟大的种子,只要能在知识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扎下深根,这一定会茁壮成长,实现你们这些伟大的梦想。

作业:上课前陈秀媚同学背诵的诗歌中,有一句与月亮有关,(“我寄愁心与明月”)课后,大家查阅资料,收集关于月亮的诗词。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