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国考《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全面实施后,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者,方有可能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聘任为教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资国考《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希望大家喜欢!
教资国考《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精选篇1
(一)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二)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方向而进行的划分。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进行的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前者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比如,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中即包含着自下而上的迁移。此类迁移也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中。后者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如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其中即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迁移。此类迁移也常见于演绎式的学习中。
4.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也就是说,利用具体的相同字母组合的迁移来进行新的学习。
5.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也表明,迁移并非仅是先前的学习或经验对以后的影响,也包括后面对前面的影响。比如,学生头脑中有一些日常概念,当这些前科学的日常概念不能解释所遇到的事例时,就要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来标志某一现象或事物,新的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问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比如,将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通过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经验的增值性,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
教资国考《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精选篇2
1.终身教育是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的一个概念,其首创者是( C )。
A.埃德加•富尔
B.雅克•德洛尔
C.保罗•朗格朗
D.保罗•弗莱雷
2.每当幼儿询问诸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大人为什么要结婚”类似的问题时,孙老师总是批评幼儿胡思乱想,而李老师则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解答。孙老师与李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B )。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3.“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 )。
A.能动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发展性
4.下列关于师幼关系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A )。
A.接近一亲近一共鸣一信赖
B.接近一亲近一信赖一共鸣
C.亲近一接近一共鸣一信赖
D.亲近一接近一信赖一共鸣
5.殷老师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她不仅喜欢看书而且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同时还在一所师范大学修习研究生课程,潜心研究教育改革。这体现了殷老师( B )。
A.关爱学生
B.有终身学习理念
C.专注自身学习,将来能考研究生
D.志存高远,乐于奉献
6.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说明教师良心具有( C )。
A.公正性
B.稳定性
C.内隐性
D.广泛性
7.“幼儿园下半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兴趣班和做保育员的老师可以去其他幼儿园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我国的( B )。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8.下列情形中,学校不可以解聘教师的是( A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9.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学生的关爱
C.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D.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10.某幼儿园派张老师参加省里为期2周的骨干教师培训,但同时扣除其绩效工资300元。幼儿园的这种做法( A )。
A.侵犯了教师进修培训权
B.加强经费管理
C.体现了按劳取酬
D.节约了办学成本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班主任的行为。(14分)
【参考答案】(1)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尊重热爱幼儿;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该班主任做到了以上几点,充分关心、理解敏敏,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要给予他充分的关注,帮助他走出自闭症。(10分)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指导者,塑造幼儿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的养护者。(4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幼儿园刘老师经常教育幼儿要注意爱护环境,保持卫生。一天,由于有急事,刘老师将准备要扔到垃圾桶的废纸,随手扔在了幼儿园的花圃旁。刘老师的这一行为正好被琳琳发现,琳琳带着疑惑的眼神望了老师很久。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找刘老师打小报告,说琳琳随地乱扔废纸。刘老师把琳琳叫到办公室,问琳琳为什么不注意爱护校园卫生,没想到琳琳的回答让刘老师无言以对。琳琳说:“有一天,我看到老师您把纸扔在了花圃旁边,我以为那里是可以扔的,不叫破坏环境。”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行为。(14分)
【参考答案】(1)刘老师违背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分)
(2)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这位教师一方面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另一方面自己在行为上却给了幼儿错误的引导,并没有以身作则去爱护环境。(6分)
(3)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品行。教书育人,品德为先。为此,教师首先要自身行得正、坐得端,为幼儿树立一个品德模范。教师随意扔垃圾很明显就是破坏环境的行为,举止不当,没有给幼儿一个好的模范。(6分)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范文:规则有什么用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和了解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论、认识。能够适应规则、遵守规则,在规则中健康快乐成长,积极营造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知识目标】在学习、生活的各个场合,知道基本的规则常识,能够说出规则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刻体会规则是我们正常生活、学习的保证,知道规则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遵守规则。
【难点】
可以随时随地遵守规则,尤其学校的课堂、课间活动、放学规则。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做小实验,体验没有规则行不行。
活动:让每个学生同时把自己的作业本送到前边,再按平时传递或后排同学收作业的方法交作业本。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两次交作业本的感受,说说他们认为哪种方法好。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局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因为第二种交作业方法遵守了一定的规则,所以可以有序地进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里有规则,这节课,我们今天来探讨、学习“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课题。(板书:规则有什么用)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规则处处有,我们以学校为例,学校也是处处有规则,那大家每天白天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度过,觉得这些规则怎么样?
学生发言。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发现好像有些学生有些苦恼(此时展示教科书中48页中间图片),那我们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会怎样?
播放录像:
①课间,热闹的操场上,几个男同学互相推搡着……
②下课铃声刚响过,隔壁的班级还在考试,几名同学一边吵嚷着,一边飞奔下楼梯。
③干净的通道中间有一团纸,几个同学走过但没有人捡。
④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一名晚来的同学推门而入,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
学生思考发言……
是的,同学们说得特别好,如果没有学校规则(此时展示教科书48页下方图片及其他不遵守规则的混乱图片)。一切都是杂乱无序,我们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将不能有序正常进行,会大大影响我们做事情的效率。
现在我们分组讨论:学校规则及分类;大家在讨论中一定要遵守课堂规则哦。
学生分组讨论10分钟,第一轮发言由每组代表针对学校规则有哪些及其分类情况进行。
环节三:巩固提高
老师总结发言:大家总结了很多,比较,很好,那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规则按“课堂规则、课间活动规则、放学规则”进行分类整理……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类。好,这么多规则那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上节课留的关于“规则的作用”的调查作业,大家完成了吗?
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发言:所以说,规则是我们在学校健康、安全、快乐学习的重要保证,不仅是学校,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交通规则等,在任何地方,规则都是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保障。所以,我们面对规则应该怎么样?
同学们回答:遵守规则。
好,因为规则其实是我们自己制定的,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自己制定规则”。
环节四:小结作业
规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做游戏,还是做其他事情,都离不开规则。本单元针对三年级儿童的特点,侧重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入手,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儿童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讨论规则,就如何更好地遵守规则,写一篇短文。
五、板书设计
教资国考《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精选篇3
2.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规定的相应学历。
5.拥有天津户籍或《天津市居住证》。
6.坐落我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含在读研究生),可凭《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或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他年级在读生不得报考。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等级。
7.凡使用国外学历学位证书报考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出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自行打印的带有电子签章的电子版认证书。
8.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1号)文件精神,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天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9.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学历。
10.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